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10時,中共貴州省委在貴陽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
就記者提出的「工業化方面貴州在『十四五』時期是如何考慮布局的?」「將如何構建高質量發展工業產業體系?」等問題,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巍作出了詳細介紹。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李巍
「這次全會明確提出要瞄準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動「四化」,四化之間,有機關聯協同,彼此牽引支撐,其中新型工業化是核心基礎。」
李巍介紹,「十三五」期間,貴州聚焦自身稟賦和特色優勢,著力培育了以酒、煙、煤、電、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為基本盤,以大數據電子信息、生態特色食品、健康醫藥、先進裝備製造等潛力產業為有效補充的十大工業產業體系,為全省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力支撐。
「十四五」期間,貴州將以十大工業產業為主要發力點,大膽創新探索,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要求,始終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原則,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爭取在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方面實現突破,努力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
「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李巍說,一是在抓集群上持續用力,大力夯實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科學施策,結合空間、資源、產業上下遊梯次化布局等,最大化發揮各地已有產業園區的利用效率,明確各產業園區首位產業、首位產品,增強園區發展活力,著力打造一批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具體來說,黔中地區立足區位優勢和大數據先發優勢,打造「中國數谷」和高端裝備製造基地;黔北地區立足產業優勢,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畢水興地區立足資源優勢,建設全國重要能礦資源走廊;「三州」等民族地區立足生態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工業基地。到2025年,建成5個綜合產值千億級園區、10個五百億級園區、50個百億級園區。 二是在抓產業鏈條上持續用力,大力提升產業競爭力。重點是推動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堅定不移做大做強白酒產業鏈,依託茅臺集團品牌號召力和市場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上下遊企業加入產業發展生態圈。聚焦高端裝備製造、現代化工、新材料等配套層級多、產業鏈路長、產業形態豐富的特點,加大延鏈補鏈強鏈力度,提升市場佔有率。立足我省在工業基礎件和電子元器件方面具有國內領先的比較優勢,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形成立足貴州、輻射全國的成龍配套產業新生態。力爭到2025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製造業佔全省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25%以上。 三是在抓培育上持續用力,大力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瞄準2035年與全國一起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目標,加大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的引進和培育力度。用足用好生態特色優勢,以「增品種、創品牌、提品質」為抓手,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做優做特做大生態食品產業。深化東中西部區域合作,搭建和鞏固對外合作平臺,協同探索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努力形成比較優勢。「十四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投資年均增長保持在10%左右,位居全國前列。 四是在抓融合上持續用力,大力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好用好工業網際網路,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依託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推進產城互動融合發展,為城鎮化建設夯實產業基礎。充分發揮平臺經濟和共享經濟的放大作用,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嘗試,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過程中,積極探索政、產、學、研、商多方合作共贏的商業新模式,不斷豐富網際網路經濟條件下現代產業體系的多種發展形式。到2025年,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進入全國第二梯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劉楊 林民
編輯 蔣明鎦
編審 閔捷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