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上午8時30分,樂平鎮源潭村書記、村委會主任禤廣二處理完當天工作後,都會拿上本子去做巡河記錄。他有時蹲在河邊,仔細查看有無垃圾漂浮,有時用手捧起河水,聞一聞看有無異味。他說:「現在大家的治水意識提高了,水質也慢慢變好了。」
為推動更多的市民像禤廣二一樣守護水環境,今年6月,三水區啟動「我是淼城河長」全民美河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陸續舉辦3場主題系列活動。以主題活動為契機,三水將河長制工作推向深入,全力營造全民治水新格局,繪就水韻三水的美麗畫卷。
營造「治水沒有旁觀者」氛圍
三水是三江匯流之地,是一座因水得名、由水而興的城市。區內河湧眾多,水網密布,探索水環境治理可持續發展路徑既是三水長效治水的重要課題,也是守護優越生態環境的必然選擇。
從古至今,水文化貫穿三水歷史,親水愛水的觀念早已融入三水人民的生活中。為了帶動全民參與治水,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今年6月5日至6月11日,「美麗三水,我是行動者——淼城河長」線上H5推出,市民在互動遊戲與沉浸式體驗中,感受三水河湧的美麗蝶變。
此次活動聚焦廣佛跨界河流水環境治理,展示西南湧、蘆苞湧、大棉湧等河湧治理前後變化。市民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直觀了解三水的治水策略、治理措施及階段效果,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和生態理念。
「這種雲上巡河的方式很有趣,我看到了三水一條條河湧的變化,了解到很多治水措施。今後我也想加入三水的護河隊伍,從不在河裡亂丟垃圾等事情做起,為維護水環境貢獻一份力量。」市民潘先生說,疫情防控期間,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這條H5連結,很多外出打工的好友評論說,看到家鄉的河湧水質逐漸變好,內心十分欣喜。
近年來,三水通過開展宣講會、護河志願活動等,多形式強化市民的護水意識,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河湖保護。「水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市生態環境局三水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水正有序推進重點水汙染整治工程建設,協調推進汙水廠配套管網建設,指導鎮街對重點支湧開展水質治理,不斷提升主幹河湧,尤其是廣佛跨界河湧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保障市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安全。
多角度展現淼城水韻魅力
7月20日,「淼城河風採」攝影大賽正式啟動,比賽開展以來,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共收到《綠城泛舟》《鷺飛雲東海》《碧湖倒影映新城》等387幅攝影作品,從不同角度呈現了三水的城市風光與河湖韻味。
這些作品均取材於三水,圍繞「水生態」和「水動力」兩大主題,既有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治水人的艱辛與智慧、人民群眾護水意識的圖像,也有體現水的社會作用的場景,展示以水文化助力鄉村振興、以水帶動文旅產業的發展成果。
此次活動零門檻,鼓勵市民走到三水各處河流(江河、河湧、湖泊、水庫等)取景拍照,用心觀察與記錄河流之美。
徐海東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的作品《荷香湖晨曦》榮獲三等獎。他說:「近幾年,我感受到三水的天一天比一天藍,水一天比一天綠。只要天氣晴好,我都會拿出手機拍下風起雲湧、藍天白雲與綠水新城,趕上有晚霞,還會扛上相機和腳架去到荷花湖邊,記錄這些美麗的瞬間。」
今年,三水不斷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32條黑臭水體通過整治驗收,全區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一幅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正在展開。如今,三水依託現有的水利工程建築、河湧線城鎮以及歷史文化村落等,開發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水文化景觀驛道和水利風光帶,推出綠色體驗遊,全方位展現桑基魚塘、小橋流水、漁鄉踏歌等嶺南水鄉特色景觀。
「水是三水城市的血脈和靈魂,三水有水的品質,也有水的精神。」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水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以「清四亂」作為水利行業加強監管的重要抓手,不斷推進萬裡碧道建設工作,營造人水相依、水景交融的自然景觀,打造「魚翔淺底、白鷺成群」的水韻三水名片,譜寫三水治水新篇章。
打造「淼城河湖衛士」治水品牌
對三水區公路事務中心工程師胡忠錄來說,12月5日是一個尋常的日子。這一天,他照常來到大棉湧邊,操控無人機鑽入涵洞,仔細查看水體狀況。
成為護河志願者的十幾年來,他堅持巡河不放鬆,每次巡河都要沿河岸走10~20公裡,三水所有河湧、湖泊及河心島基本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前不久,他當選了全國「民間河湖衛士」,也被評為「優秀淼城河湖衛士」,他用行動影響身邊每一個人。他說:「在三水,還有很多奮戰在護水一線的河湖衛士,如我所在的何小青志願服務隊,也發展到了1800人,遍布七個鎮街。」
11月30日,「優秀淼城河湖衛士」榜單出爐。經過7天的公示,黎福球、陸耀時、駱世強、陳崧、周欣鴻、禤廣二、胡忠錄、餘景雄、劉永揚、何紹明10人正式獲此殊榮。「優秀淼城河湖衛士」的評選,讓更多人了解河長制湖長制,打造具有三水特色的「淼城河湖衛士」治水品牌,進一步弘揚治水精神。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以來,三水從政策發力,明確河長湖長責任,促進河長制從「有名」走向「有實」。今年6月,三水印發《佛山市三水區2020年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明確水汙染防治、水域岸線管理、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綜合整治、水生態保護修復和工作機制建設六大主任務24項具體工作內容,為水域保護劃清「責任田」,讓水環境整治有人管、有人問。
河長制是長效治水的良方。近年來,三水積極落實區、鎮、村三級河長體系,目前共有各級河長近200多名,他們是治水隊伍裡的中堅力量,為三水打贏治水攻堅戰獻計獻力。
樂平鎮範湖村黨委書記、範湖村委會主任駱世強說:「作為一名村級河長,維護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是我的責任。今後會切實把河長制湖長制責任扛在肩上、落到實處,持續提升河道治理能力和管護成效,為營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作出貢獻。」
文/佛山日報記者盧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