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具有濃鬱的宗教色彩和功能。我們經常看到的唐卡主題有:佛、菩薩、本尊、上師、護法神、壇城等,其中的經典圖式《六道輪迴圖》(「生命之輪」),可謂包含內容最豐富的唐卡之一,直觀地圖示了佛教基本教義中的輪迴、因緣等理論。
過去,《六道輪迴圖》主要作為教化工具,由傳教者運用偈語、歌曲等表達方式加以解釋,從而將佛教的基本教義帶給農人、牧民以及被拘禁的人等。下面這幅《六道輪迴圖》是清代的作品,目前藏於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由於年代已久,其畫面略有模糊;為了更好地讓大家了解《六道輪迴圖》的含義,下面,我們用一幅當代繪製的唐卡來進行解說:
如下圖,代表死亡之神的焰摩張口含著輪迴圖的上端,其兩手、兩足緊扣圖的四角。
輪迴圖是一個被分為四圈的同心圓。最內層的圓心部位繪有雞、蛇、豬三種動物,分別代表貪、嗔、痴三毒,是眾生輪迴六道的三種業因。
第二圈左半部為行善升天享樂的眾生,右半部為作惡淪落惡道受苦的眾生,黑白分明。
第三圈被平分為六個扇面,分別描繪眾生因造作諸業而有業報的六個去處,即六道。只要沒有修成正果,就會永遠在這六道裡輪迴往復。正上方為天道,然後順時針方向依次為人道、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阿修羅道。
1.天道:天道生活安逸,只有幸福沒有煩惱,為六道之首。不過在畫面正中,手抱琵琶的白色佛陀則提醒眾生:一旦福報享盡後,依然要輪迴轉世。
2.人道:人道苦樂參半,眾生知禮達義,最適於聞法修道,諸佛賢聖多出在人間。畫面中,一位黃色佛陀正在給人們講說菩提心的功德。
3.餓鬼道:因生前貪婪,落於渴求不得、常受饑渴痛苦的果報。所繪眾生皆嘴裡冒火、喉嚨細窄、肚子鼓脹的形象。一位紅色佛陀手捧甘露,為他們宣說布施的功德。
4.地獄道:即地下牢獄受苦之處,因仇恨與暴力的業行,備受酷刑之苦。一位赭色佛陀左手執火,為眾生宣說忍辱的功德。
5.畜生道:因愚痴昧於因果,而受奴役、鞭打及驚懼之報。圖中畫著各種動物,一位藍色佛陀手持《般若經》,意在教導眾生開啟智慧。
6.阿修羅道:傲慢好鬥,因嫉妒天部常發動攻擊,與天道眾生相爭。一位綠色佛陀手持利劍,正在宣說持戒的功德。
最後來看最外圈,用十二幅圖來說明十二因緣,又叫十二緣起、十二支。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從最外圈頂部偏右的拄拐老者開始,順時針依次為:
1.拄著拐杖的盲眼老人象徵「無明支」,即對佛理的無知,是十二緣起中的第一個,是產生痛苦的根源。老人代表輪迴沒有起始,眼盲是看不見真相,拄著拐杖是因為無明沒有真實的基礎。
2.一位陶工做陶壺象徵「行支」,是投胎今生的主要原因。陶工將自己的命運放入自己所做的壺裡來塑造,三個壺分別代表通過身、語、意所造作的行為。
3.聰明靈巧的猴子在樹枝間任意擺蕩象徵「識支」。此識隨業受報,為過去業力所驅,挾持所造善惡種子而來投胎。
4.兩個人象徵「明色支」,名指心識,色指形體。由於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成胎後為色。
5.以房子的門窗象徵「六入支」,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懷胎十月,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
6.交合的男女象徵「觸支」,根、塵和合而成觸。
7.射入人眼中的箭象徵「受支」,生動描繪出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心。
8.貪婪注視手中珍寶的人象徵「愛支」,對於五塵欲境,心生貪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9.一隻猴子在採摘樹上的果實象徵「取支」,遇喜歡之樂境則念念貪求,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此即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
10.一個成人象徵「有支」,有招致下一生的業力,有因有果,業力牽引,因果不亡。
11.一位懷孕分娩的婦女象徵「生支」,以現在所作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
12.火化之人象徵「老死支」,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軀自然從少到老,無常轉變必至於死。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