「勢如破竹」出自《晉書·杜預傳》,意思是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迎刃破裂,比喻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原文為:「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成語來源於三國末年的故事,當時晉武帝司馬炎滅蜀奪魏,準備攻打東吳,多數大臣認為要等將來有足夠的準備再說。大將杜預則上奏晉武帝,要趁吳國衰退的時候趕緊滅掉吳國。司馬炎採納了他的觀點,率軍分六路攻佔了吳國江陵。正準備向建業進攻之時,有人看到長江水勢洶湧,就想收兵。
杜預堅決反對,說:「現在趁士氣高漲,鬥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一舉攻擊吳國就不會費那麼大力!」
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衝吳都建業,統一了全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三個道理:
一要持續努力。
俗話說,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到緊要關頭,越不能輕言放棄,就如竹子破了開始幾根,就要持續發力一直把竹子劈完。
既不能沾沾自喜,滿足於當下成績,也不能懶撒拖沓,半途而廢,而是要繼續保持這種持久的動力,堅持不懈,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達到理想的目標。
鋼琴王子郎朗在接受採訪時就坦言,自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靠著嚴格的自律,持之以恆地練琴,哪怕獲得國際大獎也絲毫不敢鬆懈。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功夫不負有心人」「若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二要順勢而為。
荀子在《勸學》中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說的就是如果能夠藉助外力,我們的努力會事半功倍、水漲船高。
反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還有可能翻船沉底。
曾經的手機銷量之王諾基亞也是沒有及時緊跟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步伐而被市場淘汰出局
的。
所以,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就要認清形勢,把握住時代脈搏,順勢而為,迎激流而上,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而不是落伍的失敗者。
三不輕易言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我們在前進的路上碰到一點挫折就氣餒不前,一蹶不振的話,這是相當不利的。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障礙,要保持自信和戰鬥力,敢於涉險灘,向困難挑戰。碰到挫折,吃一塹長一智。
奧運健兒劉璇也是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與金牌錯失交臂,繼續苦練了四年,才 一舉摘奪2000年雪梨奧運會女子體操平衡木桂冠。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要信念沒被擊垮,吸取經驗教訓,一定可以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被自己打敗,被別人打敗可以重振雄風再爬起來,而且爬起來又是一條好漢。要是被自己打敗,沒有了精神支柱,就難得爬起來了。
相信自己,每個人都能抓住勢如破竹的時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