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照片目睹御夫座行星形成

2020-11-29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近期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稱,最近拍到的一張御夫座(Aurigae)照片,第一次展示了可能是一顆行星誕生的過程。

(ESO/Boccaletti et al.)

御夫座AB(AB Aurigae)是一顆位於御夫座的變星,距離地球520光年,周圍存在一個巨大的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盤狀物。行星學家的理論認為,行星就是在這樣混沌的塵埃盤內誕生的,但從未提出過證據。

這張由歐洲太空局(ESA)的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上,看到一個明顯的螺旋圖案,所處的位置相當於海王星距離太陽的位置。

這個螺紋標誌著一顆新行星的誕生。

研究稱,這個圖案與行星誕生理論描述的情況相符。「它對應著兩個螺旋的拼接,一個從行星的軌道內旋,另一個外旋,在行星所在的位置連接在一起。這樣盤內的氣體和塵埃可以不斷堆積到新生的行星上,讓它繼續長大。」

隨著觀測設備的不斷升級,天文學家認為還將發現御夫座AB系統內行星誕生的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離我們520光年的御夫座,正直播行星誕生。你知道御夫座的傳說嗎
    這是一張與眾不同的嬰兒照片——氣體和塵埃漩渦圍繞著可能是新生的巨型行星旋轉。根據周三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一項研究,這張令人驚嘆的肖像是一個合成圖像,可能是行星出生地可怕地點的第一個直接證據。
  • 一張遙遠恆星系統中行星形成盤的實際圖像,蘊藏了行星形成的秘密
    現在天文學家又觀察了一眼,發現了一顆非常年輕的行星正在那裡形成。像御夫座AB星這樣的年輕恆星是天文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因為它們太年輕了,以至於還不是主星序恆星,它們仍然被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環星盤所包圍。從這些氣體和塵埃中,年輕的行星正在形成。
  • 科學家在宇宙中觀測到行星的誕生,發生在520光年外的御夫座!
    科學家希望通過觀測新生恆星了解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目前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首次發現了行星誕生的過程,這個宇宙事件發生在距離地球有520光年的御夫座AB的恆星系統中,在御夫座AB恆星的周圍聚集了一大團密集的氣體和塵埃,這種情況與太陽系形成之初的狀況非常相似
  • 07年天宇精彩紛呈 御夫座流星暴雨值得期待
    江蘇、天津兩地天文學會通報,即將到來的2007年將上演日食、月食、行星「衝日」、流星雨等多幕精彩天象,其中尤以御夫座流星暴雨最值得期待。    2007年在我國境內將可以看到兩次月全食和一次日偏食。2007年3月4日清晨將上演該年度首次月全食,全食過程持續1個多小時;8月28日公眾還可以目睹一次月全食,時間和具體過程如下:初虧16時51分,食既17時52分,食甚18時37分,生光19時23分,復圓20時24分。此外,3月19日我國將可看到一次日偏食天象。    三大行星土星、木星、火星輪番「衝日」也將是2007年的天象大餐。
  • 新發現「軌道逆行」行星 或顛覆行星形成理論
    其中左下角為首次觀測到的沿反向軌道公轉的系外行星WASP-17b,右下角行星作為比較之用,其擁有一個「正常」的軌道方向。(歐南天文臺供圖)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4月15日(北京時間)報導,天文學家新發現多個「軌道逆行」的系外行星,即該行星圍繞主恆星旋轉的方向與恆星旋轉方向相反,這項發現幾乎顛覆了主流行星形成理論。
  • 可能是第一張超越太陽系的行星照片
    一群由歐洲主導的天文學家拍攝了一幅似乎是繞另一顆恆星運轉的行星的照片。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將是我們太陽系之外的第一個確認的世界。「雖然它肯定比地球大小的物體(如地球)大得多,但它確實是第一個超出我們自己想像的行星系統,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天文學家Christophe Dumas說。 。
  • 年輕恆星周圍圓盤的圖片揭開行星形成的神秘面紗
    目前的天文學技術和條件,已經可以滿足人類觀測圍繞年輕恆星形成的行星。就在幾年前,這還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事實上,天文學家直到兩年前才捕捉到行星形成的第一張圖像。現在有越來越多關於行星如何形成的研究,包括一項有15張圍繞年輕恆星的行星形成盤的新研究。這項新研究的標題是:圍繞Herbig Ae/Be恆星的行星圓盤內圈全圖。
  • 9月將迎來御夫座流星雨
    將在本月迎來極大的就有御夫座流星雨、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等。行星方面,水星、金星,以及火星都非常接近太陽,觀測條件不好,木星和土星的觀測條件不錯,都是在前半夜可見。海王星將在本月衝日,但實際上它在衝日期間與平時的觀測效果區別並不大。御夫座流星雨極大 恰逢無月夜值得期待御夫座流星雨活躍時間較短,只有在每年8月28日至9月5日,我們才有可能觀測到它的群內流星。
  • 今年天象奇觀多 御夫座流星雨值得期待
    今年天象奇觀多 御夫座流星雨值得期待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12:0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2月24日電(記者蔡玉高 周潤健)江蘇、天津兩地天文學會近日通報,今年天象奇觀多,其中御夫座可能產生的流星暴雨等值得公眾期待
  • 紫金山天文臺:御夫座流星雨浪漫來襲
    中新網南京8月30日電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0日消息,御夫座流星雨將於31日迎來極大期,成為八月天宇演出的壓軸之作。天文學家介紹,御夫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在每年的8月28日至9月5日,通常在8月31日到9月1日前後,該流星雨將迎來極大。
  • 行星最初是如何圍繞恆星形成的?
    20個新的原行星盤,由高角解析度項目(DSHARP)合作的圓盤子結構成像,展示了新形成的行星系統的樣子。行星形成理論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缺乏驗證。一顆年輕恆星被原行星盤環繞的景象。圍繞類太陽恆星的原行星盤有許多未知的特性,但它們都表現出紅外輻射。虎斑貓的星星沒有。
  • 一顆特殊的系外行星挑戰行星形成理論
    這個系外行星的重約25個地球質量,略小於海王星,與主要行星形成理論的預測相矛盾。圖註:NSF的NOIRLab設施進行的新的詳細觀測顯示,一顆年輕的系外行星繞著畢(宿)星團中的一顆年輕恆星運行,其大小和年齡都異常密集。K2-25b比海王星略小,它在3.5天內繞一顆M矮星運行,這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
  • 御夫座著火了?--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畫報》在80年的辦刊歷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動、... 文章數 御夫座著火了?
  • 攝影師拍下珠峰夜空圖 御夫座星群熠熠生輝
    攝影師拍下珠峰夜空圖 御夫座星群熠熠生輝   照片中,壯觀宏大的御夫座星群在珠穆朗瑪峰上空熠熠生輝。從遙遠的夜空中傳來的星光雖然不能像太陽那樣強烈,但同樣可以將光和熱普撒於大地之中。在珠穆朗瑪峰的右側則是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在夜空圖的前景上,即兩座高峰之前,還矗立著一座佛塔。這張照片拍攝於尼泊爾南溪巴沙小鎮,該鎮是通往珠峰的重要關口。  在珠穆朗瑪峰的正上方,那顆最為耀眼的恆星則是御夫座的一等星五車二。
  • 御夫座流星雨天王星衝日 蒼穹9月將現奇妙天象
    來源:揚子晚報   江蘇省天文學會的專家介紹說,九月將有御夫座流星雨拜訪地球  9月1日 御夫座流星雨>  連天文學家都知之甚少的御夫座流星雨將於2007年9月1日拜訪地球。
  • 9月中國可見多個有趣天象 御夫座流星雨1日極大
    原標題:9月中國可見多個有趣天象 御夫座流星雨1日極大   據廣州五羊天象館專家預告;進入2013年9月,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雨量減少、日照增加,是觀星賞月的好時光。中國各地可看到御夫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可觀賞到「三星伴月」和「十五的月亮十五圓」等天象。其中御夫座流星雨極大期將出現在9月1日。
  • 天文知識——御夫座(Auriga)
    御夫座的神話傳說神話傳說中御夫座是位戰車手,不過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有人說他是火神、鐵匠之神赫菲斯託斯,因為他患有跛疾,所以要製造戰車來方便移動;也有人說他是火神之子厄裡克託尼俄斯;還有人說他是彌爾提洛斯。
  • 憑什麼不算行星?新研究欲給冥王星「正名」
    「降級沒道理」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006年發布的太陽系行星新定義,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理由是冥王星體積太小、無力「清空」軌道周圍。新報告針對定義中「清空軌道」標準提出異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天文學術語規範,2006年發布的「行星」界定標準為:不僅要繞著太陽做軌道運動,必須是球體或近乎球體,並且能夠「清空軌道鄰近區域」,使這一區域內沒有其他天體阻礙其運行。梅茨格指出,行星界定標準20世紀50年代有過變化,當時美籍荷蘭裔天文學家柯伊伯提出,一個天體是否為行星,取決於它如何形成。
  • 真實的太陽系中每個行星的第一張照片
    1608年,我們發明出望遠鏡,人們可以前所未有地看到這些行星了。經過多年的不斷觀察計算,我們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從1957年,太空時代發射的人造衛星1號開始。我們的探測器已經遍布整個太陽系的各個角落,記錄了數百萬GB的數據,其中包括一些令人驚嘆的照片。
  • 2017御夫座流星雨在哪看?御夫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指南
    天文專家介紹,北京時間9月1日上午10時左右,御夫座流星雨將迎來極大,感興趣的公眾可在1日和2日黎明前對其進行觀測。御夫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在每年的8月底到9月初,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有時也會出現較大規模的爆發,如2007年,極大時天頂流量達到每小時130多顆,並且出現了許多亮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