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面善心黑」是現在很多人害怕的面貌,為什麼這四個字加了引號呢?因為善和黑並不是標準定義。
面善心黑的真正含義是內外不一致,這種讓人看不透的不穩定因素,讓人十分不喜。面對這類人的時候,更代表著脫離掌控感和面對未知。
人們對未知從古至今都存在著恐懼,可以歸於集體無意識,所以在遇到未知境況時,最好選擇遠離。我們可以從一些常用話語去推導背後的動機,以下便是三句最具代表性的話。
一、「某某某不是一個好人」
經常說這句話的人,思想往往比較片面。單純的片面並不能代表一個人內外不一,但在思想片面的群體裡,內外不一的人會很多。
因為外在事物變化無常,人的思想總是隨著外在變化有所變化,而思想片面的人由於沒有核心思維,常常出現前後矛盾的思想,給人一種表裡不一的感覺。
這類人看外界是片面的,對自己的認知也相對比較片面,由於心理上的自我美化因素,會導致這類人片面看待外界的負面和自己的正面。
所以,在對待他人和自己時表現出兩種不同的道德或行為標準。結合這兩方面的原因,他們往往會表現出損害他人利益為自己謀利的行為模式。
在你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能力認清他之前,最好選擇保持交際距離。
二、「告訴你一個秘密,不要對別人說」
透露秘密是每個人內心都會有的欲望,但是一般人只會和關係好、信任的人透露秘密,因為這可以讓他們在釋放表達欲的同時感到安全。
如果經常把秘密掛在嘴邊,這個人一定是有目的的。我們都十分清楚秘密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拉近關係的橋梁。
秘密也體現了一個人在另一個人心裡的獨特性,而人恰恰需要這種滿足幻想的自我獨特性。
這類人利用了人們的心理,對不合適的人透露不適合的秘密,恰好說明他想用捷徑與你拉近關係,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對於被透露秘密的人來說,會認為透露秘密的人是好人,因為他似乎說了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另外,他的話只說了一半,並沒有告知自己透露秘密的動機。
這個動機對被透露秘密的人來說,有可能好也有可能不好,需要做更加深入的判斷。所以,在沒有弄清楚動機之前,最好不要保持過近的距離,防止被坑時無所防備。
三、「我發誓」
其實現在說「我發誓」的人已經不多了,但是類似加強肯定的句子有很多,對於過分加強肯定的詞彙都要保持理智的態度。
因為這類人的內心對這件事並不是那麼肯定,一個正確的事情只需要客觀陳述,只有心虛的事情才需要不斷地自我肯定。
這個自我肯定不光是對他人講,更是講給自己聽。經常自我肯定的人不見得想要害人,但由於他們對事態的把握不夠清晰,常常導致失敗的後果,給參與其中的人帶來各方面損害。
表裡不一的話還有很多,經常表裡不一的人不一定就是故意害人,但他們的思維模式一定存在問題,對事態和事物都沒有清晰判斷,總是招致失敗。所以,遠離他們是保證自我利益的最佳選擇。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1] 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