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甘肅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21-01-20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殘疾人一個不落地實現全面小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困中之困,艱中之艱,難中之難。近年來,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下,甘肅省各級殘聯以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為主線,以推動助殘脫貧政策落實落細、開展問題排查整改、實施助殘脫貧項目、做好穩定就業工作為重點,精準施策、靶向攻堅,創新模式、完善機制,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全省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高質量開展,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截至今年6月底,甘肅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30.7萬人中實現脫貧28.1萬人;25.77萬殘疾人納入低保,44.76萬人次享受「兩項補貼」,實現「應保盡保」「應補盡補」;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房實現「清零」;殘疾人參加醫療保險達70.2萬人,推動38.8萬享受政府代繳補貼;殘疾人康復服務率和輔助器具適配率均超過95%。

精準施策出準致勝「殺手鐧」

擺脫貧困,對於永靖縣峴塬鎮尤源村的未玉紅一家來說,曾經是只是一個夢想。未玉紅出身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自幼家景貧寒,小時候意外失去了左手,在痛苦與自卑中度過了許多年。2015年,殘疾人納入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自此,幸福敲開了未玉紅的家門。

在永靖縣政府和殘聯的幫助和鼓勵下,她在自家地建起了養殖場,8間羊舍、6間飼料房、380隻羊,養殖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羊越來越多,腰包越來越鼓,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越來越足了。」2016年,在扶貧政策的號召下,未玉紅聯合村上有意願的殘疾人成立了鵬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5名養殖戶,共計養雞5000多隻,溫棚種植戶5名,溫棚10座,今年又流轉了60畝土地,準備建設12座日光節能溫室大棚,預計投入200多萬。輻射帶動74戶貧困殘疾人家庭脫貧致富。

「只要有恆心和信心,盲人的世界並不黑暗!」是家住在臨洮縣洮陽鎮邊家灣村的黃寶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01年,7歲的黃寶軍因患視網膜色素變異,導致雙目近乎失明,無法繼續在學校讀書。隨著年齡的增長,雙目失明對他的影響越來越大,因年紀太小,又沒有一技之長,黃寶軍的「謀生路」似乎就這樣被命運切斷。

今年,臨洮縣殘聯在全縣開辦了助盲就業脫貧按摩培訓班,黃寶軍成為第一期學員。經過培訓班系統的專業培訓,在縣殘聯的扶持下,4月5日,黃寶軍的「金手指」推拿理療館正式開業。「金手指」推拿理療館的成立對於促進盲人參與社會生活、實現就業脫貧,有著特殊的意義,成為全縣盲人按摩示範店。

「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愛是非常充分的,為很多殘疾人提供免費培訓的機會,對殘疾人有創業補貼等政策。但是作為殘疾人也需要自己努力,自己拼搏來實現自己的自強自立。」黃寶軍語調鏗鏘地說。

像未玉紅、黃寶軍一樣,受益於精準扶貧政策紅利的殘疾人不在少數。近年來,針對全省貧困殘疾人家庭這一特殊群體普遍貧困程度深、脫貧能力弱、攻堅難度大的實際情況,甘肅省各級殘聯部門依據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專項調查及動態更新數據,連續推動出臺了一系列貧困殘疾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政策舉措,把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業務領域的重要舉措和項目納入全省相關規劃。

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制定出臺《關於深化脫貧攻堅助推貧困殘疾人脫貧的意見》,被國務院殘工委轉發,這一政策從完善「兩補制度」、落實生活救助、開展照護服務、家庭無障礙改造、康復助學、產業支持、就業扶持等方面明確了10條精準措施,助推貧困殘疾人加快實現脫貧。

甘肅省殘聯、省扶貧辦等26個部門單位聯合出臺的《甘肅省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6—2020年)》,確保了扶持全省貧困殘疾人脫貧奔小康的重點行動落實落地。

甘肅省殘聯、省民政廳等6個部門制定出臺的《甘肅省著力解決因殘致貧家庭突出困難的實施方案》,以問題為導向補短板、強弱項,聚力殘疾人脫貧攻堅。

甘肅省殘聯推動出臺的《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對0—6歲建檔立卡未脫貧殘疾人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進行康復救助,1.58萬名殘疾兒童享受康復救助。

甘肅省殘聯、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扶貧辦出臺了《甘肅省助盲就業脫貧行動實施細則》,扶持貧困盲人就業創業,連續三年每年投入500萬元,僅2019年開展盲人就業培訓1960人次。

結合中國殘聯「走轉改」「學聽跟」專項活動和全省殘聯繫統「包推幫」活動,制定出臺的《傾斜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推動了「兩州一縣」和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殘疾人精準扶貧措施落地見效。

甘肅省殘聯制定《全面高質量打贏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著眼全面高質量打贏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精準發力,向殘疾人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緊盯短板用足提升「工具箱」

擺脫貧困只是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唯有繼續奮鬥、再接再厲,才能激發貧困殘疾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發掘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

甘肅省殘聯緊扣脫貧攻堅工作「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認真抓實抓細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全力確保貧困殘疾人在脫貧攻堅戰中不掉隊。各地開通了網上辦證,推行上門辦證服務,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殘疾等級核定和殘疾人證辦理工作衝刺清零。截至6月30日,甘肅省新辦殘疾人證18.95萬本,持證殘疾人達到89.96萬。

針對有些殘疾人脫貧戶脫貧質量不高、存在返貧風險的問題,甘肅省殘聯與民政、住建、人社、衛健、扶貧等部門加強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對存在返貧風險的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重點監控,全省納入返貧監測殘疾人達1.21萬人,納入貧困邊緣監測殘疾人數達2.14萬人,全省各地殘聯配合職能部門及時跟進兜底保障各項救助措施,多措並舉防控返貧風險、確保真脫貧。

為了進一步發揮各級殘聯組織的職能優勢,全力協調推進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各項助殘惠殘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甘肅省殘聯繫統開展了以「省市殘聯領導包片主抓指導、推動落實扶持措施、幫助反饋脫貧需求」為主要內容的推進殘疾人脫貧攻堅「包推幫」活動。全省各地殘聯走訪調查部分未脫貧的建檔立卡殘疾人戶,掌握客觀真實的第一手情況;核實建檔立卡未脫貧殘疾人的康復、無障礙改造、培訓等各級殘聯可能直接提供服務的底數臺帳,並為其提供及時精準服務;核實建檔立卡未脫貧殘疾人的教育、就業、產業扶貧、兜底保障政策落實等各級殘聯無法直接提供服務的底數臺帳,並盡殘聯所能將其對接反饋給同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努力確保貧困殘疾人在全省脫貧攻堅中不掉隊。

丁家溝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這裡曾經居住條件惡劣、基礎設施「欠帳」、產業基礎薄弱。甘肅省殘聯作為丁家溝鎮荔峽、慢灣、線川、沈屲等4個貧困村的省級幫扶單位,多年來,集中力量發揮自身優勢,在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一戶一策」制定落實等方面,做了大量務實有效的工作,為加快會寧縣及丁家溝鎮的脫貧攻堅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八年來,甘肅省殘聯在會寧縣及丁家溝鎮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扶持荔峽、慢灣、線川、沈屲4個村的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花椒種植、飼草種植等產業;籌集資金免費為丁家溝鎮、大溝鎮的1284名殘疾人購買了重大疾病意外傷害及財產商業保險;幫助會寧縣貧困殘疾人改造危房,和有關部門一起為貧困殘疾人免費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為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在4個幫扶村分別開展了健康扶貧義診活動,受益貧困殘疾人近3萬人次;累計助學201人次、20.1萬元……

如今的丁家溝徹底變了樣!是荔峽、慢灣、線川、沈屲四個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富民產業培育成效顯著。

聚焦產業做出民生新亮點

多年來,甘肅各級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優先覆蓋最困難的殘疾人群體。

甘肅省委、省政府連續10年把殘疾人民生納入為民辦實事總體規劃,每年投入資金至少5000萬元,優先解決貧困和重度殘疾人生活保障、危房改造、康復救助、託養補貼、培訓就業、家庭無障礙改造等特殊困難,每年超過3萬殘疾人直接受益。各地黨委政府上行下效,連續實施殘疾人為民辦實事項目,完善落實一批殘疾人特惠政策措施,帶動各類殘疾人扶貧資源的持續投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的有力抓手,提高貧困殘疾人致富能力是智力扶貧的治本之舉,精準實施專項扶貧是甘肅省殘疾人廣泛受益的法寶。在甘肅省扶貧辦的支持下,今年先後兩次下達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500萬元,按照「一戶一策」需求,對全省5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進行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扶持22個貧困縣共34個項目,幫助126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發展種養小產業,實現脫貧增收。

同時,甘肅省各級殘聯積極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全省10市州和58個貧困縣殘聯與東部協作方建立了良好的溝通聯絡機制,2019年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2081.39萬元,帶動貧困殘疾人4.67萬人。今年以來,各級殘聯克服疫情影響,加強線上對接溝通,共同發力推動年度幫扶貧困殘疾人項目落地見效。

此外,針對殘疾人中許多具有文化創意天賦的人才的情況,甘肅省因勢利導加大投入,投入498萬元,扶持122個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實體項目。目前,全省殘疾人文創企業達215家、從業人員1500餘人,年產值約800萬元;投入資金400萬元,實施文化進家庭「五個一」項目,為8000戶貧困、重度殘疾人提供文化服務。通過篩選近殘疾人文化創意產品參加文博會,以及送「戲」下鄉巡演、脫貧攻堅典型事跡推介、組織盲人觀影活動、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等,進一步激發了貧困殘疾人奮力脫貧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電商扶貧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為產業扶貧斬斷窮根的「利器」。隴南市充分發揮電商產業在帶動貧困殘疾人家庭增收、推動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依託各縣區特色產業及龍頭企業發展優勢,配齊配強基層電商硬軟體,強化殘疾人電商技能培訓力度,堅持把發展壯大電商扶貧與提高殘疾人就業增收緊密結合。

文縣視力殘疾人任付全,在誠信通平臺的線上銷售額達405萬元;肢體殘疾人何全平在中藥材誠實通平臺開通「甘肅紋參堂」中藥材網店,線上銷售額達120萬元,商品遠銷東南亞,該網店被評選為隴南市「十佳」網店;肢殘人任波的網店「小任鄉下寶特產館」,信用等級已達4鑽;禮縣肢體殘疾人何建峰的網店「舌尖獨品」,僅一季銷售蘋果3000多件,利潤達20餘萬元;西和肢體殘疾人蘇遲丁組建的農興馬鈴薯專業合作社,通過惠農網、農產品交易網實現了線上聯繫、線下交易,去年銷售額已達120萬……

目前,隴南市累計已開辦殘疾人網店366家,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總額3300多萬元,年銷售額50萬以上的有8戶,帶動672名殘疾人就業。電商致富已經成為帶動殘疾人脫貧增收的內動力和正能量。

增技增收激活就業「運算符」

扶貧要扶智,教育扶貧是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起點。近年來,甘肅省累計投入殘疾人特殊教育扶持資金1600多萬元,全省建成特殊教育學校41所,在校殘疾學生1.3萬人。推廣失學殘疾兒童「一人一案」精準助學工程,省市縣三級共扶助1.3萬餘名各類殘疾兒童少年穩定就學;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中為殘疾人考生提供特需服務,每年有超過500名殘疾人考生被高校錄取。

就業是民生之本。甘肅省各級殘聯破解殘疾人就業堵點難點,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推動殘疾人就業納入全省穩就業政策大局並給予傾斜扶持,實施殘疾人專項培訓計劃,提高殘疾人就業困難人員創業擔保貸款額度、降低貸款門檻,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貧困殘疾人和貧困殘疾人家庭成員。今年以來,鄉村公益性崗位共安排殘疾人2643人,安排貧困殘疾人家庭成員1229人。

針對殘疾人就業的特殊困難,甘肅省各級殘聯協同人社部門組織開展「築夢小康」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暨就業推介會,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願望。今年以來,共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21場,近800家次省內外企業提供超過2萬個崗位,達成意向性就業協議3850多個。

為了推出一批具有特色、輻射帶動殘疾人的就業創業項目,甘肅省各級殘聯協同財政、人社部門加大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居家就業、網絡就業扶持力度。今年,投入殘疾人就業保障金596萬元,支持29個省級殘疾人就業扶貧示範基地。截至目前,示範基地有574名殘疾人就業,帶動殘疾人家庭就業760餘人。

託養一個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近日,麥積區的貧困殘疾人就業託養試點成功,貧困殘疾人由「消費者」轉變為創收者,有效促進了殘疾人心理重建,增強了他們融入社會的信心。

按照康養與就業相結合、集中託養與實用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原則,麥積區採取了「扶貧車間+託養就業」的模式,組織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殘疾人參加健康管理、康復護理、創業心理、就業理念與常識、手工藝製作、電子商務實用技能等培訓,教會貧困殘疾人掌握1-2門就業技能,不斷創新助殘扶貧模式,探索出了一條集康療、託養、培訓、就業四位一體的助殘扶貧新模式。目前,籤訂託養協議願意在扶貧車間學技術就業的貧困殘疾人有50餘人,有37人長期在扶貧車間工作,有13人在家進行十字繡、針織等手工產品製作,協調安排甘霖公司定期進行回購銷售,增加了貧困殘疾人收入。

今朝共謀脫貧計,來日致富碩果香。甘肅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自力更生、埋頭苦幹,搭上脫貧「專線車」,駛入高效「快車道」,奔跑在甘肅省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上,看到了致富「好光景」,點燃了幸福美好新生活的「速度與激情」。

文字來源:中國網

視頻來源:甘肅省殘聯

編輯:宣佳

相關焦點

  • 奮力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2020年全州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奮力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2020年全州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面對貧困人口多、區域貧困深重的現狀,州委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先後召開脫貧攻堅總攻動員大會、切實解決脫貧攻堅領域突出問題視頻會議、脫貧攻堅表彰大會等會議
  • 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宜川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宜川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共有貧困村4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3161戶8274人,其中在冊貧困戶1366戶3303人。計劃2018年脫貧26個村1003戶2699人,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立好項,選對路,因地制宜選準脫貧致富產業脫貧攻堅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是要找準路子。
  • 「智勇雙全」決勝脫貧攻堅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亂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更拖累了脫貧攻堅步伐,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全面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迫在眉睫、時不我待。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都是重大政治任務,都是要全力以赴的硬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既是要求,更是職責,「兩手抓,兩手硬」不僅考驗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更考驗作風態度。
  • 情暖白山松水間——吉林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記者了解到,吉林省堅持「貧困人口不住危房」的目標,將農村危房改造作為全省脫貧攻堅重點,連續9年將這項工作納入全省民生實事,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專項工作推進組,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時任副省長侯淅珉提出「以房查人、以人查房、動態調整」三項工作措施,確保不錯一人、不落一人。副省長韓福春多次調研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要求紮實推進,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 好日子「水」到渠成——東鄉縣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紀實
    好日子「水」到渠成——東鄉縣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紀實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何香利  「我們過去吃水有多難?比吃油還難!」  近年來,東鄉縣把解決群眾安全飲水作為重要民生實事工程來抓,隨著中西部工程、董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推進,劉家峽水庫、牙塘水庫、洮河水源水廠的建成,特別是2019年,為徹底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東鄉縣開展脫貧攻堅衝刺「飲水清零」項目。  「清零,就是要像過篩子一樣查漏補缺,一一攻克群眾吃水難題。」馬強說。
  • 煙開蘭葉香風暖——嶽陽縣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19年來,共提拔、重用、交流扶貧幹部27人,先後有7名幹部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縣檢察院派駐黃沙街鎮和諧村原第一書記彭慶文因勞累過度不幸去世,先後被嶽陽縣委、嶽陽市委追授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20年「全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好作風凝聚社會合力。
  • 寧夏人大:法治引領決勝脫貧攻堅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始終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推動脫貧攻堅,發揮好法治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通過地方立法規範和引領扶貧工作,讓全區扶貧開發工作的目標更精準、力量更集中、效果更顯著,用實際行動給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
  • 劉傑赴神池縣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原標題:劉傑赴神池縣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 脫貧攻堅夏秋決戰|敢教日月換新天——來自六盤水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告
    「六盤水『五先五後』攻堅法立足實際,打法精準,各地可在工作中學習借鑑。」省委書記孫志剛給予高度肯定。精準脫貧,貴在精準。為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精準性、系統性和實效性, 六盤水再次探索創新推出「四個三」攻堅戰法,劍指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四個三」攻堅法因此入選《中國脫貧》「脫貧攻堅100計」之第24計。
  • 臨朐石家河:凝聚脫貧攻堅滾滾洪流
    2020,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期。「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全區基層黨員幹部們以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和奉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勠力同心,凝聚起脫貧攻堅的滾滾洪流,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區黨工委書記高帥話語堅定,充滿信心。「紅色網格」不落一人「一網兜進民生事」。
  • 「鐵人」故裡日子甜——玉門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發展多元產業紀實
    原標題:「鐵人」故裡日子甜    ——玉門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發展多元產業紀實本版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鐵梁 通訊員 楊棋焜  黨的十八大以來,玉門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持續把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作為重中之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2019年4月,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玉門市退出插花型貧困縣序列。
  • 截至9月底,洛陽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已脫貧46991人
    今日上午,我市「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重點關注扶貧助殘,市殘聯介紹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統籌推進扶貧助殘工作的情況。今年是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我市殘疾人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效,截至9月底,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54380人,已脫貧46991人,到今年年底將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我市的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 日照市嵐山區:做好高質量脫貧攻堅「加減法」
    回望扶貧路程,放眼嵐山大地,以強有力的工作體系統領脫貧攻堅,廣大幹部群眾勠力同心,響鼓勁催——成立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建立區領導包聯鄉鎮制度,4名處級領導分別包聯扶貧重點鄉鎮,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開展遍訪貧困對象行動。各鄉鎮街道結合實際,調整充實鎮扶貧辦工作力量,設立村扶貧助理,完善全區扶貧工作網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下一步,省總工會將嚴格按照「四個不摘」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工會「五大優勢」,堅決做好脫貧攻堅收官工作,重點打造完善消費扶貧長效機制,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工會智慧與力量。
  • 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參展選登三
    >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作品名稱:《地攤經濟·早市》參展作者:孟令首作品種類:油畫作品尺寸:100cm×120cm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作品名稱:《日月變更》參展作者:劉曼琳作品種類:中國畫作品尺寸: 35x500cm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
  • 木加甲村召開脫貧攻堅檔案歸檔工作會議
    2020-04-14 11:54:24 來源: 福貢縣融媒體中心 舉報   根據《福貢縣脫貧攻堅檔案歸檔工作實施方案
  • 致公黨浙江省委來旺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工作
    9月9日,致公黨浙江省委會常委、省政協委員胡小平一行來我縣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調研作。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葉長春參加調研。胡小平一行先後前往東河鎮鳳陽村村委會、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以及木門鎮東凡現代農業園區,現場聽取了我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匯報,走訪了解了安置點群眾生產、生活狀況。胡小平對我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 甘南州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公示
    甘南州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公示甘南州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公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任務。為深入貫徹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州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決策部署,全面真實記錄全州廣大幹部群眾決戰決勝、拼搏進取、脫貧攻堅的精神風貌,通過紀實攝影方式全方位生動反映精準脫貧工作的全過程,展現新時期、新常態下全州人民團結一致、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和取得的成效,由州扶貧辦、州文聯主辦,州文化館
  • 一鼓作氣啃掉最後「硬骨頭」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在懷化...
    陳曉勇先生,懷化嘉瑞義烏小商品城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視懷化為家鄉,為懷化經濟建設特別是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四處奔走、嘔心瀝血,分別給沅陵、漵浦各捐建1所學校,在抗疫過程中幾乎天天在市委辦幫助市委、市政府調度購買緊缺抗疫物資,冒著生命危險南下廣東調運物資,最後倒在了工作一線。除蒙漢、陳曉勇同志以外,全市還有12位同志倒在了脫貧攻堅崗位上。昨天晚上,我帶著悲痛、沉痛、沉重的心情把12位同志一一梳理出來了。
  • 【脫貧攻堅】幫扶單位為通勝村籌資修路
    【脫貧攻堅】幫扶單位為通勝村籌資修路 2020-06-20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