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不少貧困家庭的揪心事,也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近年來,市衛生健康系統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強化醫療保障、實施分類救治、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堅持健康扶貧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手硬,強化工作力度,進一步築牢了貧困群眾的「健康防線」。
優化服務流程 讓群眾看得起病
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困難群眾的願望,也是健康扶貧的目標,為此,全市4個縣(市、區)13家公辦醫療機構全覆蓋實施貧困患者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政策,持續優化健康扶貧「四道保障線」報銷流程,有效減輕了貧困患者就醫的墊資壓力。
同時,我市推動糖尿病、高血壓等門診特慢病定點下沉到所有的43家鄉鎮衛生院,對接做好了村衛生室醫保刷卡報銷,極大方便了群眾看病拿藥。
記者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住院累計醫療費用8968.78萬元,「四道保障線」累計報銷8151.26萬元,報銷比例達90.88%,使貧困人口住院最終實際報銷補償比例達到90%。
提升服務能力 讓群眾有地方看病
就近看病,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問題的根本所在。為此,我市在健康扶貧中大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讓基層醫療機構動起來、強起來,把病人留在基層,切實減輕老百姓看病負擔。
在硬體建設上,實施公有產權村衛生室全覆蓋,全市共有479個產權公有村衛生室;推進「縣級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的縣域醫共體模式;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啟動鄉鎮衛生院發熱診室建設。
在隊伍建設上,對接安排好第一批44名定向生進入村醫力量薄弱的村衛生室從業,組織77名農村醫學專業的中專畢業生參加全市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考試;組織1159名鄉、村醫務人員參加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確保了群眾就近就醫需求。
強化服務管理 讓群眾看得好病
提升群眾防病意識,提高群眾健康素養是防止因病致貧的關鍵。為此,市衛生健康系統從抓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開展大病救治、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入手,為困難群眾提供健康服務管理。
自2017年起,全市組建了274支由醫療、護理、公共衛生、村醫等人員構成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對貧困人口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7278人,籤約26319人,籤約率96.7%,履約人數26319人,履約率100%。同時,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的基礎上,免費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慢性病患者進行健康體檢。
對貧困人口患有重性精神病、尿毒症、白內障等10類大病進行免費救治,對患有食道癌、胃癌、直腸癌、結腸癌、肺癌等25種大病實行集中救治,統籌基本醫保、補充保險和醫療救助補償政策,實行單病種定額專項救治,貧困患者個人自付費用控制在10%以內,今年以來,全市共救治大病患者167人次。
在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市衛生健康系統以臨戰的狀態、決戰的姿態、決勝的心態,狠抓健康扶貧舉措落實,為高質量完成好各項目標任務提供了堅實支撐和堅強保障。
文章作者:童霞燕
責任編校:曹璇月 江 超
審 核:餘 珺
監 制:伍冬新
原標題:《築牢健康防線 助力脫貧攻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