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告訴我們:老鷹,極具侵略性;鴿子,代表和平。
倘若這兩種生物就重要資源,比如食物、伴侶,發生衝突,老鷹的戰略總是爭搶資源,鴿子的戰略則是永不發生鬥爭。
1
如果這兩種生物在同一區域內爭奪生存必需品,哪種生物會勝出呢?
咋看起來,好像老鷹會贏,因為在跟鴿子的爭奪中,大獲全勝的肯定是它們。
但是這一看法忽視了兩隻老鷹相峙的可能性。
兩隻老鷹在一塊肉前相遇,由於大家都是具有侵略性,難免會來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
這樣的惡鬥很可能會帶來兩敗俱傷的結果。
要是兩隻鴿子碰到這樣的情況,它們會避免血戰,共享資源——老鷹的潛在劣勢就突顯出現了。
2
根據上面的假設,在這個區域裡,兩兩隨機相遇,可能出現的配對可能有三種:
1.鴿鴿相遇;
2.鷹鴿相遇;
3.鷹鷹相遇。
鴿鴿相遇:大家共享資源,你好我好大家好。鷹鴿相遇:老鷹搶走食物。鷹鷹相遇:兩敗俱傷。
一旦老鷹數量到達一定界限,鷹鷹相遇的概率就會大起來,為了搶食物,打一架就在所難免了。
這樣的結果就是輸的老鷹會餓死,贏的一方也傷痕累累,影響後續生存。
老鷹好鬥的特性,決定了他們突破不了數量的天花板。
選擇做老鷹是有利的,但有個限度,因為一旦老鷹的數量太多,做鴿子就有好處了。
3
老鷹與鴿子的例子還闡明了自然選擇的一個重要性質,即對個人而言有利的特點,對整個種群來說不見得有同樣的好處。
Ps: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人愛好和平,是有道理的,不然中國人怎麼會像鴿子那樣那麼多呢——純屬瞎扯淡的推理。
例舉老鷹和鴿子,是為了說明,人類合作,才能共贏,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像老鷹那樣你爭我鬥,就會把整個人類社會困在天花板內。
自私或許有利於個人,但是如果人類都自私自利,那麼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社會都譴責自私,提倡大愛。
這就是為什麼無私動機往往能幫助人解決社會經濟交往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有時候,讓一步,就海闊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