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回眸「十三五」謀劃「十四五」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訪談錄》專題欄目。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縣委常委、花江鎮黨委書記白忠明同志做客欄目現場。
主持人:白書記您好!
白忠明: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本次全會的召開,正逢重要的歷史交匯期,您如何評價本次全會的價值和意義?
白忠明:通過參加縣委召開九屆十二次全會,我個人主要有以下幾點感想:
一是政治站位高。在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和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的關鍵時刻,縣委及時召開九屆十二次全會,充分體現了縣委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的政治擔當。
二是總結成績實。全會的報告中從決勝脫貧攻堅、精準防控疫情、奮力開創經濟三個大方向,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治理、城鄉面貌、民生事業、深化改革六個方面實現的大跨越進行系統闡述,成績客觀公正。
三是分析形勢準。全會的報告中切實把省委「1234」和市委的「211」的特色發展思路作為工作總基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重點打造全省生態畜牧業強縣、清潔能源大縣、全域旅遊示範縣的戰略目標,符合關嶺實際,也為我們今後工作指明了方向並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是目標措施明確。全會精準聚焦「十四五」發展新任務,緊盯規劃目標。從5個大方面16個小方面系統的闡述今後五年的一個工作方向和具體措施,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方法論和行動指南。
主持人:過去五年,花江鎮的經濟發展結構有哪些突出的變化?未來五年,又將圍繞哪些主要目標繼續推進結構調整。
白忠明:過去五年,我鎮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主要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3660戶16285人全部脫貧,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撕掉千百年的絕對貧困標籤。
二是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花江鎮迅速反應,積極按照縣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全鎮上下堅定信心、頑強拼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到「三個率先」(即:率先組建指揮體系,率先組建設卡防守體系,率先在鄉鎮開展復工復產),實現全鎮零感染。
三是全鎮社會經濟成效顯著。建成「8+X」項目30餘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億元。建成市政道路4條,建成保障性住房1000餘套,商品房800餘套;二是以「2+N」為主導,累計投入各類扶貧項目資金共計7000餘萬元,大力實施財政扶貧項目共計80餘個,著力構建花江「四個一萬」產業,鞏固脫貧成效。
未來五年,我鎮將圍繞以下目標繼續推進結構調整。
一是鞏固脫貧成效,助推鄉村振興。
二是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四化同步」。
三是多措並舉,積極做好全鎮各項工作。
主持人:「十四五」時期,花江鎮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有哪些定位和目標?具體有哪些舉措?
白忠明:一是著力推動以特色農產品為支撐的新型工業化。新建花江商貿城、生豬屠宰場,重振花江「牛市」,新建花江鎮農產品加工中心,延伸產品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做優做強社區扶貧車間,增加就業崗位,鞏固搬遷成效。
二是著力推動以完善交通圈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完善以富康大道、迎賓大道、關花大道為主線的城區路網,打通連接縣城主城區的「最後一公裡」,擴容消費,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大對主城區汙水管網和防洪工程的建設力度,提升城區治理能力。
三是著力推動「2+N」產業為基礎的農業現代化。大力圍繞關嶺縣「2+N」產業定位,抓好與SPV公司合作契機擴大養殖小區建設,「關嶺牛」規模擴大至2萬頭以上,繼續擴大花椒種植規模至3萬畝以上,同步推進花椒提質增效工程;持續抓好永睦省級樣板壩區和大元蔬菜基地的後續建設,打造高標準農業高效示範園並輻射帶動全鎮各村產業深度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四是著力推動以花江大峽谷景區為突破口的旅遊產業化。立足天賦異稟的旅遊資源和石漠化特色精品水果產業,配套發展「四季採摘園」,擦亮「康養旅遊」名片,構建集「人文景觀+美食體驗+休閒度假+農旅觀光」為一體的「快旅慢遊」大峽谷綜合景區。
來源:關嶺融媒體中心
監製:文靜
原標題:《【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訪談錄】花江鎮: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四化同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