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你可真懶,剛出門就讓我抱,你就自己走一會不行嗎?」你是否也曾這樣說過?
相信大多數的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家的時候就上竄下跳,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一副要把屋頂都掀翻了的架勢。
而當你嫌鬧騰想帶孩子出去逛逛的時候,孩子就一下子變蔫了,不是走兩步就要歇著,就是一直說著要抱抱,結果到最後受鍛鍊的不是孩子,反而是自己。
鄰居小麗就是個閒不住的人,平時最愛的就是健身了,即使在懷孕的時候,也沒有放下自己的鍛鍊計劃,當然生完孩子後的身材也是讓人羨慕不已。
所謂習慣養成了就很難戒掉,這不,小麗平時最愛帶孩子在公園鍛鍊健身了。不過令小麗非常詫異的是,自己這麼愛鍛鍊,生的兒子卻「懶」得很,每次剛蹦蹦跳跳10分鐘就要抱抱,不給抱抱就坐地下哭鬧,也是讓小麗有點哭笑不得,覺得自己怎麼就生了這麼一個「懶」兒子呢?
心理學講,所有的行為都是出於一定的心理訴求,而對於心理尚未完全發育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那麼,帶孩子出門,沒幾分鐘就哭著要抱抱,真的是因為「懶」嗎?不是的,這3點原因,寶媽要清楚。
孩子求抱抱,主要是這三個原因
1、太累了,需要休息
孩子太小的時候,身體各部分還沒有發育好,尤其是對於運動有很大作用的後髖關節發育還未完全,但由於肌肉和骨骼的發育因營養攝取比較充足,所以發育過快,兩者的發育差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身體負擔。
加之父母在鍛鍊時,很可能因興奮而忽略自己與孩子的身體差距,導致孩子身體過累時還意識不到。
總體來說就是孩子在小時候每天會有很多的疲勞期,而父母幾乎只有一個疲勞期,所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精力旺盛的,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覺。
所以,當孩子說,「媽媽,我想要抱抱。」請先不要不耐煩地拒絕,其實他是真的累了。
2、沒有安全感
英國的教育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很有趣的測試,說當你蹲下來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根本不是你站起來所認識的世界。
可以稱之為由身高所帶來的「安全視野差」,說安全是因為這個視野決定了內心的安全感。
其實,你不妨試試蹲下來看看世界,這時你所看的世界,才是孩子眼中的世界。
當孩子最初接觸這個陌生的環境,他會想:為什麼那個4個軲轆的東西那麼大呀,那麼高呀?爸爸媽媽為什麼要走那麼快呀?
在孩子感到好奇的時候,也伴隨著恐懼感,此時的抱抱更多的是依靠,讓他可以逃避恐懼,感受到溫暖的安全感。
這個時候,父母最好不要拒絕孩子的抱抱,這會使孩子很傷心,他會覺得無從依靠。
3、想看到更高的視野
很多父母可能發現,孩提時代是學習東西最快的年紀,但其實這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此時人正受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好奇心也就是所謂的興趣。
當孩子不知怎麼應對這陌生的環境時,他想要抱抱,他也需要抱抱,此時的他是非常的無助的,因為他眼中的世界讓他無所適從;所以他想知道大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此時你的抱抱,對孩子來說,打開眼界的開始。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你一帶孩子出門,孩子就吵著要抱抱了嗎?孩子的成長對於這個世界就相當於打開了一扇窗,而父母要做的就是不要隨便颳風。
今日互動話題:對於孩子出門就要抱抱的情況,你是如何解決的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