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又多一顆「西海岸」號衛星!天啟星座06星發射升空

2020-11-15 半島網官網

10月26日23時19分,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天啟星座06星。  新華社發

本報10月27日訊 天空中再添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10月26日23時19分,被命名為「青島西海岸號」的天啟星座06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成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據悉,「青島西海岸號」衛星物聯網衛星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是我國首個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衛星也成為天啟星座的第8顆在軌物聯網數據服務衛星,按照計劃,天啟星座將於2021年底全面完成38顆衛星部署,解決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天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問題,為實現萬物互聯提供必需的網絡通信保障。

「青島西海岸號」衛星物聯網衛星的成功發射,是落實青島西海岸新區與國電高科關於天啟衛星物聯網產業基地的重要舉措。國電高科作為國內衛星物聯網星座行業領軍企業,正在建設運營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已初步形成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能力,為全球物聯網用戶提供衛星數據服務。2020年8月,天啟衛星物聯網基地在青島古鎮口核心區規劃建設,推動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在西海岸新區交通物流、生態環境監測、氣象數據採集、森林防火、智慧城市等領域應用,服務於物聯網產業、海洋裝備、智慧海洋等相關產業發展,助力新區產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升級。

據了解,這已不是第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2019年9月19日,「西海岸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成為首顆以國家級新區命名的衛星。作為「珠海一號」衛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海岸一號」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建設和運營,具有優異的圖像信息採集能力。發射升空後,將為西海岸新區提供自然資源、住建規劃、城市管理、環保、農業、海洋、防災減災、智慧交通、地下空間等綜合性遙感數據的採集和服務,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歐比特是國內首家獨立運營衛星星座的民營企業,與國電高科相同的是,同樣入駐了青島古鎮口核心區。在古鎮口,公司將建設宇航電子國防重點實驗室、衛星大數據中心以及衛星大數據產業孵化基地,帶動當地高端製造及衛星大數據新興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青島古鎮口核心區聚焦輕型航空發動機、高端無人機、高分衛星、航空航天新材料、商業航天應用、空天防控系統等戰略新興產業,圍繞核心技術及關鍵產品和部件規劃建設航空產業園、航天產業創新基地,形成了集研發、生產、應用於一體的產業鏈條,預計3至5年內將形成百億級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半島全媒體記者)

■相關新聞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

26日23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天啟星座06星。

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天啟星座06星是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短報文通信衛星,是天啟數據採集星座的第6顆衛星,可為地面用戶提供DCS數據傳輸服務。

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0次飛行。     據新華社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再添一顆!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天空中再添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10月26日23時19分,被命名為「青島西海岸號」的天啟星座06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成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天啟星座8星組網運行
    10月26日,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
  • SpaceX重啟西海岸發射,飛天與落地同框
    今天獵鷹9號火箭迎來第99次發射,就在闊別一年半的西海岸發射場。新箭首飛,成功陸地回收,之後順利部署新一代哨兵星座海洋版衛星。 SpaceX第三次實現西海岸陸地回收火箭 最新部署監測全球海平面新一代哨兵星座衛星 發射過程 這次發射應客戶NASA
  •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趙竹青)10月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天啟6號」預計兩周後提供服務 天啟星座計劃在2021年底完成部署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郭朝暉張素)隨著「天啟6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記者了解到,該衛星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將包括天啟星座06星在內的四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號商業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搭載發射天啟星座十一星「天蠍座」
    11月7日,茫茫蒼穹之中又多了一顆星——天蠍座,「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天啟星座十一星小名「天蠍座」,它將在太空中開啟研究任務。
  • 科技日曆|60年前,拍攝到地球首張照片的「探險者6號」衛星發射升空
    科技日曆|60年前,拍攝到地球首張照片的「探險者6號」衛星發射升空  Winnie Lee • 2019-08-07 16:03:27 來源:前瞻網 E1581G0
  • 天啟4號A/B星成功發射 物聯網星座「天啟」實現5星組網
    12月7日,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啟4號A/B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根據計劃,天啟5號和天啟6號將分別於2020年1月和3月發射。
  • 十二星座七星耀太空!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搭載發射...
    11月7日,茫茫蒼穹之中又多了一顆星——天蠍座,「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天啟星座十一星小名「天蠍座」,它將在太空中開啟研究任務。
  • 長徵六號一箭13星,又一顆中學生科普衛星上天了
    供圖/航天科技集團長徵六號首接國際訂單,為阿根廷發射10顆遙感衛星一箭13星,並非長徵六號一次發射衛星數量的最高紀錄。2015年9月20日,長徵六號首次發射,就實現了「一箭20星」的創舉,創造了當時中國火箭發射紀錄。
  • 文昌物聯一號(天啟三號)衛星搭載長徵11號成功發射
    2019年6月5日,文昌物聯一號衛星搭載首次在海上發射的固體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成功發射入軌,該衛星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研製。在衛星的整個研製過程,秉承「萬物互聯,天啟護航」的理念,採用更高效的通信體制和更寬的頻率帶寬,力求為廣大用戶提供可靠、經濟的衛星物聯網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隨著該衛星的成功發射,表明衛星物聯網應用產業正式落地海南省文昌市。
  • 天啟4號A/B星成功發射 天啟物聯網星座實現5星組網意義
    天啟4號A/B星成功發射 天啟物聯網星座實現5星組網意義  12月7日下午,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啟4號A/B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物聯網「天啟星座」將從目前的3星組網擴展到5星組網。
  • 天啟4號A/B星成功發射 天啟物聯網星座實現5星組網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趙竹青)12月7日下午,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啟4號A/B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物聯網「天啟星座」將從目前的3星組網擴展到5星組網。國電高科表示,5星組網後的「天啟星座」,時間解析度將從6-4小時提升到4-2.4小時,重返率從4-6次/天提升到6-10次/天,從而極大的提高應用水平,擴展應用場景。同時,終端的功耗將從0.5-2W降低至0.1-0.5W,進一步實現終端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從而有望大幅度降低衛星物聯網應用成本,提高效率。這也意味著衛星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將得到較大拓展。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天火三號液體火箭發動機完成總裝
    其中,10顆衛星為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製的NewSat衛星,另外搭載「太原號」科普衛星(八一03星)、天雁05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這是長徵六號運載火箭首次承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也是新一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首次完成國際商業衛星訂單履約。
  • 天啟星座08星得名「平安1號」 將服務「物聯網+金融」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張素)天啟星座08星22日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入軌,該衛星將在經過平臺及載荷測試後與「天啟星座」其他在軌衛星組網運營。天啟星座08星是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的第10顆在軌業務衛星。
  • NASA太空探測器將升空 尋找太陽系外「另一地球」
    NASA太空探測器將升空 尋找太陽系外生命存在可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定於當地時間16日晚發射一顆探測衛星,尋找太陽系外行星,期望發現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個地球」。
  • 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格隆匯10月27日丨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菲利華大漲7%,全信股份漲超6%,振芯科技、亞光科技、中海達等紛紛跟漲。 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
    原標題: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成功之際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指路」將從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演變成全人類共享的「中國智造」。北鬥升空20年,從「一顆星」到「滿天星」,這是一段恢弘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北鬥升空20年,從起步較晚到世界領先,這是一段「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中國航天奮鬥史。
  • 第一顆衛星在1957年發射,1946年第一張太空自拍照是怎麼拍攝的?
    1957年發射的斯普特尼克1號,是人類第一顆成功入軌的人造衛星,從那以後我們脫離地表的局限,換個角度從太空認識這個世界。不過第一顆衛星並不能拍照,當時衛星還無法無線傳輸圖像,兩年後美國人發射了第一枚鎖眼衛星KH-1,只能通過把膠捲裝進返回艙中帶回來。膠捲憑藉著解析度優勢,直到模擬圖像傳輸技術成熟後的一段時間,依然統治著太空偵查市場。
  • 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天為棋盤星作子,中國北鬥耀太空。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上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