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迎來「雙保險」?國家再出新規,子女不用再擔心父母養老了

2021-01-10 新業財經

據悉,目前我國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4億,其中6成來自城市,大概1.4億人。很多專家表示應該「開放三胎」,來增加新生人口數量,因為新生人口越來越少,而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從長遠來看,這不只是人口老齡化這麼簡單,老人養老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前些年網上就有人表示,現在養老金儲蓄池在逐漸縮水,如果保持這樣的發展趨勢,以後老人退休,也許無法領取到退休金。這樣的說法發酵了很長一段時間,隨著「漸進式延遲退休」正式施行,人們才停止討論養老金儲蓄池縮水的問題。因為延遲退休一旦實施,那就不用再擔心養老金儲蓄了。

所謂延遲退休,就是將現在的男60女50退休年齡往後推遲,統一到65歲。事實上,大部分發達國家的退休年齡都超過了65歲,相對而言,我國的退休年齡確實是比較早的,所以延遲退休勢在必行。

即使養老金儲蓄池足夠發放,老人養老就沒有問題了嗎?老人養老並不是簡單的金錢問題,因為老人年紀大了之後,身體狀態遠不如年輕時候,有的老人連自己走路都走不動,更別說自己照顧自己。

像這類的「失能老人」,2020年10月份的時候,國家發布了關於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意見。根據意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將增加14座試點城市,開啟第二輪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

所謂長期護理保險,就是指通過互助籌集資金,為長期喪失自理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密切相關的醫療服務或資金保障。目前,市面上比較普遍的社會保險,一般都是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長期護理保險被人們稱為第六險。

繳納長期護理保險後,家裡的失能老人每周可以獲得3到7個小時的護理服務。當然,互聯人員是需要收費的,但是用戶只需要承擔10%的費用,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會承擔90%的費用。也就是說,一位護理人員的價格如果是50元每小時,那個人只需要花5元錢,開銷非常小。

目前,長期護理保險已在多個城市進行試點,並且效果不錯。如果保持這樣的趨勢,說不定在不久之後就會在全國範圍實施。

除開長期護理保險,2020年11月1日還實施了更新後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新版本中,養老機構的各項服務收費和依據必須要在最明顯的位置公示,接受公共環境監督。並且,養老機構所有的公共場所必須安裝監控系統,並完整保管視頻監控記錄。

其實老人和子女是非常排斥養老機構的,過去這些年,養老機構經常出現收費高、服務差等各種混亂現象。都是推銷的時候說得好聽,實際服務相差甚遠。但是,現在生活壓力大,子女即使想把父母放在身邊,白天也不一定能照顧到,放到養老院起碼還有人管著。當父母年齡到達一定歲數,得有人看著,一個合格的養老機構就顯得非常重要。

新版《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實施後,對養老機構的管理將會更加嚴格,同樣也可以讓子女更加放心。

隨著老齡化程度加劇,我國幾乎每年都會在養老制度方面進行完善和更新。「雙保險」實施後,城市子女有福了,1.4億城市父母養老有著落了。對於普通職工來說,這無疑減輕了他們的生活壓力。希望以後老人能夠老有所依,過上一個舒適的晚年生活。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2019年養老新政策出臺,擔心子女不孝順的老人有福了
    再加上,閨蜜的爸媽是農民,辛苦一輩子,也沒有退休金,養老更沒有保障。其實,閨蜜想得太悲觀了,就算不買商業保險,她爸媽也不至於沒有養老保障。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養老問題,2019年還出臺了一些養老新政策,比如取消養老保險資格集中認證制度,老人辦理業務更方便。而且,還有很多關於農村養老的優惠政策。養老政策傾斜農村,農村老人養老有了保障,不用再顧慮「養兒防老」。
  • 不用再爭了,新規一錘敲定,2021年起,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
    數據顯示,我國約有99%的成年人沒有立遺囑,其中就包括老年人,他們本來就擔心一旦過早地把房子交給子女,到時子女並沒有承擔贍養義務,那麼自己就很沒有保障,甚至還會出現被趕出家門的情況,更何況大部分父母也並不明白如何立遺囑,就算是立了遺囑,這其中也有近50%不符合要求的,子女也無法繼承。
  • 2019年養老新政策出臺,擔心子女不孝的老人,或許可以放心了
    現在很多的獨生子女老人,都非常擔心以後的養老問題。畢竟以後兩個年輕人既要撫養孩子的成長,還要擔任4位老人的贍養問題,確實給年輕人增加了比較多的壓力。特別是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會有一些疾病發生,這時候雙方4位老人,如果出現一些情況時,年輕人又要忙於工作,所以很難抽出空來照顧老人。
  • 2017年,農村養老保險調整了:國家幫養老,可以有!
    農村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買養老保險,老了以後如何養老?看著這個問題,小編愣怔了好一會兒,心情複雜又沉重。最近,老家播種的播種,榨油的榨油,農村的老人真的是忙壞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著這些年逾花甲的老人還在田間地頭日曬風吹,讓人不禁想到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咱們的老一輩真的只能靠土地養老嗎?
  • 人到晚年,用錢養老和子女養老,哪個更靠譜?4個老人的話很現實
    導語: 如果人可以一輩子年輕,自己永遠都能跑能跳,那或許永遠都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但事實是,人不可能永遠年輕,人總會老去。人到晚年,就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養老問題,有些老人,對兒女不信任,只信任錢,所以他們把私房錢攢著,決心靠錢養老,有些老年人只重視感情,他們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兒女身上 ,那麼人到晚年,用錢養老和子女養老,哪個更靠譜?周女士,60歲。 人心都是不靠譜的,指望人心只會讓自己失望,雖然我有兒女,雖然我和兒女的感情也算融洽,但我沒指望兒女養老,我一直都是靠自己存錢來養老的。
  • 獨生子女家庭不用愁了,國家新規出臺,老人養老不再難
    由於我國的二胎政策開放的太晚再加上現在年輕人在思想上的改變,不婚不孕已經成為了主流思想,我們國家的單身人口已經達到了2.6億人,這樣的數據可能還會持續上漲。造成單身的原因也很簡單,都是迫於社會的壓力實在太大,如果結婚那麼需要花費的開銷是絕大多數人承擔不起的,現在的社會壓力讓他們根本沒有別的經歷來顧忌自己的家庭。
  •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新規」有變,子女要知曉
    歸根結底是三方面的主要原因:其一,房子承載了除居住之外的太多東西,子女教育、年輕人結婚、父母養老、工作落戶等等。也就是說,2021年起子女可能「不再繼承」父母的房產。重點是,「新規」確定了,如果父母完全是合法合規操作,即便自己的子女不同意來爭來鬧也沒用了。所以對於繼承父母房產的新規變化,子女們一定要知曉。第一、新規與時俱進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而且明確兩種情況下,子女將「不再繼承」父母房產。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老人離世,但因為膝下無兒無女,名下財產無人繼承,只能收歸國有的新聞。
  •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不知從何時開始,越來越多的年輕寶爸寶媽,因為自己工作忙碌不好調節,就理所當然地將帶娃任務交給了自己的父母。越來越多已經退休的老人,甚至還在返聘工作的老人,肩膀上突然多了一份給子女帶孩子的責任:要麼來幫我帶孩子,要麼定期給錢補貼,我去用這筆錢找個靠譜的育兒嫂,當然,既能出錢又能出力那肯定是最好的。
  • 今年起,繼承父母的老房子,統統按「新規」處理,子女再爭也沒用
    家長這次進城,都會把買房當作第一要務,等到在城市紮根落下,準備好了孩子上學的學區房,等孩子長大成人,再準備好了婚房。因此有一句話很形象,中國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為了孩子付出一生,就是要讓孩子能衣食無憂。但是,有些孩子卻不這麼認為。
  • 「輪流養老」不靠譜,老人傷心,外人指點!來回踢皮球有意思嗎?
    養老是一項大難題,尤其是對於廣大農民而言,無時無刻不在為養老問題而擔心、犯愁。大家都知道,農村與城市實施的不同的養老制度,城市職工每個月都會繳納養老保險,而多數農民在此之前並沒有養老的保險意識,經濟狀況也不允許農民為以後考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獨一代」的養老焦慮:奮鬥一輩子卻晚景悽慘
    剛剛過去的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敬老節日,關於養老的話題再度受到關注。對於年輕人來說,如何養老似乎還是一個很遙遠的問題,但近日網上流傳的「500萬不夠80後養老」一說,引發了他們的「養老焦慮」。「獨一代」在感受到贍養老人壓力的同時,開始焦慮自己的未來:二三十年後,如何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子女是否會承擔更大的養老壓力?
  • 農村「踢皮球」式養老,去完姑娘家去兒子家,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農村「踢皮球」式養老,去完姑娘家去兒子家,其實也沒什麼不好。農村的家庭,尤其是我們上一代,大多是多兒多女的情況。按正常來說,這樣的家庭養老難度不會大,畢竟兒女多,每個兒女也不用分散那麼多的精力在養老上。
  • 父母房產通通子女繼承?國家一錘定音,這些子女爭也沒用!
    從2021年1月1日起,新版《民典法》正式生效,國家一錘定音,子女要繼承父母房產全按「新規」辦。「新規」對於子女繼承父母房產方面的法規做了全新的改變。最值得子女關注的一條改變就是:《民典法》明確規定:2021年起父母可以自主選擇房產繼承人(可以是任何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而且還可以對房屋設置「居住權」。也就是說,2021年起有些子女可能不得繼承父母的房產。
  • 前央行金融所所長姚餘棟:區塊鏈將解決養老產品登記的安全問題
    以「區塊鏈—價值互聯新秩序」為主題的高端對話論壇上, 前央行金融所所長姚餘棟表示,根據央行和多部委發布的資管新規要求,資管新規需要向上向下穿透,向上穿透至實際持有人,向下穿透至底層資產。唯有區塊鏈,能夠做這麼大範圍。「跨行業,跨領域境內外的登記,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證信息完整透明。養老是為老百姓提供的養老服務,對養老產品安全性要求很高,運用區塊鏈技術,對中國老百姓來說,在上面買可以非常安心。」
  • 2017年養老保險新政策,農民可以一次性交齊,農民留意了!
    如今不管是城鎮還是農村,都重視以後的養老問題。城鎮職工有退休金也可以叫做養老金,其數額也比農民多。但是,我國農民數量很大,如何保障農民以後的養老問題,的確是一個關注民生的大事。雖說農民生活水平較以前大幅提升,伴隨著消費也水漲船高。再說養老只依靠子女,還會給子女帶來很大經濟壓力。
  •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過來人的說法很真實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過來人的說法很真實 很多人認為人活一輩子年輕的時候吃點苦受點累都沒什麼關係,只要到了晚年能夠過得舒心幸福,這一輩子就算沒白活。所以人們也習慣用晚年的生活質量來衡量一個人這輩子過得到底好不好。
  • 繼承父母房子的人「恭喜了」!有新規,2021年開始,全都這樣處理
    現在,繼承父母房子的人「恭喜了」,從2021年1月1日起「繼承法」作廢,我國的《民法典》正式開始實施,意味著子女們也不用再爭了,因為房產繼承都得按照「新規」處理。新增2項立遺囑的方式大家都知道,父母可以通過「立遺囑」的方式,把自己的財產分配給子女。
  • 失獨父母中年遇獨子夭折 稱不怕死亡怕養老生病
    失獨父母:不怕死,怕老怕病  北京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7746人,疾病和養老成為這一群體最大的擔憂  失獨父母,這一曾被忽略的群體,正在進入公眾視野。  北京市計劃生育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5月,北京失獨父母人數為7746人,其中農村1269人,城市6477人,「這一人群年齡偏大,精神和身體狀況欠佳,有一定的生活困難。」  記者調查,這些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光榮一代」,除了喪失愛子的孤苦外,如今更擔心疾病、養老等一系列現實難題,但相關幫扶、保障體系滯後。
  • 成都市最美養老護理員、十佳養老護理員出爐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養老護理員作為新興職業,也伴隨這一態勢呈現出需求大於供給的總趨勢。因此,養老護理服務人才培養事關養老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 區別於以往人們對它「就是個保姆」的局限認識,如今,這一職業不僅需要高超的專業技能,更要缺一不可的愛心、耐心與細心。
  • 《養老內參》 2020年11月23日
    id=456&aid=85375  山東:東營市東營區這項服務讓11萬老年人「老有所依」  日前,東營市東營區文匯街道與東營市美年大健康有限公司共同上榜國家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健委確定的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單位名單。在東營區,智慧養老、居家養老已經帶給轄區11萬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