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老祖宗的話確實有理

2021-01-10 葉三說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帶有傳統色彩的東西,往往都與落後、陳舊有關係。事實上老祖宗創造的俗語,就像一部不朽的經典古籍一樣,隨時翻閱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尤其是一些與識人方面有關的俗語,更是可以看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實際上有的時候想要了解一個人,並不一定非要與他接觸或交談。

只需要看一些小動作,就有可能發現他的弱點。比如,一個看似漫不經心的眼神,或者某一個習慣性的肢體動作,其實都是內心世界變化的外在表現。

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說的是搖動的樹葉會墜落;不穩重的人福氣就會特別少;嘴不嚴、廢話多的人命肯定不好。

雖然這句俗語看起來過於主觀,但是卻通過某一個細微的變化,體現出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線索,老祖宗的話確實有理。

第一、樹搖葉落

這4個字其實非常好理解,當一棵大樹被風吹動,或者說有人故意搖動樹幹,那麼樹枝上的樹葉就會紛紛掉下來。

這種看似是自然現象的狀態,實際上卻蘊含了很多大道理。因為一顆粗壯的大樹,可以經得住狂風吹襲和搖動。

但是一顆剛栽種的小樹苗,經過大風吹拂和人的搖動之後,不僅會導致樹葉落下來,而且還很容易因為動搖了根基而死亡。

這其實可以引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如果父母對待孩子沒有耐心,或者說遇到問題之後只知道吼孩子,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這樣孩子長大後,內心也會有缺陷。

第二、人抖福薄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抖腿,尤其是的情緒緊張的時候,抖腿的頻率會更高、更快。

實際上在大眾面前抖腿,不僅會影響個人形象,而且也是一種沒有教養的表現。如果坐在自己對面的人不停地抖腿,會令人特別厭煩。

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抖腿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根本沒必要上升到個人素質層面。

事實上,一個人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有的時候可以直接反映出個人素質。如果平時在與人交往時,不注意這些細節或沒禮貌,那麼就很難成就大事。

從古至今人們都特別注重交往禮儀,如果一個人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往往都不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雖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場合,管理好個人行為並且注意禮儀上的細節,對自己成就大事非常有幫助。

第三、嘴松命孬

「嘴松」,並不是說生理上的病態,而是說一個人的嘴沒有把門。無論看到或聽到任何事情,往往都會通過他們的嘴向外傳播。

很顯然嘴松的人,根本不可能守住秘密,相信沒有人願意和沒有契約精神的人相處,因為這種人不僅不踏實,而且還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

當同事或朋友將秘密,或煩惱的事情傾訴給他的時候,目的是想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同時也是對這個人信任的表現。

但是一轉頭,這個人就將這個秘密告訴他人,那他一定是一個不值得信賴的人。偶爾發生這種事情還有情可原,時間長了之後,一定沒朋友。

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是一種幸運,但是不能替別人保守秘密,這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尤其是對於一些從事特殊崗位的人來說。

在有明文規定或保密條約的前提下,依然將自己的工作內容隨便講給別人聽,這種人不僅會受到處分,嚴重的甚至會觸犯法律。

所以古人說「嘴松命孬」,實際上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對每個人的誠信提出考驗,一個能夠保守秘密並能管住自己的嘴,相信不僅會受到他人信賴,而且還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所成就。

相反嘴特別松的人,早晚有一天會倒黴。所以也希望大家一定要做一個嘴嚴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更加輕鬆。

結 語

大家平時在與他人接觸或交往時,千萬不要將自己的小動作,以及表情、眼神隨意表現出來。

因為有心計的人會根據這些狀態,去判斷你的內心想法。平時還應該多注意管住自己的嘴,做一個保守秘密的人,才會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燦爛。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老話兒,雖然只有隻言片語,但是卻教給後代子孫很多道理。這些老話兒俗語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讀起來淺顯易懂,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許多農村的俗話卻漸漸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中,年輕人懂的不多了。
  • 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何意?古人經驗之談!
    俗語「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何意?古人經驗之談!傳統中國文化當中,語言絕對可以算得上文化的靈魂。語言的魅力在於,講出的話語是令人舒服的,說出的讚美之詞是發自肺腑的。表達出的憂慮之心,是溢於言表的,讓別人感覺是真誠的。語言所表達出的問題,有理有據更能令人信服。
  • 「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老祖宗的經典總結,富有哲理!
    就像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這句俗語,不僅蘊含豐富的生活真理,而且還有很好的育人意義,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樹搖葉落」,字面了解,就是人去使勁搖晃樹的時候會有樹葉落下。單從字面來看,這話很真實,但是卻又過於普通,很難讓人想像得出老祖宗總結這話到底有何含義!
  • 農村人說「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們總是喜歡說一些老話俗語。這都是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的,集聚了勞動人民們的大智慧。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的年輕人由於思想觀念的改變以及知識面的拓展,很多人都不再願意聽這些俗語,導致很多俗語在慢慢的消失。但是這些俗語有很多還是有借鑑意義的,對於生活也有指導作用。既然它能一代又一代傳到今天,必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農村俗語:樹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那麼像樹抖葉落,人抖福薄,最松命孬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樹抖葉落:樹抖?樹怎麼會抖呢?人抖福薄:作人要踏踏實實,千萬別得瑟,這雨季馬上就要到來了,以後打雷的日子更多,愛裝的更加要小心為妙,農村老人經常講,做人站有個站相,坐有個坐相,坐到哪裡之後,渾身上下跟有蝨子在咬似的,不是雙腿抖動,就是渾身哆嗦,這樣的舉動給人造成的印象是相當輕浮的,對於輕浮之人,自然也是沒人給你交心的,沒人看重於你,對於你的事業自然也就很難有起色,沒人相信於你,不會被重用,沒有了前程、沒有了人脈,福氣自然是不會隨你而來的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在農村,俗語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一代代在田間辛苦耕耘的先人,通過細微的觀察和對事物認知的一種「解釋」!在漫長的歷史中,俗語的發展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農業種植,也包含了自然天氣!可以說,農村的俗語是一部記錄社會發展的編年史,畫盡了人事的蒼桑!
  • 俗語「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俗諺是老百姓之間交流的話,就因為如此,所以很多都是大白話。有的人就覺得這些話太直白,缺少藝術性,所以看不上眼,甚至對俗諺不屑一顧。其實,俗諺是歷史的沉澱,是人生的感悟,其中深諳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如果你有了共同的經歷,就很容產生共鳴,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俗諺才能在老百姓中間口口相傳。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可信嗎?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可能時不時的都會聽到老人們講到一些俗語,這些語言是在咱們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語言,經過數千年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流傳至今。
  • 老祖宗的識人術:「嘴薄無福,眼斜必孤」,遇到這種人儘早遠離
    老祖宗在生活中總結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俗語,在咱們老家就有這樣的一句話,那便是「嘴薄無福,眼斜必孤」。這句話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識人術,他們認為嘴巴薄的人,一般不容易共處,沒有什麼朋友,生活中一定也是無福之人;斜著眼睛看人的人,是不禮貌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以德報怨,人家既然瞧不起你,你還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幹嘛,所以,眼睛斜著看人的人,必定沒有什麼朋友,註定孤單。老祖宗說的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又有什麼依據呢?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作為一種文化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其實俗語他不見得語言有多麼的優美但是它內容卻是非常切合我們日常生活,會在我們日常生活給一些非常有用的啟示,有時候看到一些俗語你會驚嘆到當時人們的智慧,當然也有很多俗語並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但是今天小編也是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句話就是「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
  • 農村有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們經常會在老一輩的口中,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細細品來都很有道理,不過有的話只在舊社會的時候適合,而有的話卻受用一輩子,所以農村的俗語要是能夠吸取它的知識,對以後的路途都很多幫助,而小編最近聽了一個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有些難以理解,所以就去考究了一番,其實還有下半句呢!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指什麼意思?背後的道理讓人深思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老祖宗留下了許多智慧,比如唐詩宋詞,戲劇臉譜,名畫書法,陶瓷器物等等。但要說最樸實的就是農村俗語,因為這與古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交流息息相關,而且至今為止,俗語諺語多得數不勝數。
  • 農村俗語「寧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文化都遭受了外來文化的衝擊,但是在農村,信息相對封閉,人口比較少,傳統文化遭受的衝擊力小,被保留得很好。尤其是富有哲理而言簡意賅的俗語文化。在農村,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在聊天時時常會脫口而出一兩句俗語,這些俗語大多富有哲理,且通俗易懂,非常容易傳播學習。
  •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老祖宗的話飽含深意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老祖宗的話飽含深意每到春節時期,人們都會在家中貼上福字,祈求新的一年福氣到來。但不論是何種解釋,福所承載與寄託的是人們對一種美好安康生活的一種嚮往,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福運滿滿。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諸多關於福氣的俗語,其中: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這句話廣為流傳。意思通俗易懂,它主要講述了一個人有福與無福之間的區別,有福氣的人完全不必為了生活四處奔忙,福氣會自己找上門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好運,使之順暢無阻。
  • 古人云: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了人性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流傳著許多祖宗留下來的俗語,這些俗語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流傳到現在,一定是有其中的一些道理的,比如說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比如說「娶妻娶德不娶色「等等。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曾這樣說道:「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樹怕三搖春季是植樹的最佳季節,也就是三四月份。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是什麼意思?其中包含了直男脫單密碼
    在當下,直男脫單困難,幾乎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難題,很多人認為當下剩男基數較高的原因,在於男女比例失調,但是,事實上,真正男女比例失調的,是在一些偏遠農村。在城市的話,男女比例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都市男青年處於單身狀態,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找對象的技巧,而古人關於這方面的事情,留下了這樣一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圖片:單身男子劇照一、俗語解釋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形象的通過搖動樹木和撩撥女生做對比,向人們傳遞了關於情感方面的技巧。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一句鮮有人知,世間萬物都有了!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一句鮮有人知,世間萬物都有了!文/一休道古人的文化,博大精深,簡單的一句話中,就蘊含著許多智慧結晶。在中國有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民間的俗語,俗語作為民間的文化,被人們漸漸的忘記,但是俗語中包含的智慧,一點不亞於優美的詩詞歌賦的文化,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知識,是他們用一輩子的經驗得來的,即使如今時代在變化,但是人性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那些常識更是無法改變的。在我們所知道的俗語中,大多被編制在了《俗語》一書中,其中有一句,裡面包含了世間萬物。
  •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文|為之君(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十二生肖很多小夥伴都能夠倒背如流,在傳統的觀念中對於生肖其實非常看重。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如果家裡添丁進口,那麼無疑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與高興的事情。但是如果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年份出現的時候,家裡的長輩也會建議年輕人應該以工作第一,不用著急「添丁進口」。其中就有這樣一句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這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該怎麼解釋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男人的生肖怕屬雞,女人的生肖怕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