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2月1日報導:
繼姚明將任中國籃協主席消息之後,2月1日中國籃球圈再曝出大新聞,有媒體爆料,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有望擔任中國籃協副主席。假若姚明聯手國內地產電商巨頭,即將組建的新中國籃協,真的讓國內籃球人有一番新的期待。
不過在這之前,想必很多人會感到疑惑。馬雲和王健林與中國籃球的交集甚少,為何會有這樣的傳聞。要知道,王健林也曾只是在足球領域方面有所涉獵,早年投資大連萬達,撤資之後現如今投資主要大方向是在世界各大體育產業的布局。馬雲呢,與體育相關的身份也無非是廣州恆大的投資人,僅僅在足球範圍之內。
但細細剖析另外一層關係,馬雲和王健林入主籃協的消息也非空穴來風,甚至又與中國籃球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先來說說萬達老總王健林,2015年2月10日萬達集團戰勝11家來自全球的競爭對手,以10.5億歐牽頭併購總部位於瑞士的盈方體育傳媒集團(簡稱「盈方」)100%的股權,其中萬達集團控股68.2%,萬達因此一躍成為世界體育產業的龍頭企業。
盈方是全球第二大體育市場營銷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體育媒體製作及轉播公司之一。在長達9年的時間內,盈方與CBA之間的合作可謂於血濃於水的關係,CBA的商業價值在此期間獲得極大限度地開發。9年內,CBA聯賽的贊助商在2012/13賽季已達到23家,李寧更是為其奉上5年20億元成為CBA戰略合作夥伴,而這一切與盈方的努力分不開。
如今資本大鱷王健林在世界範圍內四處布局體育產業,而CBA作為國內體育產業中僅剩的超級IP,作為盈方公司的領頭人,想必王老闆也不會讓這份羹分給他人享用。與此同時,雖然CBA公司也在有條不紊地在組建當中,但以目前的條件,若要獨立行使商務運營權,恐難以複製昔日盈方團隊所創造的輝煌。因此在王健林主導下的盈方公司極有可能與CBA公司完成續約,並且依然將成為日後推動CBA聯賽發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王健林所在的萬達集團在去年6月份與FIBA籤下合約,與國際籃聯成為全球獨家商業開發合作夥伴關係,並致力於2019年籃球世界盃在中國開展。這樣一個身份條件,王健林擔任中國籃協副主席,有何不可能?
再來說說馬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傳聞,與姚明卻有著一層聯繫。自從傳出姚明即將擔任中國籃協主席之後,中國籃球圈便出現了這樣一個疑問。假若姚明成功上任中國籃協主席,會不會與上海男籃投資人的身份有所衝突。至少在全球範圍內,一個國家的籃協主席,從未有過這麼一紙關係。即便此事成行,也難免在日後的聯賽管理中出現不可避免的衝突和利害關係。
據網易體育獲悉,在姚明曝出即將上任籃協主席之前,姚明團隊已經有意出售俱樂部,而相關的買家就包括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馬雲所在的阿里巴巴總部設立在浙江杭州,作為同在江浙滬包郵區裡的上海男籃,也可能成為未來馬雲在推廣宣傳方面的一個窗口。
自2009年接手上海男籃之後,姚明一直致力於百年老店的建設。本賽季上海男籃引入弗雷戴特和亞布塞萊,球隊化學反應極佳,成為CBA聯賽中的一股新鮮力量。而此前馬雲12億收購恆大50%股份,也是出了名的不差錢。假若馬雲入主上海男籃,也不違姚明當年接手俱樂部的初心,可謂兩者間的共贏。
綜上所述,馬雲和王健林擔任中國籃協副主席的這個消息並不意外,但兩人能否真正行使聯賽管理權,依然是一個疑問。眾所周知在中國籃球圈內,包括地方和上級,籃協副主席的頭銜一直是個「虛名」。何謂虛名,以北京籃協為例,閔鹿蕾,袁超、徐濟成都是北京市籃協的副主席,但他們的日常工作卻不是在處理北京籃協的日常工作事務,僅僅是個掛職頭銜。
那麼即將組建的新中國籃協將如何理順這曾關係,實在檢驗上層決策者的「板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