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事記:1954年

2020-11-29 手機鳳凰網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54年9月 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到會代表1210人,這次會議的任務是:制定憲法;制定幾個重要法律;聽取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選舉新的國家領導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主持了開幕式,並致開幕詞。劉少奇同志向大會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大會一致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宣布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渡狀態的結束。

  在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各項工作中還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提出了今後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任務。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大會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提名,任命周恩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國的正式確定。

  萬隆會議

  1955年4月18~24日, 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會議反映了亞非人民團結一致、爭解放、謀和平、求發展的強烈願望,確立了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標誌的萬隆精神。這次會議由緬甸、錫蘭(今斯裡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5國發起,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會議廣泛討論了民族主權和反對殖民主義、保衛世界和平及與各國經濟文化合作等問題。會議期間,某些原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利用一些國家製造紛爭和矛盾,並對中國發出詆毀性言論,企圖分裂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在中國和大多數與會國努力下,會議一致通過了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和關於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亞非會議最後公報》,確定了指導國際關係的10項原則。這10項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會議號召亞非各國團結一致、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共同反對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被稱為萬隆精神。(石建國 武力)

譚不

相關焦點

  • 1954年大事記
    4月2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慶祝1954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通過《關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實行後,對地方協商機關暫時保留的建議》;通過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林伯渠提出的關於撤銷本會於1952年1月為領導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學習運動而設立的學習委員會的建議,決定今後地方協商委員會組織的學習,由地方學習領導機關統一布置;本會學習座談會幹事會仍保留,負責學習座談會的工作。
  • 2012年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大事記
    11月1日,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組織下,百度、奇虎360等12家搜尋引擎服務企業籤署了《網際網路搜尋引擎服務自律公約》,促進了行業規範。  8.2012年9月18日,科技部公布《中國雲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加快推進雲計算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9.2012年政務微博發展快速。
  • 政協大事記(1954——1958)
    1954年12月21日至2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一致通過了關於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一致推舉毛澤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
  •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1950年3月3日,政務院作出《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的一系列決定,是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行動綱領。
  • 1952年—1955年中國佛教大事記
    會議全體代表通過了向毛澤東主席、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致敬電。同日,政協全國委員會宗教事務組邀請出席中國佛教協會成立會議的全體代表舉行座談會。1953年6月29日,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分别致電毛澤東主席和中共中央委員會,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十二周年。1953年10月27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舉行了第一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推選喜饒嘉措代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職務。
  • 中國稅收大事記(1961—1970年)(3)
    中國稅收大事記(1961—1970年)(3) 來源: 編輯: 2006/10/10 15:27:42 字體:
  • 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
    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梳理了70年間廣西發生的大事、要事,編寫了《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記述和反映1949年12月至2019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委員會團結帶領廣西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宏偉徵程中,艱苦探索、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奮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的輝煌歷程和發展成就
  • 社評:1894、1954、2014,中國的三個甲午年
    2014年是中國新的甲午年,120年前的1894年爆發了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於日本,再加上今天中日對抗似乎成了我們最大的外部挑戰,這兩個甲午之年的對比縈繞在不少中國人的心頭。有人提出,1954年也是甲午年,把這三個甲午年連起來看,能把中國近代以來的國家命運軌跡看得更清楚些。
  •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2013年12月27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2月27日第542期 作者:武雪彬/摘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4年)
    1954年    4月26日-7月21日 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會議實現了印度支那的停戰。    11月9日 國防部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薪金、津貼暫行辦法》,自1955年1月起開始實行。長期實行的供給制為軍官薪金制所代替。    12月21日-25日 全國政協二屆一次會議舉行。周恩來作政治報告,指出:由於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已經召開,政協代行全國人大職權的政權機關的作用已經消失,但它本身的統一戰線作用仍然存在。
  • 《中國人民銀行七十年(1948-2018)》《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大事記...
    在這個收穫的季節,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盛大開幕。9月24日下午,中國金融出版社在金交會成功舉辦了《中國人民銀行七十年(1948-2018)》《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大事記(1978-2018)》新書發布會。金交會有關負責人、金融界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 韓戰結束後的1954年,為何30個師的蘇聯武器繼續被運往中國?
    1950-1953年,如果沒有蘇軍支援(其實是低價供給)的大批武器,志願軍和美軍的裝備差距將更加明顯,以當時中國國內的工業化水平和軍工製造能力,很難支撐這場艱苦的戰爭。尤其是面對美軍戰機時,我方防空武器的缺乏吃了大虧,如果沒有蘇聯的大量裝備支援,想擊敗美軍是極其困難的。
  •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事記(1996年)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事記(1996年) http://kaoyan.eol.cn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    2009-12-30  大 中 小 1月25日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歷史足跡:1954年中國共產黨...
    1953年10月,黨中央正式提出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總路線。由此,中國進入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全面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時期。 1954年2月,黨的七屆四中全會召開,會上通過了《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此時,距離1950年7月中國共產黨陝西省第一次代表會議召開已有近4年時間。
  • 【今日歷史】7月22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7月22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 1944年7月22日 美軍觀察組到達延安。 73年前,1944年7月22日,美軍觀察組到達延安。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和了解敵後戰場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作戰情況,並與之建立聯繫和合作。 ♦ 1954年7月22日 我國組建海軍第一支驅逐艦大隊。
  • 1959——196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編者按: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編輯特別摘編部分1949——201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素材主要來源於全國政協官網,並有傾向性突顯全國政協對外交往、聯絡等外事活動內容。除全體會議外,全國政協的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常規會議和活動並未全部摘錄。謹供參閱,更詳細資料可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下載議庫查看。
  • 2020年中國大事記
    2020年中國大事記自古磨難多壯志,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的挑戰。然而,中國人民沒有絲毫退縮,知難而進,攻克種種磨難,開造了不平凡的2020年。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2020年中國的偉大成就和創造的奇蹟吧!NO.1成功控制住了新冠肺炎中國首先控制住了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
  • 歷史上9月29日發生的大事記
    歷史上9月29日發生的大事記 -2000年9月29日-世界最大金融集團在日本組成 6---2000年9月29日-陝西省發生丹鳳氰化鈉洩露事故 7---1998年9月29日-毛阿敏偷稅案水落石出 8---1994年9月29日-北京三環路告別紅綠燈 9---1994年9月29日-安理會決定撤銷對海地制裁
  • 上一個甲午年中國在幹什麼
    今年又逢甲午,且中國和日本這對「東亞雙雄」又開始了劍拔弩張的緊張對立,面對這種歷史巧合,一個人即使不是歷史宿命論者,怕也忍不住想要將1894年的中國與當今的中國進行一番對比。然而,在1894年和2014年這兩個甲午年之間,還存在著一個離我們更近的甲午,那就是1954年。
  • 1953年大事記
    2月4日~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一致同意周恩來副主席所作的政治報告。會議認為,中國人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一)繼續加強抗美援朝鬥爭,加強國防力量,粉碎美國侵略者對於朝鮮和我國的任何新的侵略陰謀,以爭取朝鮮問題和遠東其他有關問題的合理的和平解決;(二)集中力量,增加生產,厲行節約,完成和超額完成一九五三年的經濟建設計劃、國防建設計劃和社會文化建設計劃,為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造成良好的開端;(三)積極準備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實現國家的進一步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