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王健林低調了許多,曾經那個「一個億的小目標」,如今鮮少出現在公眾場合。2012年-2016年可以說是王健林的高光時期,三度問鼎中國首富的寶座。不過在2016年的時候,王健林的步子邁得有點大,不慎從巔峰跌落,2019年他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的排名跌落到了第14名。而取代他首富地位的是在2012年跟他「打賭」的馬雲。
時間回到2012年,那時候央視有一個「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評選活動,在當時頗有名氣,更被譽為「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這一年馬雲和王健林雙雙入圍,就在頒獎晚會現場,王健林和馬雲打了個賭,他說:「到2022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到50%,我給馬雲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
不過這個「賭局」跟雷軍和董明珠的「十年賭約」還不大一樣,為什麼呢?因為雷軍和董明珠在十年的時間裡都沒認輸,而王健林卻在幾年後就「認輸」了,他說當時只是開了個玩笑。
可能對於王健林來說,當時可能就是句玩笑話。因為早在頒獎典禮之前,王健林自己就已經在發力布局電商了。2013年,萬達的電商網站「萬匯網」悄咪咪地上線了。雖然背靠著萬達這棵「參天大樹」,但萬匯網並沒有取得什麼可以拿出來說的成績,直到上線一年之後。
2014年8月底,萬達電商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成功「牽手」BAT裡除了阿里巴巴外的另外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共同搭建了電商平臺——飛凡電子商務,總共投資50億元,萬達佔股70%。其實最早的時候,王健林是想跟馬雲合作,不曾想卻被馬雲拒絕了,最終才選擇了另外兩家沒有電商基因的網際網路巨頭。
不過這段「緣分」在一年之後便草草地結束了,究其散夥的原因可能是「各懷鬼胎」。王健林的想法是想藉助網際網路巨頭的流量和平臺經驗,畢竟萬達本來只是做房地產的,根本沒有什麼網際網路經驗。而兩大網際網路公司考慮的可能不是跟萬達一起把電商做起來,而是想利用萬達線下的資源,因為它們已經投資了一些電商平臺,比如騰訊已經投資了京東,跟電商巨頭相比,馬化騰又怎會看上剛剛起步的萬達電商呢?
所以,三大巨頭只合作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各奔東西了。萬達也馬上把飛凡改成了新飛凡。不過,不管是新飛凡還是老飛凡,似乎都沒有給萬達電商帶來新的改變。又過了兩年,2018年的萬達年會上,王健林承認了萬達電商的失敗。
而據我所知,萬達電商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這兩個原因可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是萬達電商做了這麼久,但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就連不少投資人都沒搞清楚它到底是做什麼的,你可以說它是「O2O電商」,也可以說它是網際網路招商平臺……總之,就是有點像「四不像」。
二是頻繁換帥,萬達電商的CEO基本上是一年一換,整個團隊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一會兒往東橫衝,一會兒往西直撞,始終缺乏核心的戰略,這樣怎麼可能把項目做起來。
如今,阿里巴巴依然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馬雲穩坐中國首富的寶座,而王健林卻在不停地賣賣賣,電商夢恐怕是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