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每個人老了都會怕寂寞,這是人性使然。老人,特別是老伴已經去世的老人,一個人生活孤孤單單的,總是想著自己有兒女,可以依靠兒女養老。老年人怕寂寞,也希望以含飴弄孫,跟兒孫住到一起,熱熱鬧鬧的。生個病的時候有人問候一下,舒不舒服,有人給你倒杯水。
老年人的要求不多,就是希望跟兒孫住到一起,不要那麼孤獨罷了。為了兒女,就算是老年,他們都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然而兒女真的是老年之後的依靠嗎?聽聽這位老年人的故事。#退休金#
張阿姨,63歲
我和丈夫年輕時候感情就很好,生下了一男一女,兩人一起努力,把小家建設的溫馨快樂。可是在40多歲的時候,丈夫得了一場病,在醫院住了半年,回家休養,最後還是沒把他留住。留下我孤身一人帶著一雙兒女,還好那時候兒子已經大學快要畢業了,但是女兒還小,只在上高一。一下子少了丈夫的收入,也因為丈夫生病花了不少錢,我消沉了一個多月,但因為要供孩子上學,我只能打起精神來,繼續努力工作。兒子也算爭氣,自己在大學裡勤工儉學,上過街上發傳單,當過家教等等,雖然賺的錢不多,但每個月能給自己補貼點生活費,減輕我的負擔。
轉眼我50歲退休了,兒子也大學畢業,在大城市工作沒有回來。女兒也上了大學。剛退休那兩年,一下子清淨下來,覺得無所事事,就又找了一份工作一邊拿著退休金,一天自己又有一份兼職,還算不錯。眨眼間兒子在大城市開始談戀愛,想在那裡買房子,我也把自己的積蓄拿了大部分出來幫他一起湊了首付。沒多久,兒子就把媳婦娶了回家,媳婦和兒子一起還房貸。
兒媳懷孕孫子快出生,兒子就打電話讓我去幫忙帶孫子。我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就收拾了行李去了兒子家。想著年紀也大了,也該跟兒子團聚了。
本來在傳統的思想裡就是養兒防老,老年的時候都是跟兒子過的,我覺得天經地義,而且老伴不在,我身不跟兒子住,跟誰住呢?
剛剛去到兒子家幫忙帶孫子,兒子兒媳都挺感激我的,因為我為他們減輕了他們的負擔。一個方面幫他們帶孩子,讓他們從繁重的家務裡解脫出來。可是兒媳終究不是自己的孩子,雖然表面上客氣不作聲,但我感覺有她點看不起我,有點嫌棄的感覺,也許大城市的女孩看不起小縣城的老太婆吧。不過總算面子上不會說什麼,可是從她的語氣和態度,總讓人覺得是有大大的疏離感,從來就沒把我當一家人來看,還更別說當成長輩了。但是我覺得畢竟是一家人,我就忍忍吧,孫子是我自己的,我好好帶就是了。
開頭那幾個月看到家裡被我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回來他們就能夠吃上飯,不用自己動手,兒子還會說一聲「」媽辛苦了「兒媳婦也會說「是啊」,也算是同意。
但是時間久了,慢慢也就成習慣了,有時候沒有及時的做些什麼事情,他們就會問為什麼做不好,說起來是問,可語氣裡聽起來就是責備。
一開始每個月兒子都會給生活費,可一家大小花錢總是挺多的,有時候錢不夠,我就自己用自己的退休金來補貼。時間久了,生活費也沒見縮影了。我不好主動提要錢,只能我來付,我也沒好意思再當面向他要錢。我
自己的退休金並不算多,每個月就3000塊,給他們貼生活費,有時候一個月要2000多,有時候要3000多。除了退休工資,還要把我的存款拿一些出來,可人家都覺得理所當然,從來沒有說聲謝謝,有時還會覺得你做得不好,不給好臉色。
女兒已經遠嫁,難得回來看看我,因為我住在兒子家,女兒也只能帶著外孫來兒子家跟我小聚幾天。可是房子不算大,來了人住的不舒服,兒媳會有臉色,孫子和外孫相處也不愉快,孩子嘛總是會有點小爭執,搶個玩具什麼的,兒媳也許是覺得是自己的地盤,人家應該讓著自己的孩子吧,對外孫會有些呵斥,女兒在這裡也覺得不開心,沒看我兩天就回去了。
女兒打電話給我說,我肯定在哥哥家也過得不開心,我不敢在女兒面前說什麼,可是女兒看得出來,知道哥哥嫂子對我不好,她心疼媽媽,告訴我,讓我去自己家住。我覺得還是算了吧,也許兒女就這樣,畢竟老人和年輕人生活習慣不一樣,說養兒防老,那是不要住在一個房子裡,如果能有相鄰的兩個房子,白天能夠相互照顧一下,晚上可以分開住,互不幹擾,這樣的也許兒子兒媳能夠跟我關係好一點。像我現在這樣住到一起的生活上的摩擦肯定不會少,相互遷就也我自己也覺得煩,兒子兒媳應該也一樣。
我把孫子帶到六歲,我決定回自己的房子住。距離就是美,這是真的,我嘗試過了,沒有距離的日子跟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不但我自己不舒服,兒子兒媳也覺得不習慣。雖然我為他們付出了那麼多,但是需要辛苦遷就,相互指責的日子,你真的過得不好。
如果兒子不懂感恩習慣啃老的這種真的讓人感覺很無奈。現在我自己一個人住,知道兒子兒媳靠不住,所以很注意自己的身體。早上我會跟一般老夥伴一起打太極做點深呼吸,吃了飯沒什麼事就去散散步,飯後百步走,吃完飯適當的午睡一下,給做自己做做養生艾灸等等,晚上又跟老婆辦去跳跳廣場舞。
那時間還開點荒地種點菜,既營養又節省錢,自己養老金不多,現在一個人生活不需要太多的花銷,存下的錢,以防以後老了要增加的醫藥錢,或者要請護工的錢。我能省下錢,以後確實不能動的時候,要不就請護工,要不就去養老院。多出的菜還可以送點給老姐妹們,增加感情。
這樣的日子過得很輕鬆。現在的我腰酸腰酸背疼的時候減少了,精神也好了很多。不再想著跟兒子住在一起,沒有了期盼就沒有了寂寞。
跟兒子住了幾年,確實讓我感覺到人老了不能依靠子女,只能靠自己。
結語:
也許這位阿姨當初真的不該跟兒子兒媳住在一個屋簷下,住到一起產生的許多毛摩擦,會影響了兩代人之間的感情,反倒到老了之後不好意思讓他們再來照顧你。年輕時候假如沒住到一起,距離產生的美,讓兩代人的感情還能維持得不錯,到你真正老了,需要幫助的時候,孩子雖然他做不到貼身照顧,但偶爾回來看看應該還是可以的。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要幫忙照顧孩子的時候如果能夠不住在一起,真的儘量不要住在一起。能少呆到一個房子裡,就少呆到一個房子裡,有條件的可以租在同一個小區,白天可以幫他們做做家務,帶帶孩子,可是晚上必須有自己的時間,晚上孫子還給他們帶,也讓他們體會帶孩子的苦,做家務的累,他們才知道感恩。
分開住,減少了生相處的摩擦摩擦,保持兩代人的感情讓以後的生活相處更加容易。
作為年輕人,要有感恩的心,父母老了,需要你照顧,那是你的義務,住在一起,當然會有摩擦,年輕人就要多遷就一下老人,想想你自己小時候,父母是怎麼盡心盡力地照顧你,為人子女,不要學文中的兒子和兒媳婦,這樣的啃老和不懂感恩,會被人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