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石家河:凝聚脫貧攻堅滾滾洪流

2021-01-10 齊魯網

齊魯網濟南訊(通訊員 宋利   盧相青)冕崮山前,彌水清清。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區是中共臨朐縣委的誕生地,這裡是一片紅色的熱土,革命戰爭年代,這裡的革命先輩為民族獨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犧牲,紅色沂蒙精神在這裡代代傳承。

2020,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期。「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全區基層黨員幹部們以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和奉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勠力同心,凝聚起脫貧攻堅的滾滾洪流,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區黨工委書記高帥話語堅定,充滿信心。

「紅色網格」不落一人

「一網兜進民生事」。石家河生態經濟區不斷強化黨建引領,聚焦基層組織建設,打造「黨建+」網格服務體系,讓黨組織真正成為脫貧攻堅、鄉村建設的引領者、組織者和實踐者,黨旗在網格中高高飄揚。

全區抓實基層組織建設,根據黨員人數、地域劃分等因素,設置12個行政村黨總支、38個自然村黨支部、70個網格黨小組,131名網格員、690名農村黨員開展聯戶工作,實現了黨員聯繫群眾全覆蓋,決不落下一個貧困戶。

脫貧攻堅工作中,實行「一項工作、一套方案、一個班子、一抓到底」「四個一」工作法,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成果。結合全縣「察民情、解民憂、促發展」大走訪活動,全面開展「大排查」活動,堅持戶戶到,對繼續享受政策戶431戶、915人,即時幫扶戶22戶、42人進行低保、五保政策再識別、再落實,27戶低保轉五保、424人落實低保。全面排查貧困戶殘疾鑑定、兩項補貼辦理情況,核實確認480人的殘疾證發放、876人的慢性病備案及政策落實情況。同時,對貧困戶住房硬體整改統一施工,對基本生活家具統一購置。為 306 戶殘疾貧困戶無障礙改造,為貧困戶廁改246戶,修繕房屋、院牆325戶,粉刷房屋牆壁3.6萬餘平方,吊頂、刮瓷2.4萬餘平方米,貧困戶家居環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53歲的馬玉臻是寶畔臺村的黨支部書記,她自己創辦沂蒙鍋刷廠,帶動本村45歲的張濰坊和55歲的張興良兩個貧困戶在廠裡就業,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馬玉臻每年還自費購買米、面等生活物資走訪本村貧困戶,得到大家的稱讚。

50歲的李召洪是崔冊村的殘疾人貧困戶,丈夫吳兆民常年外出務工,兩個孩子不在身邊,村首席代表王永金了解情況後積極聯繫幫其扶貧扶志。由於李召洪下肢癱瘓,王永金為其聯繫十字繡等手工繡品活,讓她享受低保優惠補貼政策,縣殘聯免費提供輔具,李召洪生活有了保障,日子有了奔頭。

54歲的郭寶紅是岸青村繼續享受政策戶,家中有80多歲的老母親和兩個孩子,丈夫因病去世,家庭沒有了經濟來源。「紅色網格」的對口幫扶聯繫人是區黨工委副書記、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鞠光明,他走訪了解情況後,幫助郭寶紅聯繫就近工作,到村裡的扶貧光伏發電項目基地清掃電板灰塵,平時回家照顧老人起居。現在,她提起「察民情、解民憂、促發展」大走訪活動是滿口稱讚:「這次脫貧攻堅大走訪,政府幹部和村幹部真是幫我們解決了不少困難,多次上門幫忙解決一些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心裡感覺很暖和」。

發展「果」業增收致富

「好山好水好生態,上風上水石家河」。石家河生態經濟區總面積102.6平方公裡,轄12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總人口2.8萬人,境內有著優越的山水資源條件。

如何利用區內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石家河生態經濟區一班人在區黨工委書記高帥帶領下,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念好「生態經」,引來「金鳳凰」,探索發展「果」品產業新路子。

在群山環抱的蔡峪村,連綿不斷的石嶺上,遍布根系發達且耐旱的野酸棗樹(當地人稱為棘子),村民種莊稼種不成,成了一片片荒山。全村1600多口人守著16000畝的貧瘠山嶺,找不到出路,蔡峪村成了省定貧困村。2014年,蔡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54戶。

脫貧致富的出路在哪裡?村裡有在棘子樹上嫁接甜棗的歷史。「之前就有村民嘗試,當時就是為了自己吃,吃不了的拿到集市上賣。後來就有點成氣候了,有了一定的銷量。」橋溝中心村村主任、蔡峪村首席代表王玫徵說,看到嫁接甜棗帶來的一絲曙光,大家心裡有了譜。

石家河生態經濟區向大山要出路,引導蔡峪村利用滿山的野酸棗樹搞甜棗嫁接,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一個甜棗富民產業。蔡峪村村民王永春說,用棘子樹嫁接的甜棗,棗樹更加抗旱、耐病蟲害,結出的果子甜度高、口感好,而且棗樹也就一人高,採摘省事,打理輕鬆。

如今,蔡峪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甜棗,曾經被人嫌棄的「棘子山」上長出了「搖錢樹」,全村甜棗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不僅讓群眾脫貧致富,成功摘掉了省定貧困村的「帽子」,還帶動周邊的古河村、橋溝村、岸青村、泉莊村等村落發展形成了萬畝甜棗基地,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共贏。

美味「果」然不同的石家河蘋果,是當地脫貧致富「果」。 聶偉是一位「80後」, 也是柳子村村委幹部,他通過流轉土地種植10畝蘋果,創辦臨朐縣慧琪果蔬專業合作社,年收入都在12萬元左右,帶動本村6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聶偉的蘋果園裡,他說在產業扶貧上發揮「頭雁作用」,在區聘請的果樹專家指導下,科學種植紅富士、魯麗蘋果新品種,投資安裝節水灌溉設備,整個果園全部實現水肥一體化管理。

冬季果樹管理開始了。聶偉通過參加農業技術講座,回來就指導枝條修剪的社員:拉枝是一門學問,密植的果樹力求樹形呈現自由紡錘型結構,透光好,不用鋪設反光板,也不用人工摘除蘋果周圍的遮擋葉片,充足的光照能保證果實的質量和數量,增加果園經濟效益。

這樣,聶偉每年帶動橋溝、沈洪、冕崮前等村20多人在果園打工,一年到頭忙個不停,剪枝、疏果、套袋、採摘、分揀,裝箱,甜的果子,甜的日子,人人喜悅笑在臉上。

石家河生態經濟區作為典型農業鄉鎮,大力發展蘋果、甜棗、黃煙、中草藥等優勢產業,擁有10000畝甜棗、6000畝蘋果、4000畝山楂、2000畝黃煙、5000畝中草藥,另有桃、葡萄、櫻桃、獼猴桃等2000餘畝,推動「靈山秀水、康養小鎮」建設,全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9月,石家河生態經濟區被授予「濰坊市脫貧攻堅示範鎮街區」稱號。

[責任編輯:楊凡、孔冠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日照市嵐山區:做好高質量脫貧攻堅「加減法」
    幾年來,日照市嵐山區各級黨委、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狠下「繡花」功夫,落實精準方略,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攻堅」的態勢打響脫貧攻堅戰,交出了一份高質量時代答卷:全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精準退出。
  • 奮力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2020年全州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面對貧困人口多、區域貧困深重的現狀,州委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先後召開脫貧攻堅總攻動員大會、切實解決脫貧攻堅領域突出問題視頻會議、脫貧攻堅表彰大會等會議
  • 「智勇雙全」決勝脫貧攻堅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亂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更拖累了脫貧攻堅步伐,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全面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迫在眉睫、時不我待。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都是重大政治任務,都是要全力以赴的硬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既是要求,更是職責,「兩手抓,兩手硬」不僅考驗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更考驗作風態度。
  • 澧縣澧澹街道:助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
    近幾年來,澧縣澧澹街道人大工委堅持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人大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23名人大代表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匯聚民意民智、凝聚民心民力,責無旁貸、主動作為,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人大力量。
  • 「脫貧攻堅」甘肅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殘疾人一個不落地實現全面小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困中之困,艱中之艱,難中之難。近年來,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下,甘肅省各級殘聯以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為主線,以推動助殘脫貧政策落實落細、開展問題排查整改、實施助殘脫貧項目、做好穩定就業工作為重點,精準施策、靶向攻堅,創新模式、完善機制,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全省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高質量開展,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 脫貧攻堅夏秋決戰|敢教日月換新天——來自六盤水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告
    肖本歸 攝總書記的新年祝福,寄託著他對貴州、對六盤水脫貧攻堅的殷殷期盼。六盤水市委迅速出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抓實黨建促脫貧「六個引領」,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確保到2020年全市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 寧夏人大:法治引領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路上 法治護航脫貧攻堅戰是一場需要全社會參與的戰鬥。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更加廣泛、更加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這其中,人大如何突出自身優勢、發揮重要作用?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大考」中,人大該交出怎樣的答卷?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 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參展選登三
    >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作品名稱:《地攤經濟·早市》參展作者:孟令首作品種類:油畫作品尺寸:100cm×120cm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作品名稱:《日月變更》參展作者:劉曼琳作品種類:中國畫作品尺寸: 35x500cm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
  • 【脫貧攻堅】幫扶單位為通勝村籌資修路
    【脫貧攻堅】幫扶單位為通勝村籌資修路 2020-06-20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助力脫貧攻堅,湖北公安在行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3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作出的關於「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網際網路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公安部扶貧辦、人民公安報社、湖北省公安廳主辦,中國警察網、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承辦的湖北專場直播活動17日下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舉行
  • 克服急躁和厭戰情緒提振脫貧攻堅「精氣神」
    本報駐馬店訊(記者陳磊特約記者朱劍鋒通訊員劉義琳)7月3日至5日,駐馬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巍峰到汝南縣常興鎮大王村、和孝鎮林樓村、老君廟鎮房坡村、三橋鎮馬莊村和梁祝鎮王吳村實地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 築牢健康防線 助力脫貧攻堅
    築牢健康防線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情暖白山松水間——吉林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記者了解到,吉林省堅持「貧困人口不住危房」的目標,將農村危房改造作為全省脫貧攻堅重點,連續9年將這項工作納入全省民生實事,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專項工作推進組,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時任副省長侯淅珉提出「以房查人、以人查房、動態調整」三項工作措施,確保不錯一人、不落一人。副省長韓福春多次調研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要求紮實推進,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向脫貧攻堅路上最美奮鬥者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為展現陝西省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顯著成效及各項成果,響應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凝聚全省上下全面奔小康的強大力量,今年,在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省扶貧辦與華商傳媒集團、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共同舉辦《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系列活動。活動從4月啟動,歷經7個多月,截至目前,已發布500餘篇脫貧攻堅系列融媒報導。
  • 【地評線】金羊網評: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滿意答卷
    在我國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羊城晚報評論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前夕來到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鄉城縣,在千裡之外的高原上親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走訪田野鄉村,採訪扶貧幹部,羊城晚報評論員更加感喟於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的脫貧攻堅具有世界性意義,體現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廣大扶貧幹部辛勤付出的結果。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一份滿意答卷。
  • 宿松縣扶貧辦到九姑召開脫貧攻堅第三片區座談會
    本網訊 8月9日上午,縣扶貧辦到九姑召開脫貧攻堅第三片區座談會
  • 大唐集團公司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20年第三次會議
    大唐集團公司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20年第三次會議 發布時間: 2020-03-19 15:21:02   來源:  作者:王道遠
  • 石臺縣仁裡鎮人大:聚力脫貧攻堅 彰顯人大擔當
    高寶村地處深山腹地,高寒缺水,交通不便,通訊不暢,自然資源匱乏,脫貧攻堅任務異常繁重。仁裡鎮人大主席王耀曾在橫渡鎮歷壩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幫扶脫貧攻堅經驗足、工作成效高。2018年11月,經鎮黨委研究決定,王耀駐高寶村幫扶脫貧攻堅工作。「搬出不適宜居住的窮山窩,僅僅是提升貧困群眾生活質量的第一步。
  • 劉傑赴神池縣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原標題:劉傑赴神池縣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 央視熱評:拿什麼「脫」掉脫貧攻堅裡的形式主義
    央視新聞5月6日消息,針對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表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日前推出系列微視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其中有一集談到,「柳灣村」的貧困戶「長相一樣」,原來村幹部報送一批貧困戶信息,居然用的是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