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殺豬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當媽的都該向曾子學習

2021-01-09 今日臨沂

  曾子也是儒家學說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也很大,此外他也有很多故事流傳,而且都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曾子殺豬的故事你聽過嗎?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曾子殺豬的故事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裡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大,說道:「家裡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

 

  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相關焦點

  • 悅故事——曾子殺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跟著她。他的母親說:「你回去,我回來時為你殺豬。」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給他兒子殺豬吃,他的妻子說:「我不過是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曾子說: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的教導。
  • 好笑的曾子殺豬故事
    在育兒故事裡面有一則曾子殺豬的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兒子哭著要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孩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之後為你殺一頭豬。等曾子的妻子回來之後,看到曾子正抓著一頭豬,要把它殺掉。曾子的妻子說,我只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麼能當真呢?
  • 曾子殺豬與曾子殺人:關於誠信的千年辯題
    這個典故記載在《韓非子》中,說的是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趕集,小兒子也哭著喊著要一起去,妻子就說:「乖,在家好好念書,等媽回來給你殺豬做肉吃。」小兒子在趕集和吃肉之間權衡了一下,最終選擇了後者,乖乖地回到裡屋,哇啦哇啦地背老爸的名言:「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看到這裡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會心一笑。
  • 曾子殺豬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
  • 成語文化故事:曾子殺豬,誠信父母
    這一天,曾子照舊在學堂教書。妻子看到家中很多日常用品都該買了,就想到鎮上的集市去買東西。可是等她剛收拾好家務要出門的時候,曾子那五歲的兒子從外邊進來了,他看到媽媽要出門,就非要跟著一起去。無論媽媽怎麼說,兒子就是吵著鬧著要跟去。曾子的妻子無奈,便騙兒子說:「媽媽要出去買很多東西,沒有辦法照顧你啊,你這麼小,到了集市上要是把你丟了,你就不害怕嗎?
  • 「曾子殺豬」的啟示
    有人問:長輩給後代做什麼榜樣、樹什麼形象最重要?筆者以為,是誠實守信,言行一致。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叫做「曾子殺豬」。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名叫曾參。他很有學問,還寫過書。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一日多次反省自己,幫朋友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信?老師傳授我的知識複習了嗎?
  • 都知道「孟母三遷」,卻很少有人知道「曾子殺豬」
    孟子之所以能成才,和他的母親有很大的關係,他為了讓孟子好好學習,連續搬家三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孟母三遷」的故事。而中國歷史上向這樣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同樣是儒家代表的曾子,也有類似這樣的故事。曾子是孔子晚年的學生之一,曾子主張孝恕忠信,也提出了修平治齊的政治觀念,他還參與了《論語》的編撰,更是寫了四書五經中的《大學》他也是孔廟中孔子四配之一。
  • 「發錢網友」與「曾子殺豬」
    1月1日,深圳一位李姓網友帶著20萬現金和銀行卡,來到深圳市民中心廣場地鐵口,向網友發錢。此前他曾稱如上證指數未收在3000點以上,將給每個轉發的網友100元。隨後他向記者表示,來發錢不是炒作,只是為信守承諾。
  • 【歷史故事】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曾子,極重視道德操守,自身行為不肯有一毫差錯,他對後代的教育也是這樣。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出門一趟,為防幼子哭鬧,就跟他說:「等回來就殺豬給你吃。」後來曾妻回來,曾子就要去殺豬,妻子阻攔說:「那是跟孩子開玩笑的,不能當真。」曾子說:「跟小孩子是不能開這樣的玩笑的。小孩沒有知識,都是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育。你現在欺騙他,是教給他欺騙。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正確的教育啊。」於是就殺豬煮了吃了。曾子在教育中十分重視「信」的德行,並且要自身做到,言傳身教,以求後代的德行的樹立。
  • 「曾子殺豬」:哄小孩與說真話;「曾子殺人」:不說真話與講誠信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以孝和忠信聞名,他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但曾子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不但對朋友講信,對自己的小孩也講信。譬如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兒子哭著要跟去,她哄兒子說:「你別哭,回來後殺豬給你吃。」
  • 「曾子殺豬」不只是個故事,為人父母,別讓承諾傷害了孩子
    他學習有些偏科,數學常常是剛夠及格線。這種分數讓媽媽十分苦惱。期末考試前,媽媽給兒子一個承諾,如果數學能達到90分,媽媽就送給他一部可以玩遊戲的新手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孩子臨考試前一個月學習十分努力,果然數學考試成績上了90分。拿到成績單,孩子找到媽媽要求兌現承諾。媽媽被逼得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帶著孩子去手機店買手機。
  • 【尊崇誠信】每日誠信故事——曾子殺豬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
  • 曾子為什麼殺豬?2000年後,科學實驗給出了答案!
    西方畢竟很多東西領先我們。不過,對西學了解越多,就越發現一個道理:很多西方的科學實驗,其實恰恰驗證了中國傳統中幾千年前的「老話兒」。比如,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搞的棉花糖實驗,得出「具備延遲滿足感的孩子將來更成功」的結論,和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中,「賢者而後樂此」(賢者等做成事情之後才享樂)的說法,如出一轍。
  • 「《論語》趣談」「故事大王」曾子(參)
    但百度以後卻發現,曾子在各種典籍中留下的故事卻是最多的,而且流傳甚廣,是名副其實的「故事大王」。故事一:齧指痛心 出自《二十四孝》曾子,小的時候家境貧苦,經常進山打柴。有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沒有辦法招待,希望曾子早點回來,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母子連心,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趕快返回家中,跪在母親身前詢問緣故。
  • 《曾子殺彘》——「殺豬」還能見人品?
    《曾子殺彘》【關鍵詞】孔子愛徒 言出必行 家庭教育 上行下效【文言導語】言出必行,這四個字的意義從來都是非同尋常,且應被看得極重,無論古今,不管中外,它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一項德行,然而卻經常被忽視、無視,甚至是被厭棄。
  • 論語經典成語故事之二十二:曾子殺豬言而有信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著叫著要和母親一塊兒去。於是母親欺騙他說:「乖孩子,待在家裡等娘,娘趕集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信以為真,高興地喊著說:「有肉吃了,有肉吃了。」孩子一直都待在家裡等媽媽回來,就連村子裡的小夥伴來找他玩,他都拒絕了。他站在村頭,一邊等媽媽回來,一邊想像著豬肉的味道,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 曾子殺豬: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做誠信父母,別讓承諾傷害孩子
    曾子殺豬是一個流傳千古的文化故事,其中所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的事情,而我們從中也看到了誠信的重要性,一個承諾對孩子的內心是有多麼重要。我們知道曾子是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國的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
  • 曾子殺豬:父母言出必行多重要?這3個影響為你揭曉答案
    如果父母不及時改正並解除孩子心裏面的疙瘩,就會使孩子變得向父母學習。有一次曾子和他的妻子想去街市上買東西,但其孩子卻鬧著要去,夫妻二人看孩子年齡太小,自己二人不一定照顧過來。所以就想讓孩子留在家中等待二人的歸來,但孩子卻非常不聽話,一心要和父母一起去集市,怎麼勸都勸不住。為了留住孩子,曾子的妻子便說:只要你在家等我們回來,我就把家裡那頭豬給你殺了吃。
  • 古文閱讀-曾子殺彘(韓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 季布一諾,曾子殺豬!這幾個人也是言出必行,甚至看起來有點傻
    誠信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價值,從先秦到兩漢以來,即使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但是誠信都是絕大多數人恪守的信念。所謂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有時候,誠信比黃金還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