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過來人的說法很真實

2020-11-23 騰訊網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過來人的說法很真實

很多人認為人活一輩子年輕的時候吃點苦受點累都沒什麼關係,只要到了晚年能夠過得舒心幸福,這一輩子就算沒白活。所以人們也習慣用晚年的生活質量來衡量一個人這輩子過得到底好不好。

更現實一點的說就是,大部分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是為了自己老了以後做準備,拼命考公務員,想有個鐵飯碗的工作,不就是為了在退休後生活能有保障嗎?在年輕的時候拼命掙錢,一方面是為了孩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讓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許多人都說,想要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金錢和子女至少要佔一個。那麼,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個養老更靠譜呢?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過來人的說法很真實

張阿姨:62歲,有一個兒子

張阿姨今年62歲了,身體很健康,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年輕一些,她有一個兒子,之前的時候她住在兒子家,幫兒子帶孩子、做做家務,每天過得也挺充實,但今年張阿姨突然生病了,住進了醫院,做了手術後還不能走路,兒子兒媳每天要工作,孩子還小,兩個人實在照顧不過來,只好把張阿姨送去了養老院,只有到周末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去看望一下她,張阿姨覺得自己成了孩子們的負擔,不僅要花錢給她看病,還要花錢住養老院,心裡很不是滋味,但兒子對他說,花些錢沒有什麼,自己還能負擔得起,讓她在養老院安心住著,有時間就會帶孩子過來看望他她

李大姐,53歲,家有一兒一女

李大姐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去年,李大姐的丈夫突然得了腦中風,醫院建議動手術,但手術費要十幾萬,李大姐和丈夫沒有積蓄,就只好和兩個孩子商量,兩個孩子都想讓對方多出點,經常為了錢而爭吵,李大姐瞬間感覺寒了心,為了這兩個孩子自己和丈夫操勞了大半輩子,但卻換來這種結果,最後李大姐還是和親戚借的錢。李大姐說,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多攢點私房錢好,不要全都用來貼補給孩子,等到老了自己動彈不了了,這些錢就是自己養老的資本。

嘟嘟奶奶:58歲,有兩個兒子

人們都說養兒防老,但我這兩個兒子那真算是白養了,和老伴辛辛苦苦一輩子把兩個孩子拉扯成人,掏空所有的積蓄給他們娶妻生子,還落下了一屁股債,但兒子們卻娶了媳婦忘了娘,只顧著自己的小家,從來沒有關心過我們老兩口過得怎麼樣。兒子們害怕承擔債務,也害怕我們兩兩口成為他們的負擔,平時都躲得我們遠遠的,也不讓我們看望孩子,更不要指望這兩個兒子來給我養老了。

生活中見過很多家庭的老人都指望不上兒女們,其實也不都是兒女們不孝敬,而是因為他們各自成家,沒有精力去照顧老人。人到晚年其實誰都靠不住,靠自己才是出路,等你老了就會知道兒女們是指望不上的,他們各自有了小家庭,工作也很繁忙,可能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來照顧父母,與其靠兒女,不如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管是靠子女養老還是靠錢養老,自己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身體健康硬朗,少給子女添麻煩,自己的晚年生活也能過得更舒坦,所以在年輕時一定要注意身體,沒事兒多鍛鍊一下,保持健康的身體非常重要。而且在年輕的時候也要努力奮鬥,多掙點錢,這樣,自己的老年生活才有保障。

大家覺得那種養老方式更靠譜呢?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用錢養老和子女養老,哪個更靠譜?4個老人的話很現實
    人到晚年,就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養老問題,有些老人,對兒女不信任,只信任錢,所以他們把私房錢攢著,決心靠錢養老,有些老年人只重視感情,他們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兒女身上 ,那麼人到晚年,用錢養老和子女養老,哪個更靠譜?周女士,60歲。 人心都是不靠譜的,指望人心只會讓自己失望,雖然我有兒女,雖然我和兒女的感情也算融洽,但我沒指望兒女養老,我一直都是靠自己存錢來養老的。
  • 一胎家庭和二胎家庭,到底哪種更幸福?看看這些過來人的親身經歷
    好吧,看來關於到底要不要生二胎,也是讓很多人困惑的問題。我身邊有些朋友也是擔心生完二胎以後,自己的生活質量會降低,以後會不幸福。但我感覺任何事情都沒有定數,如果喜歡孩子,以後也打算要生二胎,還是要趁早趕緊要。不然到時候對寶媽也是一種傷害,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至於一胎家庭和二胎家庭,三十年以後到底哪種更幸福,我曾經問過幾位身邊的老人。
  • 養老迎來「雙保險」?國家再出新規,子女不用再擔心父母養老了
    前些年網上就有人表示,現在養老金儲蓄池在逐漸縮水,如果保持這樣的發展趨勢,以後老人退休,也許無法領取到退休金。這樣的說法發酵了很長一段時間,隨著「漸進式延遲退休」正式施行,人們才停止討論養老金儲蓄池縮水的問題。因為延遲退休一旦實施,那就不用再擔心養老金儲蓄了。所謂延遲退休,就是將現在的男60女50退休年齡往後推遲,統一到65歲。
  • 退休老人的自述:晚年只想自己一個人過,這些養老方式我不接受
    導語: 都說養兒防老,人這一輩子忙忙碌碌養育子女就為了到了晚年子女能給自己養老,但是到了晚年子女的養老方式老人真的可以接受嗎? 子女成家之後對於自己的父母就很少有時間去顧及被忽略的老人晚年過得很苦。
  • 人到晚年,最拖累子女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兒女:就怕三樣全佔的
    文 | 思思的嘉,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不怕晚年孤獨終老,就怕晚年拖累子女。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現實的問題擺在子女於父母面前,離不開也躲不掉。前幾天刷朋友圈偶然刷到,一個朋友在朋友圈吐槽自己的父親,說自己的父親老了以後很難搞,前幾年結了婚有了孩子後。
  • 兒女雙全,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過來人會懂
    父母撫養子女長大,自然希望子女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雖說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後,對孩子的依賴也會更重。如今生二胎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有不少父母生二胎就是為了湊兒女雙全。但是兒女雙全的家庭雖然看似美滿,父母到晚年之後也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 妻子管錢和丈夫管錢的婚姻,哪種會更好?聽聽過來人的感受
    男人管錢和女人管錢,由於男女間思維和性格的差異,會有一些不同。那麼,夫妻間,男人管錢和女人管錢,有什麼不同?妻子管錢和丈夫管錢的婚姻,哪種會更好?一起來聽聽過來人的感受吧。@嫦娥奔月 女 32歲 白領我家的錢是由我來管的,是丈夫主動讓我管,因為他覺得我會理財。談戀愛的時候,丈夫就常常誇我會算計著買東西,會討價還價,將來會過日子。
  • 人到晚年,哪類父母最「拖累」人?過來人表示害怕粘上這兩種
    雖然略帶傷感,卻是人生最真實的寫照。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每況愈下的身體會產生很多問題,似乎和醫院綁定在一起,然而這並非父母內心的想法,每個父母都不希望拖累自己的孩子,但是強大的壓力也是非常無力承受的。
  • 「輪流養老」不靠譜,老人傷心,外人指點!來回踢皮球有意思嗎?
    可誰知,如今養老問題凸顯,農民卻束手無策,只能依靠國家出手相助。為了緩解農村老人的養老難題,國家針對滿足一定條件的老人,實施了發放養老金的政策。比如,如果子女正常參與養老保險,那其父母便可以在每個月領取100元左右的基礎養老金,不同地區,此金額會有偏差,但一般不會低於85元。雖然錢不多,但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養老壓力,給生活上予以補充。
  • 66歲老人的感悟:在子女家各住20天,終於明白誰才是我晚年的依靠
    之前我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有人問,人為什麼生孩子呢?是為了愛,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呢?這是我目前聽到最暖的答案: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不用她替我爭門面,不用為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養老。我只要這個生命真實的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讓我有機會和她同行一段便足矣。俗話說,夕陽無限好,晚霞別樣紅。相伴人長久,生活更從容。
  • 老人手裡有多少積蓄,該不該告訴子女?聽聽三位過來人的經驗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人上了歲數,手裡有多少積蓄,到底該不該告訴子女?下面我們先來聽聽三位過來人的「經驗」。 衛大媽:不僅不要告訴子女,更不要把自己的養老積蓄拿出來給子女應急 積蓄都拿給女婿換房子,新房下來女婿卻委婉表示想讓自己回老家住段時間
  • 最穩健的錢生錢方式!增額終身壽和年金險,不敢買基金看過來!
    大家好,我是未雨姐~說起當今社會現狀,一起花錢不算什麼本事,一起搞錢才是正事,是姐妹就一起搞錢!像基金、股票這種,每個人看法不同,未雨姐也沒辦法給你們一個明確的指向性,畢竟賺錢不易,不想因為我的判斷失誤讓你們虧損。所以,今天未雨姐給你們介紹2款穩賺不賠,可長期持有的產品——增額終身壽和年金險。
  • 不管生不生二胎,晚年想老有所依,一些「硬性條件」要提前準備好
    雖然可以花錢請護工,但是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多守在身邊。所以,看到老公現在這個樣子,她忽然想要生二胎了。但是想想,家裡現在這個經濟狀況,生完肯定沒有人幫忙帶,她也在猶豫要不要生二胎防老。其實,不管生不生二胎,晚年想老有所依,一些「硬性條件」要提前準備好。
  • 2019年養老新政策出臺,擔心子女不孝順的老人有福了
    再加上,閨蜜的爸媽是農民,辛苦一輩子,也沒有退休金,養老更沒有保障。其實,閨蜜想得太悲觀了,就算不買商業保險,她爸媽也不至於沒有養老保障。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養老問題,2019年還出臺了一些養老新政策,比如取消養老保險資格集中認證制度,老人辦理業務更方便。而且,還有很多關於農村養老的優惠政策。養老政策傾斜農村,農村老人養老有了保障,不用再顧慮「養兒防老」。
  • 少兒英語魔力耳朵和斑馬數學思維靠譜嗎?真實家長現身說法
    在線教育現在非常火熱,其中魔力耳朵和斑馬數學思維更是穩居在線少兒英語和在線數學思維的頭部賽道,那魔力耳朵和斑馬數學思維靠譜嗎?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隨著孩子口齒逐漸清晰,家長們就開始研究給孩子報什麼樣的培訓班好。現在市面上線上線下的培訓班多種多樣,挑的家長也是迷茫無奈。
  • 2017年,農村養老保險調整了:國家幫養老,可以有!
    農村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買養老保險,老了以後如何養老?看著這個問題,小編愣怔了好一會兒,心情複雜又沉重。最近,老家播種的播種,榨油的榨油,農村的老人真的是忙壞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著這些年逾花甲的老人還在田間地頭日曬風吹,讓人不禁想到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咱們的老一輩真的只能靠土地養老嗎?
  • 到了晚年,有錢和沒錢有什麼區別?2位老人的故事揭露答案
    人到老年,朋友會離自己而去,親人有時會嫌棄自己,兒女也會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照應。所以很多時候,老年人能夠抓在手裡的東西和可供依靠的東西實在太少了。而對於老年人來說,唯一能夠抓住並且靠得住的就是金錢,雖然都說錢太俗氣,但是不得不說,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質量如何與錢有著莫大的關係。那麼,老年人有錢和沒錢,老年生活會有怎樣的區別呢?
  • 心理學:晚年生活舒坦的老人,多半「自私」又「貪財」
    總是把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的人,永遠不會幸福。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養育子女是為了什麼呢?一方面是因為喜歡孩子,一方面是希望在自己年老的時候,能吃口熱乎飯,能有人照顧,能安享晚年。但是,有些人辛苦了一輩子,到老了,連個家都沒有。年輕的時候,為子女有好的生活條件,拼命工作、加班。人到中年的時候,為子女結婚嫁娶,榨乾了大半輩子的積蓄。
  • 人到晚年,家有長壽老人,子女要放下3樣東西,才能保住幸福
    ,可以給兒孫一些有益的忠告和提點,比如,在《知否》裡,盛老太太就是盛家的定海神針,如果沒有盛老太太,盛紘和王若弗早不知道做了多少錯事把盛家滿門推向深淵。到了這個時候,老人會給兒女帶來很大的麻煩。 如果兒女解決不好伺候長壽老人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出現骨肉反目、夫妻鬧掰的問題。 過來人告訴我:「人到晚年,家有長壽老人,子女要放下3樣東西,才能保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