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何意?古人經驗之談!

2021-01-10 民俗大文化

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何意?古人經驗之談!

傳統中國文化當中,語言絕對可以算得上文化的靈魂。語言的魅力在於,講出的話語是令人舒服的,說出的讚美之詞是發自肺腑的。表達出的憂慮之心,是溢於言表的,讓別人感覺是真誠的。語言所表達出的問題,有理有據更能令人信服。

而生活當中更有一種獨特的語言,它就是俗語。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著社會現象,並且深諳大事大非的道理。時至今日,這些俗語依舊適用於當代生活,並且具有指導意義。就比如這句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這句話說的是社會中的一些現象,通過話中的簡單描述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優缺點。那麼這句俗語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古人所表達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來看第一句話「樹搖葉落」。一棵高達的樹木立在那裡,給人一種自信穩重的感覺,當你用力搖晃樹體的時候,樹葉也會隨之飄落而下。反之,一棵剛年幼的樹苗,被一個人用力搖晃的話,那麼輕則的會攔腰而斷,重則會敗壞根基導致死亡。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當樹木有外力的作用下用力搖晃,葉子肯定會掉下來。試想下,一棵樹落葉除了自身脫落之外,外力的刻意為之,只會加快樹木的死亡時間。其實這句話中引申出另一種含義,如果大樹是人的話,樹的葉子就是象徵著人的福氣,過度的搖晃只會讓福氣遠離自己。這句話和下句的「人抖福薄」有異曲同工之妙。上一句形容的樹,下一句形容的人。

「人抖福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經常抖的話,福氣會變得很薄弱。大家生活之中應該經常看到一種現象。有些人會不由自主的去抖腿,甚至搖頭晃腦,好像控制不住一樣,其實這是個人經常抖腿而養成的壞習慣。試想下,同座一張長椅上,頻道的抖腿會帶動長椅的振動搖晃,只會招來異樣的眼光和呵斥。有名的易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曾經說過:不能抖腿,這樣的一個壞的習氣,不戒除,會走黴運。有線會錢抖光,人抖則人抖光,抖腿會破敗。試想下,一個經常抖腿的人,在別人眼中只會顯得不穩重輕浮,與這樣的人做生意有何意義呢?

其實抖腿,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個人的內心基本屬於心性不定,不安穩的狀態。為人處事不夠成熟穩重,更加的存不住錢財。

再來看最後一句話「嘴松命孬」,生活當中心直口快的人,往往麻煩最容易找上門。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嘴裡藏不住事情的人,命運不好。要知道言語運用得當錦上添花,運用不當則是禍從口出。朋友親戚之間,能夠把掏心窩的話說給對方聽,那是對對方有絕對的信任才能說得出口的。如果對方說完,第二天就被傳至百裡之外,怎麼才能令人信服呢,做這樣的事情,也會讓人失望至極並且傷透了心,多年的情義有可能被毀於一旦,得不償失。

有一句話叫做「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話雖這樣說,雖然人人都會犯這個錯誤,但是我們要明白當你背後說一個人缺點的時候,很可能你也有這樣的缺點。當你看別人的時候,別人就是你的一面鏡子。所以古人教導我們: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這些不僅僅是一個禮儀習慣的問題,也是一個人德行的基礎,希望大家都能夠儘可能的避免。

以上就是對於這句俗語的理解,大家對於這句話有什麼樣的看法呢?認為作者說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說出你們的想法!

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是什麼意思?
    這些老話兒俗語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讀起來淺顯易懂,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許多農村的俗話卻漸漸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中,年輕人懂的不多了。記得在小時候經常在夏季納涼的時候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講以前一些很有意思的俗話,其中有一句「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 農村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老祖宗的話確實有理
    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說的是搖動的樹葉會墜落;不穩重的人福氣就會特別少;嘴不嚴、廢話多的人命肯定不好。雖然這句俗語看起來過於主觀,但是卻通過某一個細微的變化,體現出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線索,老祖宗的話確實有理。第一、樹搖葉落這4個字其實非常好理解,當一棵大樹被風吹動,或者說有人故意搖動樹幹,那麼樹枝上的樹葉就會紛紛掉下來。
  • 農村人說「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啥意思?有道理嗎?
    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的年輕人由於思想觀念的改變以及知識面的拓展,很多人都不再願意聽這些俗語,導致很多俗語在慢慢的消失。但是這些俗語有很多還是有借鑑意義的,對於生活也有指導作用。既然它能一代又一代傳到今天,必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回憶以前,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當然,不止是故事,還有那散去的俗語。
  • 「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老祖宗的經典總結,富有哲理!
    然而,真正的文化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就像「俗語」這一小小的文化流派,雖出自民間,並不高雅,但卻世代深受人們喜愛,並影響著中國每一代人的生活!俗語,其實大家並不陌生,我們常常掛於嘴邊的「古人言」、「常言道」之類的話語都是俗語。平時大家可能並未對此留意,而且在我們聊天之時都是很自然地將其引出,但是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那些不起眼的話語卻講述的非常真實,非常在理。
  • 農村俗語:樹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那麼像樹抖葉落,人抖福薄,最松命孬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樹抖葉落:樹抖?樹怎麼會抖呢?人抖福薄:作人要踏踏實實,千萬別得瑟,這雨季馬上就要到來了,以後打雷的日子更多,愛裝的更加要小心為妙,農村老人經常講,做人站有個站相,坐有個坐相,坐到哪裡之後,渾身上下跟有蝨子在咬似的,不是雙腿抖動,就是渾身哆嗦,這樣的舉動給人造成的印象是相當輕浮的,對於輕浮之人,自然也是沒人給你交心的,沒人看重於你,對於你的事業自然也就很難有起色,沒人相信於你,不會被重用,沒有了前程、沒有了人脈,福氣自然是不會隨你而來的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在農村,俗語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一代代在田間辛苦耕耘的先人,通過細微的觀察和對事物認知的一種「解釋」!在漫長的歷史中,俗語的發展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農業種植,也包含了自然天氣!可以說,農村的俗語是一部記錄社會發展的編年史,畫盡了人事的蒼桑!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作為一種文化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其實俗語他不見得語言有多麼的優美但是它內容卻是非常切合我們日常生活,會在我們日常生活給一些非常有用的啟示,有時候看到一些俗語你會驚嘆到當時人們的智慧,當然也有很多俗語並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但是今天小編也是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句話就是「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
  • 古人言:「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究竟是何意?
    古人有很多言語都與現代人相悖,一部分可以歸結於他們封建迷信的思想,而某些部分則是從他們的生活感悟和經驗中提煉而來,經過傳誦便成為了約定俗成的看法。有的俗語聽起來饒有趣味,蘊含哲理,至今也在影響著一代人的生活和成長。從古自今,流傳下來的俗語多之又多,很多人都不能明白其中所指的意義,就比如古人常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話究竟是何意呢?
  • 俗語「雙頂女孩沒人要」,雙頂指的什麼?古人經驗之談是迷信嗎?
    ,分別是:「一個旋擰,兩個旋橫,三個旋打架不要命」以及「一旋好,倆旋壞,三旋孬,四旋是個笨老跳」。古人經驗之談是迷信嗎?答案其實不言自明!究竟什麼是「發旋」?發旋的定義是:毛流在頭頂可形成一個中心向外,周圍頭髮呈漩渦狀的排列;毛幹和皮膚呈一定的傾斜度,許多毛髮的傾斜方向是一致的,稱發流或毛流。
  • 俗語「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是何意?古人的忠告
    中國古代人非常信命理和風水,他們認為人一生的禍福氣運都是命中注定的,要想轉危為安、化禍為福,還需要藉助風水的幫助。所以中國有句老話叫「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就是說人生在世,一靠命運,二靠運氣,三靠風水,四靠積陰德,五才靠讀書。
  • 老祖宗的識人術:「嘴薄無福,眼斜必孤」,遇到這種人儘早遠離
    老祖宗在生活中總結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俗語,在咱們老家就有這樣的一句話,那便是「嘴薄無福,眼斜必孤」。這句話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識人術,他們認為嘴巴薄的人,一般不容易共處,沒有什麼朋友,生活中一定也是無福之人;斜著眼睛看人的人,是不禮貌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以德報怨,人家既然瞧不起你,你還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幹嘛,所以,眼睛斜著看人的人,必定沒有什麼朋友,註定孤單。老祖宗說的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又有什麼依據呢?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是什麼意思?其中包含了直男脫單密碼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都市男青年處於單身狀態,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找對象的技巧,而古人關於這方面的事情,留下了這樣一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圖片:單身男子劇照一、俗語解釋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形象的通過搖動樹木和撩撥女生做對比,向人們傳遞了關於情感方面的技巧。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一句鮮有人知,世間萬物都有了!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一句鮮有人知,世間萬物都有了!文/一休道古人的文化,博大精深,簡單的一句話中,就蘊含著許多智慧結晶。在中國有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民間的俗語,俗語作為民間的文化,被人們漸漸的忘記,但是俗語中包含的智慧,一點不亞於優美的詩詞歌賦的文化,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知識,是他們用一輩子的經驗得來的,即使如今時代在變化,但是人性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那些常識更是無法改變的。在我們所知道的俗語中,大多被編制在了《俗語》一書中,其中有一句,裡面包含了世間萬物。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指什麼意思?背後的道理讓人深思
    但要說最樸實的就是農村俗語,因為這與古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交流息息相關,而且至今為止,俗語諺語多得數不勝數。但其實有些俗語永遠不會過時,在如今的生活中依然適用。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 」相信有不少朋友聽過,但是可能還不太明白它的意思,那給大家解釋一下。細聽這句俗語,其中都有一個量詞「三」,這個字表示多次,反覆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為一顆樹害怕被搖多次,同樣一個女人害怕被撩多次。那這句俗語背後有什麼意思呢?
  • 古人講:「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祖宗的經驗之談
    如果一個人鼻子小且尖,那麼這個人不會有大財,反之,鼻子大且圓,一般都是富貴人。雖然放到現在沒有現實依據,但是在古代封建社會,人們就相信這個。關於男性看鼻子說完後,大家對女性看嘴就更容易理解了。在古代,一個女人漂亮不漂亮不在於她的身材有多好,而在於她的嘴有多小。
  • 古人云「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其實這都是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來的經驗之談,在現代社會來說只是看個樂子罷了。那個時候的老人認為看男子一定要看鼻子,因為人與人交往的時候第一印象一定是另一個人的鼻子,鼻子是否挺拔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五官,而在古代相學觀中鼻子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一部分的古代人認為鼻子體現了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以及內在修養。
  •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會因此熱鬧一番,而作為大多數傳統節日的發源地農村來說,不僅僅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傳承,還留下了寶貴的處世智慧和社會經驗,它們隨著一代又一代老百姓的歡聲笑語流傳至今,讀來讓人忍俊不禁,想來又讓人回味無窮。好比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聽起來就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在古代這話可是很有講究的。
  • 俗語「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有道理嗎?是古人經驗還是封建糟粕?
    而精華則是眾所周知的被弘揚和傳播了開來,所以在理解古人傳統文化的時候應當避免「盡信書」的處境,才能分清楚糟粕和精華。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傳統文化中的俗語「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是古人經驗之談還是封建糟粕呢?我們常說「薑還是老的辣」,「老」往往意味著經驗和閱歷,而通常的智者形象也是鬚髮皆白的樣子。鬍鬚成了一種標誌,如果讓一個沒有鬍鬚的人去飾演這個智者形象總讓人覺得違和。
  • 俗語「男怕孤辰,女怕寡宿」,何意?古人的經驗教訓
    古人對生辰八字有種觀念,認為人在出生的時候,命數就已經定下,只能在小事上有改動,而命之大勢則無可扭轉。有句俗語叫做「男怕孤辰,女怕寡宿」,何意?就是說男子害怕在孤辰時出生,而女子則害怕在寡宿的時候出生。
  • 農村俗語「男怕低頭耳扇風,女怕仰面豖視眼」,何意?有道理嗎?
    在農村,上了年紀的人在一起聊天,爭辯時,常常愛說「俗話說怎麼怎麼」,而每當說用俗語解釋後,對方都會點頭贊同。可見俗語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以及其說服力,當然人們慣用俗語來說道,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老祖宗的認同以及崇拜,另一方面俗語是千百年來人們在實踐生活中得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