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是計算機科學家、文津圖書獎獲得者,吳軍博士所著的一本見識升級類著作。
在有的人的眼裡,命運是帶有宿命的意味。
尤其是在有些中年人的人生經驗裡,覺得無論多麼努力,自己的人生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感覺自己一輩子都一事無成,最後只能慨嘆:命該如此。
真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命運當中這個運字,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運氣。
有的人靠運氣小富小貴,是有可能的。
世界上永遠不缺運氣好的人。如中彩票大獎的人,這些人獲得財富太過容易,也極容易以極快的速度給敗光,財富的擁有並不長久。
在吳曉波所著《大敗局》一書中,談到中國早期股市中的冒險者們,也是屬於這樣的情況。
運氣是一時的,不可能帶來一世的富貴,而命卻影響人的一生,起決定性的作用。
一個人要想命好,首先要信命和認命,知道自己有不能,得不到的能坦然接受。
有人認為出生好就是命好,但現實卻是兩回事。
崇禎皇帝,出生於帝王之家,就不希望自己的子孫,也出生在這樣的家庭。
在歷史中,有很多人出生於顯赫世家,卻逃脫不了家族衰敗的命運。
同時,很多事例、真實的故事,印證了一個人的出生,並不代表這個人命運的好壞。
一個人的命,是所處的環境和自己對未來劃定的方向決定的。
首先,一個人的命運,脫離不了他(他)所處的時代、環境。
《異類》一書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認為,一個人的命運,是受他出生的時間和地點決定的。
在這本書中,提到這樣一個事實,人類財富最富有的(從財富的可比性來說)75人中,1/5的人出生在1830年—1840年之間。因為這個時間段處於美國的工業革命時期。
生活在改革開放30年後的中國人,就比改革開放前30年的人,物質生活更豐裕。
阿里巴巴能成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得益於網際網路爆發的大時代,而且是處於當時中國尚未快速發展的時期。
人生活在什麼樣的時代是沒法選擇的。可是,擁有審時度勢的能力,並順勢而為的智慧還是要有的。所謂的信命,就是時代需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不信命的結果會怎樣?生逢亂世卻不知道自我保全,後果可想而知;遇上人類歷史上千載難逢的機會,仍在懷疑它實現的可能,就會錯失很多機會。
中國改革開放發展30年以來總有人心持懷疑,一些人想下海經商,卻猶豫不決;一部分人想買房卻下不了決心,不敢買;想創業抓不住機會,錯失了中國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在《矽谷來信》專欄當中,吳軍從經濟、科技和中國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了為什麼看好中國的發展,為什麼中國有希望,錯過了就會事倍功半。
決定人命運的另一個因素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個命就是一個人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方法,會決定人的一生。
吳軍講了一個他朋友的故事。
他的朋友出身貧寒,通過努力考取了北京大學,後來又考取了康奈爾大學。
工作在美國的第一家公司,趕上了股份上市。隨後又趕上了兩次大的Ipo(首次公開募股),一家是高盛,一家是谷歌。在離開高盛進入Google之前,還加了另一家大公司亞馬遜。
這位朋友在很年輕的時候,不僅實現了財務自由,還做出了許多科技發明創造。在投資上也很成功,子女教育得也不錯。
很多人會說,這位朋友的運氣好,是人生的大贏家,但在吳軍看來,是他這位朋友對一件事的獨特看法和行事方式,帶來的結果。
這位朋友在投資上,就特別關注獨一無二有價值的事,認為不屬於自己的財富,就不會強迫自己去關注,而是專注於投資複利,獲取長期利益。
一個人的命運,由他對問題的看法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決定。
古今中外人們的命運,除受所處時代環境的影響,最根本的就在於自我對問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掙了無數的稿費,卻在投資上賠得精光;
被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慨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李廣;
三國時期時期的孫策,喜歡逞一時之勇,結果被壞人所害。
……
在現實生活中,芸芸大眾的命運無不如此。
既然命運不是天生的,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吳軍舉了這樣一個形象的例子,假如有這樣的一個場景:有人扇了你一耳光,你有什麼樣的反應?
現實中,大多數人有如下幾種反應模式:
第一種:立刻一巴掌扇回去。
第二種:認了,捂著臉走開。
第三種:先冷靜分析,是自己做錯了,接受教訓;或者是報警,找警察處理;或者是日後找人修理他,讓他接受教訓。
人一輩子都在經歷各種麻煩和難題,都在接受現實生活所給的巴掌。
對待這些巴掌的態度和處理方法的不同,就決定了人們的命運的千差萬別。
人一輩子被扇巴掌的情況和原因多種多樣,但一個人一輩子被扇巴掌後的反應會有高度的一致性。扇巴掌的一輩子習慣在扇巴掌;認了的一輩子也都在認。
英國著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說過這樣一段話:
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會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
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為它主導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會形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
其實決定命運的,不單單指行為、習慣,還包括其背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維方式,會有不同的做事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導致不同人的不同命運。
當我們認清了決定命運的這些因素之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了解古今中外的智者,和那些命運垂青的人的思維方式,就可以替代那些要麼認,要麼一巴掌扇回去的簡單而粗暴的思維方式,我們就會獲得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