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一生,大概就是沒有令人矚目的卓越成績,擁有著普通的能力和價值,平淡的過完漫長人生。
平凡的定義躺在詞典裡,只有短短的一句話。而現實世界裡,一千個人中有可能一千種對於平凡的定義。不同年齡階段對平凡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年輕的時候追求與眾不同,想改變世界,拒絕平凡的一眼望得到頭的人生;人到中年,經歷無數磕磕碰碰後,才開始理解平凡的可貴。
有人認為,平凡是一種宿命;也有人認為,甘於平凡是一種選擇。我更傾向於後者,其實從我們學生時代的表現就能看出端倪,有些學生努力學習,追求卓越的成績;有些學生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普通就好,跟上大流沒有墊底就行。學習成績不是衡量平凡或卓越的唯一標準,卻能看出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劍走偏鋒,會在學習之餘鑽研並形成自己的特長,這也是不甘於平凡的一種表現。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告訴我們年少時沒有拼盡全力,老了再怎麼後悔也是徒勞的。所以說,我們終其一生過得平凡還是卓越,應該在能夠選擇的時候去決定好。
或許也有一種人,他們不甘於平凡,想選擇不凡的人生,付出了不懈努力,經過了重重磨難,終其一生,卻依然被認為是庸庸碌碌,沒有任何出眾之處。這樣的人,該後悔嗎?他們為了夢想的人生努力了,或許是時運不濟,或許是方法不對,亦或是判斷不凡的標準過高。平凡是相對的,不凡也一樣。有很多我們看來已經很不凡的人,他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體會過不普通的人生階段,可能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最終會感悟道: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毛不易在《平凡的一天》中以波瀾不驚的聲線,通過緩緩的旋律講述生活的美好,將溫暖感受抓得通俗而準確,將稀鬆平常、隨處可見的生活場景唱出了豐富的情感,令人感受到平凡中也有許多美好。我想平凡與不凡始終都是一種選擇,選擇了就沒必要後悔。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