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就業遭歧視 星座歧視無稽之談

2020-11-15 中國網

處女座、天蠍座的不要,屬相和老闆相衝的免談,QQ等級不能超過25……見過這樣的招聘條件嗎?層出不窮的另類招聘要求讓求職者大跌眼鏡。

現下,正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高峰期,下沙大學城裡不少畢業生在吐槽參加應聘時,因為各種「奇葩」要求,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其實,招聘單位出「奇葩」要求,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內容也是五花八門,讓你不可思議。

本報記者盤點了幾種下沙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奇葩」事,一起來看看。

「奇葩」要求1:

星座不符,單位不招

小溫,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平面設計專業,她的星座是處女座。前不久,她在家鄉溫州的一家知名廣告設計公司應聘設計師崗位時就被問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

「你是什麼星座的?如果是處女座或者天蠍座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小溫說當時她聽到這個問題時懵了,沒想到自己「躺著都中槍」。

小溫告訴記者,她在找工作的時候,一般瀏覽招聘網站上的信息,篩選後她會選擇自己心儀的工作進行簡歷投遞。當時招聘要求裡並沒有寫著星座要求,而且用人單位要求的條件她全部符合,例如之前有在廣告公司實習的經歷、對各種軟體的應用等。

「當時覺得這個崗位跟我的專業很對口,所以就去報了名。」小溫說,至於星座,她想和設計完全不搭邊,又不是去相親,怎麼會問這個問題,這讓她很納悶。

面對疑問,小溫也很大膽地問了主考官,「當時主考官是這樣回答我的,他說廣告設計是門藝術工作,有些星座是比較適合從事藝術工作,例如雙魚座、天秤座還有水瓶座。而處女座和天蠍座個性強勢,在一個崗位上做不長久,容易跳槽。」

今年被稱為史上大學生就業最困難的一年,好不容易有個心儀的崗位卻被星座攔在起跑線上。小溫說,「要是能力和學識不夠,我可以充電提高,但是因為星座不合被拒之門外,就覺得太冤枉了。」

奇葩要求2:

和老闆屬相相衝,不能共事

小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大三的學生,今年暑假沒有回老家,想在杭州找一份兼職,邊複習邊打工。沒想到在找兼職的過程,遇到另類的求職要求,這讓小江哭笑不得。

「我去了一家蛋糕店面試做蛋糕師,面試的第一個問題,老闆就問我的生肖,我說我屬羊,老闆說我和他的屬相相衝,請我回家。」小江說,該店老闆很急著招人,平時店裡加上老闆也就3個人,根本忙不過來,但老闆非常相信屬相,最近來招聘的人不少,也有不少優秀的年輕人,卻被他一一拒絕了,都是因為屬相不合。

屬相,也叫生肖,和西方的星座一樣,有些人會拿來做預測禍福的一種方式。中國男女結婚前,經常會先看兩人屬相是否適合。不少男女也是因為屬相相衝而遭到家人反對,無法結婚。

「老闆說他屬牛,牛和羊相衝,因此忌諱和屬羊的共事,不管交朋友還是共事,都是不吉利。」小江說,他以前也在蛋糕店做過兼職,在店裡人緣很好,和同事相處都很融洽,對於屬相一說,他不但不相信,還覺得一份工作如果用屬相來斷定合適不合適這對於應聘者來說很不公平。

奇葩要求3:

先做職業性格測試,過關才能參加面試

小鄭,浙江工商大學的畢業生,在一場夏季財經招聘會上遇到一次另類的應聘要求,招聘單位是一家證券公司,要她在面試前做一次職業性格測試,過關了才能參加面試。

小鄭性格開朗,能說會道。她做了「職業性格測試」,測試結果是她很合適銷售崗位,於是進入該公司的初試。

「在初試的時候,初試官告訴我為何要做『職業性格測試』,他說,完美不是找一份高薪工作,而是找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所以,『職業性格測試』非常有必要。」小鄭說,雖然自己並不贊成用一次「職業性格測試」來判斷一個人適合不適合一份工作,但既然招聘單位有要求,試試也無妨。

奇葩要求4:

有的單位對QQ等級也有要求

小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他告訴記者,自己在參加一家公司的淘寶客服招聘時,對方把QQ等級高作為優先招收條件。

「他們覺得QQ等級高的人,會更善於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和別人進行交流。把QQ空間這些經營好的人,會更善於和別人聊天打交道。有了這些優點,才能夠勝任淘寶客服的工作。」小王說。

除了小王遇到的單位是需要QQ等級高的應聘者,也有單位不要QQ等級高的應聘者。近日有報導稱,福建一家餐飲機構近日在招聘時,寫出聲明「QQ25級以上網蟲勿應聘」,發布者稱QQ25級意味著活躍天數700多天,他之前招過網蟲,他們成天想著「網上那點事」,沒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對於該機構的招聘要求,網友們是吐槽不斷。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要趕緊去申請小號,也有網友說該機構的招聘條件不夠理性,QQ等級是否超過25級根本不能說明這個人是不是網蟲。

網友@阿之會犯二說:「大學隨便掛掛都超三十級。」還有網友覺得這是一種歧視:「這個是對IT工作人員的歧視,IT人員QQ想不活躍也得活躍啊!」

奇葩要求5:

大學沒談過戀愛,實習你也別想來

小黃,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前不久,她在58同城網上發布了自己的簡歷,沒幾天,就接到一個電話,是杭州一家出售監控設備的公司,正在應聘實習生,讓她去面試。

「面試官居然會問這樣的問題,太奇怪了。」小黃應聘的是銷售崗位,初試完覺得很尷尬。

「他問我有沒有談過戀愛,這個問題我事先根本想不到,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停頓了1分鐘,才說話。」

小黃不明白面試官的用意在哪裡,難道有沒有談過戀愛這樣的私生活,單位也要管嗎?

「公司方面的解釋是這樣的,他們要招的是市場研究師和策劃師等,這些崗位都要求員工視野開拓,思維活躍。根據崗位要求,有感情經歷的人更能針對這類相關的產品,站在這部分消費者的角度,去設計去營銷。」小黃說,最後,面試官在得知她大學裡沒有戀愛經歷後,連實習的機會都沒給她。

連結

招聘應以綜合能力為主,需要專業的態度

以星座、屬相、戀愛經歷等為條件的招聘實為一知半解,來自下沙某高校就業辦的陳老師說,這種應聘前優先考慮能力以外的入職條件不專業。

「一般來說,企業招聘應該看應聘者的綜合能力是否符合和崗位需求。」陳老師說,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包括教育經歷、專業技能、實踐經驗等諸多方面,這些與星座、屬相等是沒有聯繫的。

陳老師說,他也喜歡研究星座,星座或許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一些個性,但不能以偏概全,如果僅僅憑藉星座來斷定一個人是否勝任一份工作,未免太兒戲了。

「如果說一個求職者各方面都符合職位要求,只有星座或者屬相不符合,或者說他沒有戀愛經歷,就取消他入職資格,那不就失去一位優秀的員工嗎。」陳老師說,企業招聘應該為求職者提供一個公平的平臺,招聘工作需要專業的態度。

相關焦點

  • 畢業生遇花樣就業歧視 屬相星座不對也可能被拒
    (原標題:應屆畢業生遭遇「花樣」就業歧視)  近日,《京華時報》的一篇新聞報導稱,有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曾發布歧視性招聘要求,說明以下五類人不要:簡歷醜的;研究生博士生;開大眾的;信中醫的;黃泛區及東北人士。消息一出,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一些網友指責該企業涉嫌就業歧視。
  • 畢業生就業遭遇「星座歧視」 招聘方從星座推測性格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小時候我們數星星,長大了我們只能看星座了。找對象看星座,找工作看星座,養只狗看星座,生孩子看星座,聊天八卦三句話不離星座……  最近幾年,西方佔星學在我國越來越流行。
  • 畢業生遭遇花樣就業歧視 家鄉屬相星座成被拒因素
    根據我國「勞動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在種種明文禁止的法律條款和規定之下,隱藏的就業歧視依然在行業間盛行,成為畢業生就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對此,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來自100餘所高校的605名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5.7%的受訪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時受到過不公平的對待。
  • 求職者因星座不符被淘汰 律師稱是就業歧視
    她今年大學畢業,把簡歷掛在省城一家人才網站上,最近一家公司通知她去面試,但因為她的星座不符合對方要求,竟遭到拒絕。  求職遭遇因為是巨蟹座她被淘汰了  王小姐說,前不久她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試電話。昨天下午,王小姐來到省城百花井附近這家廣告公司,該公司一位李姓經理面試了王小姐。李經理首先詢問了王小姐的一些基本情況,居然還問到她是什麼星座。
  • 招聘廣告的哪些內容可能構成就業歧視?
    用人單位並非基於工作崗位本身特點,而是以與工作本身無關的理由差別對待求職者,則構成歧視。例如在年齡上,有的用人單位要求18-27歲,有的要求20-35歲,並沒有什麼合理的依據,這便構成年齡歧視。   在就業歧視中,性別歧視尤為突出。
  • 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相信星座?可能源於性別歧視
    你的上升星座是什麼?你知道世界上最有名的佔星家蘇珊·米勒(Susan Miller)嗎? 男人聽到這種問題瞬間就陣亡了,而大部分女人可以順利接招,侃侃而談聊上三五個小時。似乎女性對星座的執迷已經到了戒不掉的地步,而研究也表明女性的確比男性更相信星座,可這是為什麼呢?
  • 評論| 家鄉屬相星座...均成被拒理由!求職遭遇歧視該怎麼破?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中顯示,33.0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遇到過用人單位有性別歧視現象,而這種現象絕大多數發生在女性畢業生身上。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應屆畢業生不僅在以上各方面面臨著就業不公平的待遇,更有人表示「顏值」不夠高導致找工作難,還有4.3%的受訪者遇到過星座、生肖等歧視。這些不可控的因素,竟然也成了一些應屆生就業過程中的阻礙。
  • 招聘看星座"天蠍座"被拒絕 網友聲討"星座歧視"
    近日,武漢一家教育培訓機構貼出了招聘英語教師和文員的啟事,其中竟對應聘者的星座有要求。「星座歧視」這一新型就業歧視很快便引發了網民的集體聲討,在過萬網友參與的「如何看待星座歧視」的話題討論中,90%以上的網友對此事表示譴責,明確反對;另外部分網友因不關己事,表示「毫無壓力」。據報導,招聘方是一家私人英語培訓機構,招聘員工為何要看星座?
  • 盤點五花八門就業歧視:姓氏不吉利 星座不符等
    就業歧視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普遍,五花八門的就業門檻不時引起人們的吐槽和質疑。以校論薪,普通高校5000清華9000《新快報》消息,11月22日,在中山大學本科專場招聘會上,有企業在招聘時將應屆生就讀的院校分為普通、重點、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清華北大電子科大等5個梯度,起薪也是由5000元逐級遞增至1萬元。
  • 「星座歧視」阻礙中國人求職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1月10日發表題為《中國的星座歧視》的文章。文章稱,對運氣的熱衷統治著中國人的生活。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在武漢一所大學校園內張貼的招聘啟事上寫道:「招聘教師和文員。處女座和天蠍座不要,摩羯座、天秤座、雙魚座優先。」
  • 骨子裡歧視女性的星座男,雙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骨子裡歧視女性的星座男,雙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吧!射手男:不信任女生射手男並沒有很明顯的歧視女性,反而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很照顧女生的,只不過他們覺得男女有別,女生就應該受到很多的幫助。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射手男就會暴露出不信任女生的一方面。
  • 《贅婿》因原作者「歧視女性讀者」遭抵制,郭麒麟第二部劇作掉坑
    導語:電視劇《贅婿》原作者歧視女性讀者引公憤,遭抵制。電視劇《贅婿》是由郭麒麟和宋軼主演的,兩人的再次合體,大家都非常期待有不一樣的火花乍現。該劇上了有一天的熱搜,本以為是要開播了,上熱搜是為了提前宣傳預熱,將該劇提升一下熱度,沒想到還真的出事了。
  • 鄭小瑛丨性別歧視一直存在,但指揮臺不應拒絕女性!
    原標題:鄭小瑛丨性別歧視一直存在,但指揮臺不應拒絕女性! 性別歧視一直存在 記:有人說女性不適合站在指揮臺上,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鄭:要看是誰了,不要籠統的講。在音樂界性別歧視一直就有,像卡拉揚樂隊的一個女黑管都鬧了那麼大的風波,何況是指揮。指揮本來就是男人的崗位。當我出現在西方人面前,他們很驚奇。因為當時熱播的電影是《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些,中國女性在西方人心中基本都是那些電影中的形象,而我這樣一副「呼風喚雨」的樣子讓他們很難相信我是中國人。
  • 河南一房企拒招屬相為龍虎兔者 律師稱涉嫌就業歧視
    律師認為此舉涉嫌就業歧視。  9月5日,網友「男人製造」發現一用人單位列出的條件「很搞笑」,當中一條規定為:「屬龍、虎、兔不招。」「現在公司招人真是太苛刻了,什麼條件都能提出來,感覺很搞笑,難道這樣的人能妨礙他們公司發財嗎?」  瀟湘晨報記者根據「男人製造」提供的相關信息在某人才網上找到了這條招聘廣告。
  • 星座身高竟成招聘條件 隱形歧視讓畢業生很無奈
    原標題:星座身高竟成招聘條件 隱形歧視讓畢業生很無奈  17日,山東工商學院舉辦2014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家單位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但面對不少企業設置的性別、身高、相貌乃至星座「門檻」,隱形歧視仍然存在,不少畢業生感到很無奈。
  • 星座真的準確嗎?中國的星座性格刻板印象與歧視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陸冠南教授等研究者,在心理學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通過9項研究,探究了西方星座在中國的流行、刻板印象與歧視的現象。研究發現,由於星座的性格屬性而造成的歧視在戀愛交友和招聘中真實存在。與此同時,研究通過20 多萬人的大樣本調查,發現星座的性格屬性並沒有事實依據,星座並不能預測人的性格。
  • 企業招聘星座歧視 有HR真把星座當標準
    如此「以座取人」,有網友表示,這是繼性別歧視之後,搞起了「星座歧視」。   星座成職場「新迷信」   據悉,近日,在青島一場招聘會上,一家金融風控公司僅對處女座應聘者伸出橄欖枝,其人力資源總監表示,該公司12名風控員中,目前有11人是處女座。在15年的經驗中,公司發現,處女座的員工是把風險控制得最好的。
  • 歧視就歧視,扯什麼節約糧食?
    在我看來;無論是推出男女版快餐的商家;或是搞男女版教輔資料的出版社;他們確實不一定是故意「歧視」女性;可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因為這意味著;對男女差異的刻板印象始終都根植於大家潛意識之中。03 每次聊性別歧視,免不了會有人說:「又開始搞女權了。」
  • 港報:「星座歧視」困擾求職者
    香港《南華早報》7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求職者成為「星座歧視」的受害者 如果你是一名最近才畢業的中國大學生,且碰巧是「處女座」,那麼你獲得職位的機會可能大大低於「雙子座」或「雙魚座」的競爭對手。  大學畢業生徐靜敏(音)最近就成為這種「星座歧視」的受害者。
  • JPSP: 星座真的準確嗎?中國的星座歧視與刻板印象 | 唧唧堂論文解析
    同時,刻板印象也通過歧視等途徑塑造社會現實。比如說,在刻板印象中,通常認為,女性對理科專業更不感興趣;而在現實中,相比男性,女性也確實表現出對理科更少的興趣(與刻板印象一致)。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長期以來讓學者們既著迷又困惑:某一種刻板印象,到底是來自於本來就存在的社會現實,還是本來並不存在這樣的社會現實,而刻板印象通過歧視等途徑把塑造了「社會現實」?比如女性偏文科、男性偏理科的刻板印象,是反映了真實的性別差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