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我國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4億,其中6成來自城市,大概1.4億人。很多專家表示應該「開放三胎」,來增加新生人口數量,因為新生人口越來越少,而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從長遠來看,這不只是人口老齡化這麼簡單,老人養老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前些年網上就有人表示,現在養老金儲蓄池在逐漸縮水,如果保持這樣的發展趨勢,以後老人退休,也許無法領取到退休金。這樣的說法發酵了很長一段時間,隨著「漸進式延遲退休」正式施行,人們才停止討論養老金儲蓄池縮水的問題。因為延遲退休一旦實施,那就不用再擔心養老金儲蓄了。
所謂延遲退休,就是將現在的男60女50退休年齡往後推遲,統一到65歲。事實上,大部分發達國家的退休年齡都超過了65歲,相對而言,我國的退休年齡確實是比較早的,所以延遲退休勢在必行。
即使養老金儲蓄池足夠發放,老人養老就沒有問題了嗎?老人養老並不是簡單的金錢問題,因為老人年紀大了之後,身體狀態遠不如年輕時候,有的老人連自己走路都走不動,更別說自己照顧自己。
像這類的「失能老人」,2020年10月份的時候,國家發布了關於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意見。根據意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將增加14座試點城市,開啟第二輪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
所謂長期護理保險,就是指通過互助籌集資金,為長期喪失自理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密切相關的醫療服務或資金保障。目前,市面上比較普遍的社會保險,一般都是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長期護理保險被人們稱為第六險。
繳納長期護理保險後,家裡的失能老人每周可以獲得3到7個小時的護理服務。當然,互聯人員是需要收費的,但是用戶只需要承擔10%的費用,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會承擔90%的費用。也就是說,一位護理人員的價格如果是50元每小時,那個人只需要花5元錢,開銷非常小。
目前,長期護理保險已在多個城市進行試點,並且效果不錯。如果保持這樣的趨勢,說不定在不久之後就會在全國範圍實施。
除開長期護理保險,2020年11月1日還實施了更新後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新版本中,養老機構的各項服務收費和依據必須要在最明顯的位置公示,接受公共環境監督。並且,養老機構所有的公共場所必須安裝監控系統,並完整保管視頻監控記錄。
其實老人和子女是非常排斥養老機構的,過去這些年,養老機構經常出現收費高、服務差等各種混亂現象。都是推銷的時候說得好聽,實際服務相差甚遠。但是,現在生活壓力大,子女即使想把父母放在身邊,白天也不一定能照顧到,放到養老院起碼還有人管著。當父母年齡到達一定歲數,得有人看著,一個合格的養老機構就顯得非常重要。
新版《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實施後,對養老機構的管理將會更加嚴格,同樣也可以讓子女更加放心。
隨著老齡化程度加劇,我國幾乎每年都會在養老制度方面進行完善和更新。「雙保險」實施後,城市子女有福了,1.4億城市父母養老有著落了。對於普通職工來說,這無疑減輕了他們的生活壓力。希望以後老人能夠老有所依,過上一個舒適的晚年生活。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