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60年前,拍攝到地球首張照片的「探險者6號」衛星發射升空

2021-01-10 前瞻網
科技日曆|60年前,拍攝到地球首張照片的「探險者6號」衛星發射升空
 Winnie Lee • 2019-08-07 16:03:27 來源:前瞻網 E1581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1959年8月7日,美國科學衛星「探險者6號」(Explorer 6)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大西洋飛彈靶場發射升空,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

這顆衛星是一顆小型球形衛星,旨在研究各種能量的捕獲輻射、銀河宇宙射線、地磁、上層大氣中的無線電傳播和微隕石等事物。

這顆衛星安裝有四組為其供電的太陽能帆板,外形仿佛一架大風車,因此又被人稱為「槳輪衛星」(Paddlewheel satellite)。

這顆衛星配備了一個感光掃描儀,一種用於拍攝地球雲層的掃描設備,可以從17000英裡的距離傳輸地球表面和雲層的粗略圖像回地面。

升空一周之後, 8月14日,這顆衛星發回了世界上第一張從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照片。這張地球照片由夏威夷地面站接收,傳輸時間將近40分鐘。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9月發布的這張照片描繪了地球的一部分在陽光下顯得明亮,呈新月形。

探險者6號以每小時兩萬多英裡的速度向西飛越地球時拍下了這張照片。

有意思的是,此後美國還將探險者6號作為反衛星武器的試驗靶標,最終飛彈從衛星近處約6.4公裡的地方掠過。

美國的探險者號科學衛星系列象徵著人類探索太空的起步階段。1958年2月1日發射的探險者1號是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1975年探險者系列共發射55顆衛星,其中53顆進入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從太空拍攝地球圖像的是一枚美國繳獲的德國納粹V-2飛彈。1947年3月7日該飛彈的飛行高度比之前的紀錄超過了近5倍,能夠非常清楚地看見地球邊緣的弧形。

1957年10月4日蘇聯搶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此後,人類又於1959年10月通過衛星拍攝到了從地球上永遠看不到的月球背面的圖像。1961年4月第一個人類進入了太空,1969年7月第一個人類踏上了另一顆星球的地表。

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又捕捉到了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引起了科學界轟動。日漸發展的科學技術,正讓人類望向宇宙時能夠看得更遠、更清晰。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30年前「伽利略號」發射成功,它發現了木星上的海洋,還拍...
    科技日曆|30年前「伽利略號」發射成功,它發現了木星上的海洋,還拍下星際大爆炸  Evelyn Zhang • 2019-
  • 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成功升空
    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6次發射。
  • 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
    那麼,搜尋引擎給你的首選答案基本都是同一個: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過,這個問題若放到20年前,無論是彼時剛剛才有的搜尋引擎還是大百科全書,你得到的答案肯定迥然不同。那時,「北鬥」之名還只屬於夜空中排列成勺子狀的7顆星星,千百年來皆是如此。2000年10月31日,隨著北鬥一號首顆衛星的升空,數千年來人們賴以指路的「北鬥星」,被中國航天人以現代科技全新定義。
  • 毅力號火星車發射!美國56年來首探火星生命,2020火星三傑齊了
    1969年美國向火星發射了水手6號和水手7號。前者於2月24日發射升空,7月31日抵達火星。後者於3月27日發射升空,8月5日抵達火星。這兩枚探測器攜帶有更先進的儀器和通訊設備,它們成功掠過火星,對火星大氣成分進行分析,並發回了大量照片。
  • 鴻雁通信衛星星座系統首顆試驗星12月將發射升空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第十二屆珠海航展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正式宣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鴻雁通信衛星星座系統首顆試驗星定於今年12月發射升空。同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對後續的發射計劃進行了披露。
  • 太空又多一顆「西海岸」號衛星!天啟星座06星發射升空
    據悉,「青島西海岸號」衛星物聯網衛星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是我國首個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衛星也成為天啟星座的第8顆在軌物聯網數據服務衛星,按照計劃,天啟星座將於2021年底全面完成38顆衛星部署,解決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天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問題,為實現萬物互聯提供必需的網絡通信保障。
  • 第一顆衛星在1957年發射,1946年第一張太空自拍照是怎麼拍攝的?
    1957年發射的斯普特尼克1號,是人類第一顆成功入軌的人造衛星,從那以後我們脫離地表的局限,換個角度從太空認識這個世界。不過第一顆衛星並不能拍照,當時衛星還無法無線傳輸圖像,兩年後美國人發射了第一枚鎖眼衛星KH-1,只能通過把膠捲裝進返回艙中帶回來。膠捲憑藉著解析度優勢,直到模擬圖像傳輸技術成熟後的一段時間,依然統治著太空偵查市場。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地球究竟有多渺小?看看旅行者一號在60億公裡外拍攝的照片!
    到了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逐漸加大。1957年10月4號,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此為契機,各大國之間展開了瘋狂的「太空探索競賽」,各個大國相繼發射成功人造衛星。通過人造衛星傳回來的地球照片,人類終於看到了地球的真正面貌!儘管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基本推測出了地球的形狀,但真正的照片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震驚了!
  • 50年前人類第一次環繞月球「阿波羅8號」飛船見證地球升起
    他和指令長弗蘭克·博爾曼拍攝了幾張照片,其中一張成為最著名的照片,就叫「地球升起」。50年前,1968年12月21日,美國宇航局(左起)弗蘭克·博爾曼,詹姆斯·洛弗爾和威廉·安德斯三名太空人乘坐「阿波羅8號」飛船,離開地球,他們要進行為期六天的往返航行,前往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月球。
  • 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再添一顆!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
    據悉,「青島西海岸號」衛星物聯網衛星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是我國首個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衛星也成為天啟星座的第8顆在軌物聯網數據服務衛星,按照計劃,天啟星座將於2021年底全面完成38顆衛星部署,解決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天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問題,為實現萬物互聯提供必需的網絡通信保障。
  •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Emma Chou • 2019-12-21 16:10:19 來源:前瞻網 E3342G2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合作研製的第6顆衛星,將接替中巴地球資源04星獲取全球高、中、低解析度光學遙感數據,為中巴兩國資源系列衛星數據應用拓展至全球高解析度業務領域奠定基礎,同時還能為巴西政府實現對亞馬遜熱帶雨林及全國環境變化監測等提供高技術手段。
  • 一箭60星未能升空!SpaceX獵鷹9號火箭點火發射失敗
    【來源:快科技】據外媒報導,在3月15日23:48分,位於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點火倒計時完成後,發射程序被自動終止,導致發射任務失敗。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相關發言人表示,儘管獵鷹9號的某些火箭已經點火,但由於電源問題引發了自動中止。
  • 我國成功發射第54顆北鬥衛星 5月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步之遙。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 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據了解,今年5月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其中,美國上世紀60、70年代通過阿波羅計劃中的6次載人登月,從月球總共取回381千克月壤和月巖樣品。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本次航天任務共有11個重大飛行階段,23次重大軌道控制,6次重大分離控制等複雜環節,還有太空飛行器月面降落、月面起飛以及月球軌道上「無人交會對接」等高風險環節。在不談技術性細節的情況下,我們主要看這5個關鍵點就夠了。 1、火箭發射:即便到了21世紀的今天,火箭發射仍然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
  • SpaceX第16次發射星鏈衛星,一箭60星
    北京時間 2020 年 11 月 25 日上午 10 時 13 分,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 Cape Canaveral 發射場發射升空,在成功進入太空後將 60 顆 Starlink(星鏈計劃)衛星放入軌道,並在放置衛星的任務結束後返回地球,降落在了 SpaceX
  • 國星宇航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雙核AI商業衛星
    2018年12月7日12時12分,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宇航)設計研製的「鬥魚-666號」(TFSTAR)、「新疆交通-01號」(TY3-01)等三顆衛星搭載長徵二號丁型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並實現星箭分離,隨後,衛星成功進入距地表547km的太陽同步軌道(SSO)。
  • 現在的地球和60年前的地球對比,有何變化?看完你有何感想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雖然我們無法真切感覺到地球的美麗,但是從地球上鳥語花園,藍天白雲的自然景象,我們也能夠想像出地球是非常美麗的,可人們還是期望能夠看到地球的全貌,看到它整體的美麗這個願意終於在科技的幫助下實現了,1959年8月7日,美國探索6號衛星在太空拍攝了第一張地球照片。
  • 51年前的今天,阿波羅8號太空人拍攝的這張照片,震撼了世人
    然而比起所有這些驚人的成就,51年前由阿波羅8號太空人拍攝的一張地球的照片,卻在不經意間深深地震驚了地球人類,從而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一張照片,其影響也延續至今。阿波羅8號機組成員:左一為比爾·安德斯由於拍攝這張照片不在本次任務的範圍內,比爾·安德斯要求他的同伴、任務指揮官弗蘭克·博爾曼(Frank Borman)立即給他的哈蘇相機裝上一卷彩色膠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