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真正的愛情,唯有死亡才可以將彼此分開。誠然,沒有人知道自己將會在哪天離開這個世界,逝去的那個人無牽無掛,而依然要面對人生那個人,其實是最痛苦的。
家裡都是另一半的味道,城市都是另一半的影子,孩子的眉宇間也在時刻提醒著自己,愛人來過又走了。過往的美好回憶都已經成了歷史了,無論內心怎樣傷痛,日子都是要過的。不辜負愛人的期望,好好把孩子帶大,才是對逝者最大的尊重。
愛人的離開對另一半已經是最大傷害了,心上的傷口不知道過多少年才能真正癒合。此時最需要家人的陪伴與關懷,只要有愛,當事人總能慢慢走出絕望的陰霾。
如果家人不但不能給予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反而開始在金錢與利益上錙銖必較,未免讓人太寒心了。遇上這樣的「家人」,以後也就不再是家人了。
「嫂子,我下周結婚,你住這不方便」「不方便別結,這是我的房」
李清與老公結婚以後,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雖然經濟方面並不富裕,可他們的日子依然過得窮開心。自從女兒出生以後,夫妻更加恩愛了。生活中唯一不和諧的音符,就是婆婆重男輕女的思想。老公是長子,婆婆一直盼著李清能生個兒子,她就有孫子可以帶了。就因為李清生了個女兒,婆婆對這個孫女並不上心,甚至連尿布也沒有為孩子洗過一塊。
李清能夠理解婆婆的心情,也不願意與她計較太多,只要她和老公一直恩愛下去,婆媳問題就不是問題。夫妻倆的日子平靜且從容,圓滿且祥和。女兒五歲那年,李清的小叔子剛好大學畢業,因為無處落角暫時和哥嫂住到了一起。
李清並不介意,他是老公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只要自己有條件、有能力,多照顧他一些是應該的。況且,當初買這套房子的時候,老公為了讓李清安心,寫了她一個人的名字。老公對她的愛和信任,值得她用更多的愛去回報。
沒想到,小叔子搬過來沒多久,老公就因為車禍去世了。李清甚至沒能見到老公的最後一面,他就已經沒有呼吸了。巨大的傷痛幾乎壓垮了李清,若不是還有一個女兒,她都不知道自己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了。
李清強忍著傷痛,在父母和朋友的幫助下,把老公的後事辦完了。回到家的那一天,看到家裡掛著的全家福,李清的情緒又一次崩潰了。老公去世以後,婆婆的心情也一直不好,李清擔心她的身體,就把婆婆也接過來了。
自此,李清帶著女兒,與婆婆、小叔子一起生活了兩年。李清原本以為,婆婆狀態好一點就會回老家了,小叔子找到房子也會搬走的,沒想到,兩人絲毫沒有這個意思。
小叔子甚至還和李清問過,房本寫的是誰的名字。偶爾一起吃飯的時候,婆婆也會念叨,大兒子沒了也沒留下一個男孩,按村裡的老規矩,財產都應該歸母親和兄弟的。李清終於明白婆婆與小叔子是什麼意思了,原來,他們一直在惦記這套房子。
李清不想和婆婆、小叔子撕破臉皮,看在老公以前那麼疼愛自己的份上,不到最後時刻,李清都告訴自己要忍。無論他們說什麼,李清都裝作自己聽不懂,好好帶孩子,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有天晚上李清下班剛到家,小叔子對她說,「嫂子,我要結婚了。」李清只是淡淡說了句「恭喜你」,然後就回屋陪孩子寫作業去了。
沒過幾天,小叔子又和李清說,「嫂子,我下周結婚,你住這不方便。」李清想,你這速度也太快了吧,為了儘快達到目標,什麼謊話都能說出口。這一次李清沒有再客氣,她說,「不方便別結,這是我的房。」說完,李清把房本拿給小叔子看。李清末了又加上一句,「如果你們打這套房子的主意,我建議咱們打官司吧,我可不想多費唇舌。」小叔子不說話了,婆婆也蔫了。
愛人的離開對另一半已經是最大的打擊了,如果家裡的財產還要被人惦記,無疑是雪上加霜。遇上這樣的人家也有很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不屈服、頑抗到底。最後一條退路,就是走法律程序。既然道理講不通,或者是講了也沒人聽,那麼,就請最公正的法律來做出最公平的審判吧。相信法院的判決結果,沒有人會不服氣的。
夫妻間的財產有多少,都是兩個人共同所有的。除了另一半和孩子之外,其他人都是遺產的順序繼承人,也就是無關緊要的人。然而,有的人就是打響了自己的如意算盤,覬覦別人的財產,希望自己能夠分到一杯羹。若是地下的親人有知,該有多傷心呢?
想要的東西自己去努力就好,抱著僥倖心理想要得到別人的錢財,永遠只能是一場夢。夢醒的那一天,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何苦呢。人生的成與敗,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行,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暫時得到也會永遠失去。
今日話題
遇上這樣的事情,你會如何處理呢?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