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用公元年推天幹地支年嗎?

2021-01-08 騰訊網

公元紀年法源於中國古代對天相的觀測,簡化後的十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地支紀年法也廣泛存在於古詩文中。比如《蘭亭集序》開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又如《前赤壁賦》的開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那你知道如何用公元年推天幹地支年嗎?

其計算方法是:公元年數減去3作為基數,基數除以10所得餘數即為天幹所對應的序數,基數除以12所得餘數,即為地支所對應的序數。若剛好除盡餘數為0,則可看作餘數為10(天幹)或12(地支)。比如計算2019年的幹支數:

(2019-3)÷10=201……6

甲 乙 丙 丁 戊己庚 辛 壬 癸

(2019-3)÷12=168……0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亥

則2019年為己亥年。

這樣我們就可以推算任何公元年的天幹地支數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漲芝士——天幹地支
    1)先求甲年天幹:60年中天幹有6次循環,每10年循環1次,甲年天幹公元年末位數為4。如2014—2073年,60年中,天幹為甲的年份是:2014年、2024年、 2034年、 2044年、 2054年、 2064 年。那麼,從2014—2023年,10年天幹依次可推。2)再求甲年地支:60 年中地支有5次循環,每12年循環1次。6甲年所配地支分別為子、戌、申、午、辰、寅。
  • 漲芝士——天幹地支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天幹在前,地支在後排列起來。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為一周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這樣就可以用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日、紀時了。
  • 十二地支講解:天幹地支最正確的算法
    天幹地支如今是很少人會知道這是這麼一回事了,只知道它是古時候的紀年方法,其它方面的知識就不可而知了。
  • 天幹地支換算方法
    天幹: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醜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對應該尾數的天幹,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該餘數的地支,這樣就得到了公元紀年的幹支紀年。
  • 農曆天幹地支算法+天幹地支年月日時算法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天幹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幹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幹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   二.查看不同時間段的萬年曆。如:1516—2060年的萬年曆,記著五百年的幹支,一查便知。
  • 天幹地支和算法詳解!
    幹支紀月法幹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幹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 你知道嗎?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與天幹地支有關
    實際上,我們已經接觸和很多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了,只是我們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到,例如,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幾件大事情: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你知道嗎,這些大事情統統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來進行的;如果不知道的話,剛好我想要分享下中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希望分享完成後
  • 怎樣知道年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算年份的天幹地支,估計一些網友還是不會算的。(會算的請忽略本文)。如果不是六合彩由香港傳到內地,可能很多人還不會排12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排得很熟練的大叔們估計買地下六合彩都輸了不少錢,天天研究,練出來了……天幹地支相當於樹幹和樹枝,即密不可分,又有主次之分。
  •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將天幹地支編號如下:天幹: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相對應。
  • 如何推算月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推算月的天幹地支我們這裡講的年月都是以陰曆為準的,並且陰曆中也不是以春節劃年,初一分月的。年的劃分以立春為準,也就是說,雖然是春節了,但如果沒有到立春,還不能算是下一個陰曆年。月的劃分也不是以初一為準,以農曆節氣為準。昨天說了年的天幹地支推算方法。還有比較好的方法。年的天幹位數減3就可以了。
  • 為你講述已經很少有人搞懂的天幹地支
    書歸正傳,天幹地支是老祖宗觀天曉地後總結出的一種紀年曆法,十天幹和十二個地支搭配形成六十個組合,六十年就是一甲子,然後循環往復,那若超過六十年了不就重複了嗎?我只能說六十知天命爾。天幹有時候也簡稱幹,代表天道,分別是: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一共十個,請原諒這些都是簡體字,你弄本古書來估計是對不上號了。
  • 天幹地支五行八卦口訣
    如今,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很少能用得到天幹地支和五行八卦,但是不乏有些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喜歡它,會去記憶它,學習啦整理了五行八卦口訣和天幹地支計算方法
  • 一學就會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醜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對應該尾數的天幹,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該餘數的地支,這樣就得到了公元紀年的幹支紀年。
  • 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五行屬性 排年柱 排月柱
    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五行屬性 排年柱 排月柱地支五行屬性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
  • 仔仔科技論:天文原來是這樣,天幹地支是怎麼算出來的?
    根據研究,幹支紀年萌發於西漢,始行於王莽,從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85年起,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其實年號和幹支年它又是一個並行的紀年的方式。從公元85年開始到現在1900多年了,沒有中斷,這也是夠厲害的。可能有人會問公曆的年份如何與幹支紀年換算呢?這裡也教大家一種常用的方法叫列表推算法。
  • 公共基礎知識:天幹地支的算法
    (二)換算方法——如何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不同資料算法有所差異,有的給出公式,但本質上是一回事。這裡介紹一種簡易直觀的算法。首先給每個天幹、地支一個編號,從頭以4開始循序排下去,天幹10後接1,地支12後接1。
  • 如何用天幹地支計算年月日時?
    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幹支紀年。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幹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曆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
  • 零基礎八字教程03 如何用天幹地支記載時間
    萬年曆中時間的組成 (註:此小節需要了解並掌握) 我們知道,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一個天幹,一個地支組成
  • 八卦圖之三:後天八卦與天幹地支
    在《左傳》中,如果是紀年,一般採用的是王的年號,比如上面這段文字,記錄的就是恆公元年發生的事情;如果是紀月,則一般用數字一、二、……、十、十一、十二來記錄,在前面有時還會加一個季節字,例如「冬十月」。只有在記錄日子的時候,才用到了天幹地支。因此,一個正規的記錄是:「魯恆公元年、夏四月、丁末」。
  • 天幹地支與紀時小知識
    再如我們見到一個女孩30歲左右,當知道其生肖屬馬後,我們則可以斷定其為1990年庚午年出生。下面就簡要介紹一下天幹地支與紀時的一些小知識。一、什麼是天幹地支傳說天幹地支黃帝時候的大撓氏所創,還有一說是伏羲氏所創,但目前沒有明確的定論。整體來說,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創造並應用了天幹地支,並逐漸完善,對後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