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可能是運營商員工私自辦卡或是戶主信息洩露導致
因為查詢寬帶的密碼,常州的陳先生偶然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名下居然有三十幾個號碼,而這三十幾個號碼中間,除了一個是自己所使用的手機號之外,其他的都是陌生號碼。當他去常州某運營商的營業廳交涉後,那些號碼居然又不翼而飛了。但是不久後,陳先生的身份證名下又出現了五個號碼,通過一番交涉,其中的兩個號被處理了,至今還有三個號碼因為捆綁著不知名的公司而無法取消。而且陳先生交涉過程中要求查詢自己身份證名下到底有幾個號的時候,屢次遭到拒絕。昨日上午,常州的陳先生向揚子晚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離奇遭遇。
市民投訴 身份證下突然多了三十幾個手機號 拿號碼去營業廳核對的時候又不見了
陳先生說起這幾天自己的遭遇,顯得有些憂心忡忡。他告訴記者,他有一張手機卡,具體開卡日期記不清了,好像是2011年6、7月份的樣子,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辦理過該運營商的任何業務,他開卡地點是在常州文化宮附近的一個營業廳,當時的工作人員複印了身份證給陳先生辦了張手機卡。今年年初,陳先生接到客服電話,說他獲贈了一條4MB免費寬帶,只要電話卡正常使用不欠費,就可以永久使用,陳先生就辦理了。由於當時家裡已經有一條寬帶在正常使用中,所以新裝的寬帶也沒測試。就在前幾天,陳先生想起新裝的寬帶,於是想試下效果,可是無法撥號成功,於是就撥打客服電話查詢原因。
「當時,某工作人員告訴我會儘快幫我核實情況並解決問題,在問了我的身份證號後查詢後臺,然後很驚訝地告訴我,我的身份證下登記了幾十張手機卡!」陳先生一聽就急了,立即趕到辦卡的營業廳。「我當時把情況和一個前臺接待說了一下,她直接來句在她那兒無法查詢,就要我到三樓去查詢。到了三樓,一位工作人員要了我的身份證號碼、寬帶號碼。我當時就嚴詞要求他把掛在我身份證名下的所有卡全部銷戶!但是他們搪塞了我一會,直接告訴我,對不起,無法通過身份證查詢名下的手機號,只能通過手機卡號查詢到是用誰的身份證辦理的。」眼看營業廳無法查詢,陳先生輾轉通過朋友,好不容易找到了登記在他名下的部分電話號碼。「但是當我拿著那些號碼去一一核對的時候,這些號碼已經沒有一個是在我的身份證下,神奇地消失了!」陳先生覺得,既然號碼都消失了,也許是運營商弄錯了,雖然對工作人員的說法表示懷疑,但是既然事情解決了也就算了。
第二天身份證下又冒出五張卡 其中三張卡是某個公司辦理的
可是就在第二天,陳先生又接到了朋友的電話,說他的身份證下面還有五張卡,有兩個是用陳先生私人名義開通的,還有三張是某個公司辦理的。這次陳先生留了個心眼,他來到該運營商位於西新橋附近的營業廳,直接和櫃檯上的工作人員說手機被偷了,要補辦卡,於是申領到了一張自己從來不知道號碼的電話卡。另外還有一張卡,陳先生就直接銷戶了。
陳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補辦回來的那張手機卡,通過查詢功能展示了該卡的套餐,每個月無任何套餐費用,沒有最低消費,只有5塊錢一個月的來顯費用,然後每個月累計通話時長1000分鐘,還有集團內通話600分鐘。
但是除此以外的三張卡,卻很麻煩,櫃檯人員在查詢後表示,這三張卡是身份證加上某個公司的營業執照辦理的公司卡,是掛在公司名義下的,陳先生根本沒有辦法對這三張卡號行使任何權利。「我明明知道這三張卡來路不正,用了我的身份證,卻只能看著干著急而無計可施。這三張掛靠公司的卡,我沒有任何辦法銷戶,或者重新補卡到我手上。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投訴。」陳先生說著說著十分焦急:「這幾天我就一直在為這個事情奔波,自己公司裡的事情都耽誤了很多,沒辦法把那些卡銷戶,更沒辦法讓那些卡和我脫離關係。我就是硬生生地『被戶主』了。萬一因為欠費對我的信用產生影響怎麼辦?」
運營商 本人持身份證無法查詢名下有幾張卡 是否能銷戶要等看過辦卡時的原件才可以
昨日下午,記者和陳先生一起來到了陳先生當初辦卡的那家營業廳。陳先生再次去櫃檯上要求查詢,櫃檯人員表示,拿身份證沒法查身份證下面到底登記了幾張電話卡,營業廳沒有這個權限,只能根據提供的電話號碼查詢。無奈之下,陳先生只得拿出從朋友那輾轉得到的五個號碼,要求查詢。經過查實,一張的確是已經銷戶,還有一張在陳先生名下,而其餘三張電話卡的確如陳先生所說,是掛在兩個公司名下,但是登記的卻是陳先生的身份證號碼。陳先生當即要求取消這三張卡,工作人員表示這卡是公司的名字,陳先生無法取消,要麼就選擇去投訴部處理。
記者和陳先生一起又去了投訴部,投訴部的接待員在查詢後表示,陳先生現在補卡持有的一個號碼是集團金卡,不可能是營業廳辦出去的,還有三個號碼的確如櫃檯上所說,在外地某公司名下,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他們也不太清楚,只能暫時先登記下來,下周去查過當時辦卡的原件後才能答覆處理。如果調取原材料後發現這些號碼的確和陳先生無關的話,這些號碼都會被從陳先生的身份證下面轉走,即便產生什麼不良影響的話,公司也會處理。而當陳先生再次要求查自己身份證下的辦卡情況時,工作人員一口回絕,聲稱自己沒有權限,系統不能進行這樣的比對,要查只能讓公安去綜合部查,個人是不允許查的。
無奈之下,陳先生打了110,當地的民警很快就來到了現場。在民警的協調下,該營業廳一樓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該營業廳沒有通過身份證查詢的權限,至於陳先生名下為什麼產生這樣的情況,既然已經在該營業廳投訴了,調查後會在一周之內給出答覆。
記者調查 另外兩家運營商都表示 憑藉身份證可以查詢自己名下的手機號
憑藉身份證到底能不能查自己身份證下面有幾部電話呢?記者又撥打了該運營商的服務熱線時,話務員直接說通過電話不能查詢,而在常州需要查詢的話只能去西新橋附近的營業廳,而陳先生之前就已經去過那家營業廳,已經被告知不能如此查詢,只能根據手機號來查是不是在自己的身份證下面。
那麼幾家手機運營商都是如此嗎?記者又做了一番調查。記者先是打了另外一家運營商的諮詢電話,當記者報出了自己的身份證號和姓名後,工作人員核對過後,直接告知了記者身份證下有一部電話和一部寬帶。記者隨後又撥打了另外一家的客服電話,同樣問可不可以告知自己的身份證下面有幾部電話,話務員表示她沒有查詢的權限,但是登記了記者的電話,說會給回復。五分鐘後,該運營商的相關業務人員就打來電話,表示電話裡不能查詢,但是本人可以憑藉身份證去常州的總廳進行查詢。
業內人士 可能是內部員工所為或戶主信息洩露 市民複印身份證最好註明時間和用途
有關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陳先生發生的這種情況,有多種可能性。有可能是公司內部存在某些貓膩,為了某種營銷策略,在給人辦理業務的時候,不能登記真正機主的身份信息,於是就放在了陳先生的名字下面。也有可能是公司內部某個員工的私人行為,悄悄地用陳先生的身份證辦了多張卡。當然也不排除陳先生曾丟失過身份證,以至於被他人所用的可能性。
常州樂天律師事務所的張宇明律師表示,在違背個人意志的情況下,任何個人信息的披露都屬於對隱私權的侵犯。個人信息所有者應當有充分的知情權和決定權。用戶授權商家使用信息,是出於所購買的產品或服務有需要,這樣的授權是有範圍的,一般雙方協議中也會有相關條款約定。如果商家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將個人信息再授權給其他人使用,顯然是不合法的。而在如今這樣的信息經濟時代,個人信息屢屢洩露,在利益面前,未經授權或超出授權範圍使用客戶信息時有發生。當然,市民也要切實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比如在填寫表格的時候,或者需要身份證複印件的時候,可以在上面註明用途和時間,這樣做雖然不能做到萬無一失,但是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發現個人信息被洩露並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藉助公安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