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一場經典歌曲串燒快閃在某商場內舉行,一群年輕人從商場的四周匯聚而來,《瀏陽河》《月亮之上》《小背簍》《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響遍整個商場。 資料圖片
今年「五一」,湖南青少年交響樂團在裕田奧特萊斯購物公園舉行快閃演奏。長沙晚報通訊員 鄧力 供圖
長沙晚報記者 田芳
8月1日上午,約30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寶寶在長沙芙蓉南路天虹商場前坪,進行了一次母乳餵養的快閃活動。「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宣傳母乳餵養的好處,鼓勵職場媽媽堅持母乳餵養。」長沙母乳媽媽群的負責人劉宇表示。
據央視報導,近日,閻維文、蔡國慶、白雪等軍旅藝術家先後出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廣場,沒有預先通知,沒有演出舞臺,他們和觀眾面對面演唱了《當兵的歷史》《打靶歸來》《小白楊》《我是一個兵》等經典軍旅歌曲,10分鐘完成了「軍中第一快閃」!
大街上、廣場上,一群人迅速聚集,或跳起一段歡快的舞蹈,或演奏一段著名的樂曲,還沒等你回過神來,這群「演員」又快速散開離去了……這就是當前城市的流行時尚文化「快閃」。
現狀
「財神」快閃「環保」快閃……快閃在城市蔓延
在長沙城裡,快閃已不是一個新鮮事,在許多長沙人眼裡,它更是一道都市文化風景線。
7月22日,路過五一廣場、萬達廣場、太平街、長沙火車站、長沙汽車西站的市民,目光都被一隊著裝喜慶的財神爺和充滿動感活力的舞者吸引,100個美女配合動感的音樂跳起《小蘋果》,熱鬧非凡。但「財神快閃」的熱鬧並不持久,10分鐘不到,「財神」和美女便四散而去。
統一的螢光T恤、動感的音樂、絢麗的舞步……7月4日晚上7時30分,在長沙縣星沙文化廣場,千餘名廣場舞大媽玩起了極具創意的「環保快閃」,助力環保理念的宣傳。
去年11月15日,一群市民在四名體重超過200斤的舞蹈演員的帶領下,在長沙市繁華商業區跳起了芭蕾舞和網絡「小雞」舞,幾分鐘後,音樂停止,舞蹈者突然停下來,擺出造型後齊聲說「做文明長沙人,從我做起」,然後各自散去。
快閃的內容、形式在不斷豐富。今年6月3日,在芙蓉廣場,突然間,上百名葫蘆絲演奏者從不同方向快速聚集在一起,以串燒吹奏的形式激情演繹了《月光下的鳳尾竹》《映山紅》《婚誓》《甜蜜蜜》《小蘋果》等多首優美的葫蘆絲曲,引來市民駐足觀賞,並報以熱烈的掌聲。不到十分鐘,吹奏者表演完畢立刻散去消失在人群中。
今年「五一」期間,湖南省青少年交響樂團在裕田奧特萊斯購物公園舉行了一場交響樂演奏快閃,海頓、貝多芬等人的經典音樂在陽光下響起,吸引了不少觀眾……
發展
快閃可視為短暫的行為藝術,最初只是無釐頭的玩笑
快閃即「快閃行動」的簡稱,英文名「FlashMob」,是新近在國際流行的一種行為,可視為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簡單地說,快閃就是許多人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聯繫,在一個指定的地點,在明確指定的時間,出人意料地同時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他行為,然後迅速閃開。
快閃最早起源於2000年3月美國紐約的曼哈頓。當時,一個名叫比爾的組織者召集了400餘人,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玩具反鬥城中,膜拜一條機械恐龍,5分鐘後眾人突然迅速離去,「快閃族」因此而聞名。
此後,「快閃暴走族」風潮通過網際網路傳播到英國倫敦,進而橫掃歐洲大陸。義大利的羅馬、奧地利的維也納、德國的柏林都已出現「快閃暴走族」的身影。在義大利羅馬,參與者接收到電子郵件後,蜂擁而入指定的書店,在短短十來分鐘之內,書店的大廳裡湧入300多名「快閃族」。當指定的時間一到,「快閃族」散去,留給書店工作人員的只有驚愕。
在德國柏林,100人在街頭撐起彩色雨傘跳舞,然後閃去。
在英國倫敦,200人齊聚家具店一同稱讚家具,然後閃去。
快閃同樣襲卷了亞洲各大城市。2011年8月22日晚上9時許,數十名外籍人士突然湧入香港銅鑼灣的一家快餐店,一同高舉衛生紙大跳芭蕾舞,並發出輕快的呼叫聲,約一分鐘後停止行動並火速四散,令在場的職員及顧客錯愕不已。臺灣的「快閃暴走族」可謂是亞洲最為龐大的一個群體,至少已有5個「快閃暴走族」相關網站。
可以看出,「快閃行動」初期是純為搞笑或是膜拜紀念,但當「快閃行動」被製作為專業的「快閃影片」之後,在網上有很大的傳播影響力,在公益、商業等各個領域發揮了不少正面作用,這在中國內地表現得更明顯。
原東方衛視的著名主持人朱莉葉是中國最棒歌舞類快閃影片的締造者。她憑藉其創作、策劃及獨有的歌舞剪輯能力,在2010年推出了第一部快閃影片《百人橫掃吳江路》,獲得300萬點擊量的瘋狂轉載,被網友公認為中國「最棒快閃」;2011年她又推出快閃影片《英雄驚現新天地》,這兩個活動以頗具性價比和效應的成果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讓人們知道了潮流也可以那麼公益,公益也可以那麼娛樂。或許,正是快閃的這一特色讓中國城市人很快改變了這個「舶來品」原來無聊的外衣,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分析
「讓古典音樂在街頭奏響」——
快閃,玩文化,也玩心態
「誰說古典只能在音樂廳演奏?誰說快閃只能是街頭舞蹈?我們這次活動就是讓古典音樂首次在長沙街頭奏響。」湖南省青少年交響樂團副團長鄧力向記者表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感動。古典音樂快閃,拉近了音樂與聽眾的距離。在現場觀賞的一瞬間,心想『啊,原來古典也可以這麼炫』。」一位觀眾如此描述出現在長沙街頭的首次古典音樂快閃。
「快閃是都市時尚文化中的一種,是現代人在忙碌之餘和世界開的一個善意的玩笑,帶給人們驚喜、溫暖和快樂。」參加今年6月芙蓉廣場葫蘆絲快閃活動的演奏家肖雲說,「我們玩快閃,玩的既是文化,也是一種心態。」
有人分析,在現代社會人們內心交流減少的背景下,「快閃族」的出現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是通過在公眾面前表現自我,鍛鍊自己的勇氣和膽量;二是緩解生活中的壓力;三是為了某種宣傳、推介目的。
記者曾見到,參加葫蘆絲快閃活動的「快閃族」最小的才9歲,最大的已84歲了。「我們來快閃的目的很簡單——自己快樂,別人快樂!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學習葫蘆絲這種中國傳統樂器。」一個「快閃族」告訴記者。
「我已退休,這次能『回歸』社會,做一些既是個人興趣愛好又對社會公益有好處的事情,覺得很有意義。」一位大媽級「快閃族」說。
「參加這個活動是想讓大眾更多地關注美容師這個職業。」曾參加今年長沙「520美容師節」快閃舞蹈活動的劉芳豔說。
快閃對社會的影響如何呢?「雖然不知道具體活動內容,但是這種短暫的娛樂活動確實為行人提供了不少樂趣,看那些充滿活力的女孩子跳舞,我都忍不住歡呼鼓舞。」快閃觀眾中,張先生一面忙著拍照,一面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看著孩子們的演奏,雖然還有些稚嫩,但覺得很溫暖。我覺得孩子學一門樂器真的很好。」一位爸爸看了湖南省青少年交響樂團的快閃後說。「我是學小提琴的,看了樂團的演奏覺得他們好神氣,我也想加入這個樂團!」10歲的李燦說。
可見,人們正以一種包容的心態接受快閃——這種城市輕文化生活,它只不過是忙碌城市的一道風景,願這道風景更多地呈現生活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