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最亮的」彗星中文名定為「新智彗星」

2020-11-26 中國科學院

夜空中「最亮的」彗星中文名定為「新智彗星」

2020-07-17 中國科學報 高雅麗

【字體:

語音播報

  7月16日,記者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天文學名詞委」)獲悉,今年3月27日新發現的亮彗星C/2020 F3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是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期間發現的,它在整個7月都肉眼可見,隨後將迅速消隱。上一次北半球人類肉眼可見的亮彗星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

  「新智彗星」英文名為NEOWISE,天文學名詞委專家一致認為,雖然「NEO」在此處只是「近地天體」一詞的英文縮寫,但不妨視其為前綴、取其「新」之義;其後的英文縮寫WISE可當作「智慧」「廣域」等來理解,也可反映空間望遠鏡巡天觀測的高度自動化。隨後,委員們陸續提出了「新廣彗星」「近廣彗星」「新智彗星」「新向彗星」等名稱,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孫小淳提議的「新智彗星」簡明上口,得到一致贊成。最終,天文學名詞委將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據了解,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從1995年起採用新的命名規則,即用發現年份加上英文大寫字母(除I和Z)表示的發現之半月份,再加上數字表示的半月內發現順序,並且用前綴來標明彗星情況。

  隨著「新智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陽,它迅速增亮,7月3日掠過近日點時,視星等已在0等上下,亮度可與五車二或是織女星相匹敵。從一些照片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它的塵埃彗尾和離子彗尾:塵埃彗尾是來自太陽輻射壓從彗核上剝離出的微細塵埃,拖曳在軌道的側後方,形態瀰漫且帶有彎曲,因反射陽光而偏黃;離子彗尾是太陽風從彗髮帶走的等離子氣體,幾乎筆直地背離太陽方向,細長而泛著幽幽的藍光。

  新智彗星在一個接近拋物線的軌道上繞太陽逆行,根據目前的觀測和推算,它的遠日點在500個天文單位以上,很有可能是源自太陽系最外圍的彗星大本營——奧爾特雲。它可能擁有一個直徑約5千米的較大彗核,這使其能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倖免於解體,這也可以解釋它的高亮度。隨著這次闖入內太陽系並再次遠去,新智彗星軌道周期可能會從4000多年增加到約7000年。因此,2020年7月是觀測新智彗星的大好時機。


  7月16日,記者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天文學名詞委」)獲悉,今年3月27日新發現的亮彗星C/2020 F3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是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期間發現的,它在整個7月都肉眼可見,隨後將迅速消隱。上一次北半球人類肉眼可見的亮彗星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
  「新智彗星」英文名為NEOWISE,天文學名詞委專家一致認為,雖然「NEO」在此處只是「近地天體」一詞的英文縮寫,但不妨視其為前綴、取其「新」之義;其後的英文縮寫WISE可當作「智慧」「廣域」等來理解,也可反映空間望遠鏡巡天觀測的高度自動化。隨後,委員們陸續提出了「新廣彗星」「近廣彗星」「新智彗星」「新向彗星」等名稱,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孫小淳提議的「新智彗星」簡明上口,得到一致贊成。最終,天文學名詞委將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據了解,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從1995年起採用新的命名規則,即用發現年份加上英文大寫字母(除I和Z)表示的發現之半月份,再加上數字表示的半月內發現順序,並且用前綴來標明彗星情況。
  隨著「新智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陽,它迅速增亮,7月3日掠過近日點時,視星等已在0等上下,亮度可與五車二或是織女星相匹敵。從一些照片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它的塵埃彗尾和離子彗尾:塵埃彗尾是來自太陽輻射壓從彗核上剝離出的微細塵埃,拖曳在軌道的側後方,形態瀰漫且帶有彎曲,因反射陽光而偏黃;離子彗尾是太陽風從彗髮帶走的等離子氣體,幾乎筆直地背離太陽方向,細長而泛著幽幽的藍光。
  新智彗星在一個接近拋物線的軌道上繞太陽逆行,根據目前的觀測和推算,它的遠日點在500個天文單位以上,很有可能是源自太陽系最外圍的彗星大本營——奧爾特雲。它可能擁有一個直徑約5千米的較大彗核,這使其能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倖免於解體,這也可以解釋它的高亮度。隨著這次闖入內太陽系並再次遠去,新智彗星軌道周期可能會從4000多年增加到約7000年。因此,2020年7月是觀測新智彗星的大好時機。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新智彗星驚豔新疆和布克賽爾夜空
    天山網訊(文/記者 阿依夏木古麗·阿布拉 圖/視頻 巴圖 提供)7月17日凌晨,在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查幹庫勒鄉·蒙古大營,當地攝影愛好者巴圖拍攝到新智彗星(英文:NEOWISE;編號C/2020 F3)拖著長尾巴的身影,在璀璨星雲的點綴下,新智彗星划過天際
  • 預報稱今年最亮彗星到訪!
    我看過《彗星撞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太恐怖了。 3、它會進入內太陽系最終被太陽的火焰蒸發嗎? 上世紀90年代末海爾-波普彗星和百武彗星的傳奇故事,為我們提供了這些規律的生動而鮮明的例子。黑爾-波普早在數年前就被發現了,當時它還在遙遠的太陽系中,這表明它是一個巨大且可能很亮的天體。
  • 肉眼可見的NEOWISE彗星,錯過再等6800年!
    亮彗星C/2020 F3 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這顆新彗星是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near-Earth objects of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 NEOWISE)期間,於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編號為C/2020
  • 在北京,如何觀看一顆7000年一遇的彗星?
    由於遠離城區沒有「光汙染」且地勢空曠,從7月中旬開始,這裡就吸引了眾多觀星者和攝影愛好者來觀測「新智彗星」——它被天文學家們稱為23年來最亮的彗星。新智彗星一般出現在什麼位置?怎麼樣才能清晰地拍到它?以下是新京報記者經過實測後總結的攻略。
  • 彗星SWAN(C/2020F8)來了
    正如我們之前所寫的那樣新發現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SWAN,新發現的彗星SWAN(C/2020F8)已經變得足夠明亮,可以在漆黑晴朗的天空下用肉眼看到。然而,這顆彗星的快速變亮最近已經停止,並且它可能在達到肉眼可見之前就會消失。請繼續閱讀,以了解可以期待看到什麼。
  • 參宿四未爆,「末日彗星」已近?
    泰坦神族戰敗之後,阿特拉斯被宙斯派去永遠在世界最西處擎起天空。阿特拉斯彗星被發現時位於大熊座,目視星等為19.6等,距離地球2.46天文單位,距離太陽2.94天文單位。阿特拉斯彗星與大星系攝影&版權 / Rolando Ligustri ( CARA Project , CAST )這幅3月18日由新墨西哥一座遙控天文臺拍攝的影像裡,左上角這顆帶著美麗泛綠彗發的彗星目前正在北半球夜空中逐漸變亮。影像的右下角是M81和M82,一對正在進行重力互擾的著名大星系。
  • 研究發現「大明星」彗星Atlas可能正在解體
    ▼ Atlas彗星有可能上演多年來最精彩的太空解體表演之一,但有一些早期跡象表明,這場表演可能會提前。 報告稱,C/2019 Y4(Atlas彗星)可能正在解體,「4月5日拍攝的照片顯示了一個彗核的延伸」
  • 2018最亮彗星46P即將近距離掠過地球,肉眼可見靠近獵戶星座
    喜歡仰觀天象的天文愛好者有福了,喜歡許願的朋友也有福了,因為在12月16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時6分,2018年天空中最亮的慧星46P將以最近距離掠過地球。屆時,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們僅憑肉眼即可看到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彗星是一種很特殊的星體,與生命的起源可能有著重要的聯繫。
  • 3月10日彗星通過近日點 網友推測肉眼可見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專家介紹說,這顆彗星於2011年6月6日被發現,當時它的亮度只有19等。根據最新亮度預報顯示,3月10日,它的亮度可與北極星媲美,預計可達1.8等左右。甚至有網友推測,最亮可能會達到0.8等左右。「這種亮度,直接用肉眼就可以找到。」
  • 肉眼可見的罕見明亮彗星,NEOWISE來臨
    這顆在3月27日發現的彗星,被稱為NEOWISE彗星(簡稱為近地天體廣域紅外探測器),被編目為C/2020 F3,距離太陽1.94億英裡(3.12億公裡),並且以+17的等級微弱地閃爍,比我們能夠肉眼瞥見的最微弱的恆星還要微弱約25,000倍,只有用大型望遠鏡才能看到。
  • 兩彗星齊聚夜空 三行星與月爭輝
    原標題:兩彗星齊聚夜空 三行星與月爭輝   科技日報北京2月6日電 (記者徐玢)剛剛過去的春節,煙花照亮了夜空。節後的星空也不寂寞,兩顆彗星近距離同時出現,火星、土星、金星3顆行星先後相伴月球左右,幸運的觀測者還將迎來半人馬α流星雨。整個2月有不少天象值得天文愛好者期待。
  • 水兄教你如何抓住斯萬彗星!
    4月11日,幾乎是阿塔拉斯彗星被宣布解體的同時,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天鵝岡(Swan Hill)的著名天文愛好者麥可·馬蒂亞佐(Michael Mattiazzo)在瀏覽SOHO衛星3月底的照片時,發現了這個新彗星。馬蒂亞佐在巡彗圈子裡也算得上響噹噹的人物了,他熱衷於從SOHO衛星照片挖掘彗星寶藏,他堅持這項工作已經長達8年,發現了很多彗星。
  • 阿特拉斯彗星與獵戶腰帶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Charles Bracken在11月14日,運行到最近地球位置的阿特拉斯彗星
  • 《三國機密》「彗星犯紫薇」寓意是皇帝隕落?劉平就是這顆彗星
    不過還有很多地方網友沒有看明白,對於史劇自然有很多權謀爭鬥,燒腦的部分還是挺多的,就例如在劉平進入許都的時候就出現了「彗星犯紫薇」的星象,這又有什麼寓意呢?自古以來古人特別篤信天象,若是看過古裝劇的都清楚,紫薇星就是現在的北極星,在古代是「鬥數之主」,也是「帝星」的象徵。
  • 宇宙出現自帶毒氣的奇特星際彗星:零下251度
    鮑裡索夫彗星(2I/Borisov)是一顆來自太陽系以外的星際彗星。觀測結果顯示,這顆彗星被一團有毒氣體包裹,而這些氣體是在已知最冷的環境中形成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研究人員認為,鮑裡索夫彗星很可能是在其起源的恆星系統——克魯格60(Kruger 60)——的外圍形成的。
  • 這顆彗星明天離地球最近,下次再看要等6800年!
    本月初,一顆突如其來的大彗星出現在黎明時的夜空中,引起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這也是今年第三顆令人期待的亮彗星了,幸好它沒讓大家失望!」北京天文館專家寇文介紹,「黑馬」彗星——尼歐懷茲彗星C/2020 F3(NEOWISE)彗星將在明日(23日)過近地點,這前後都是觀測這顆罕見大彗星的良機,大家有機會在傍晚時的西北方低空見到它。
  • 彗星軌道研究解釋了黃道面以外第二個太陽系對準面
    >   一項關於彗星軌道的新研究表明,地球軌道所在的黃道平面可能不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主要準星。 日本職業與環境健康大學助理教授Arika Higuchi通過追蹤長周期彗星距離太陽最遠的點,表明可能存在第二個 "空黃道"對準平面。"空黃道"指的是原本是空的,但後來被彗星填充的平面。   我們知道如果觀測太陽系,最明顯的一個事實是,太陽系中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或多或少地位於黃道平面,也就是地球軌道形成的平面。
  • 彗星軌道研究解釋了黃道面以外的第二個太陽系對準面
    一項關於彗星軌道的新研究表明,地球軌道所在的黃道平面可能不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主要準星。
  • 七月天文景觀:彗星NEOWISE個人秀即將上演,請收好這份日程表
    由於木星的影響,它的軌道從4,300年的內行軌道改變為6,500年的外行軌道。然後,這顆彗星將前往距離太陽754AU(天文單位)的遠地點,在遙遠的90377 Sedna遠地點內部約200AU處。內太陽系中彗星F3 NEOWISE 的運行軌道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