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但我們還是應該奉行勤儉持家的方針,提倡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家長別溺愛,不浪費,讓孩子遠離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
現如今,很多國家的父母都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孩子灌輸勤儉節約道理。聯合國還專門把每年的10.月30日設立為「勤儉日」,也是在提醒並要求人們在現代的生活中仍要堅持勤儉節約的美德。
但是如今的社會,受到外來的一些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影響,一些人們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此起彼伏。可馨育兒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的整體質量也提高了,大部分孩子有時家裡面唯一的孩子,不可避免的要寵愛孩子,因此,有一些孩子會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
有一些家長因為自己小時候過苦日子,所以認為再苦不能苦孩子,寧願自己多吃苦,也不能讓孩子受苦。因此,當自己家境不錯的時候,家長在物質上是能滿足孩子就儘量滿足,他們認為沒必要因為一點小物品的丟失、浪費去責怪孩子。也有一些家長認為,錢財物品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服務於人的,不用太過於去珍惜。更有家長自己就大手大腳習慣了,在家人無形中給孩子樹立了反面的模範。
這些浪費的情況對於家長來說可能沒什麼,但對於孩子來說影響就大了。他們會認為這些東西來得太過容易,不知道珍惜,常因為東西舊了或不喜歡了,就要換新的或買更好的,有的隨意損害也不在乎。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浪費,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惜,但是這些浪費行為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影響是巨大的。
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勤儉節約的習慣呢
一、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
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正確的理解勤儉節約的重要理念,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文化氛圍,讓孩子把勤儉節約變成自己的習慣。
二、培養孩子的勤儉節約的習慣
家長教育孩子要從小做起,做從我做起、從細節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要讓孩子知道,節約與每個人自身都息息相關,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都不是憑空得來的,都是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才得到的,也許這些東西看著很微小,但是長年累積下來,也是個巨大的數字,所以要勤儉節約,杜絕浪費。
三、家長要起到模範作用
家長要帶頭做到勤儉節約,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作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的勤儉節約、愛惜物品,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去模仿父母去愛惜物品。而且不要無限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要讓孩子明白,不該花的錢不會花,能節約的就儘量節約,倡導點滴節約,把錢用到刀刃上。
四、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父母要讓孩子經常的去勞動,才會知道勞動果實得來的是多麼不容易,以後才會珍惜家裡的東西,知道這些都是勞動得到的,不是大風颳來的。如果父母不經常讓孩子親自去勞動,孩子根本體會不到勞動的辛苦,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去愛惜。
最後,孩子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勤儉節約的美德需要一直堅持才能夠成為孩子的閃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