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谷歌教會人工智慧系統「做夢」 加快學習過程

2021-01-1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導 外媒稱,為了加快和簡化學習過程,谷歌旗下「深層思維」公司(DeepMind)的團隊現在教會了它的人工智慧系統像動物一樣做夢。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18日報導,谷歌旗下的人工智慧(AI)系統在雅達利(Atari)遊戲中獲得了創紀錄的高分,還在圍棋上擊敗了人類——不過為了做到這一點,這套系統需要長時間的持續訓練。

為了加快和簡化學習過程,谷歌旗下「深層思維」公司(DeepMind)的團隊現在教會了它的人工智慧系統像動物一樣做夢。

在重溫包含獎勵事件的遊戲步驟後,人工智慧系統能夠以10倍於之前算法的速度學會完成這幾關遊戲。

據至頂網報導,「深層思維」公司在測試後發現,它旗下名為「無監督強化和輔助學習智能體」(Unreal)的系統在遊戲中取得的成績能夠達到頂尖人類玩家的87%。

研究人員說,由於現在不必花那麼多時間來訓練Unreal,他們可以繼續做更多自己的實驗。

Unreal所做的在迷宮中收集蘋果的「夢」是虛擬遊戲《Labyrinth》的要點,其形式與熱門視頻遊戲《Quake》類似。

在遊戲中,機器需要迅速走出一個蜿蜒曲折的迷宮,沿途每收集到一個蘋果都能得分。

研究人員選擇這款遊戲是因為它能夠通過得分強化正確的行為,而且Unreal系統每次只了解迷宮的一部分——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監控它學習其餘部分的速度。

「深層思維」公司研究人員近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使用無監督輔助任務的強化學習》的論文,強調了「做夢」技巧能夠提升人工智慧系統的學習速度和最終成績。

為了做到這一點,「深層思維」公司團隊給Unreal系統增加了兩項主要的額外任務——其中一項模擬了嬰兒發展動作技能的方式,另一項則類似於動物的做夢方式。

他們在論文中寫道:「就像動物會更加頻繁地夢到正面(或負面)獎勵事件一樣,我們的智能體會優先重溫那些包含獎勵事件的場景。」

「深層思維」公司團隊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解釋說,第一項任務教會了人工智慧系統如何控制屏幕上的像素,其「重點是學習它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它將要看到的東西,而不僅僅是預測」。

他們說:「這類似於嬰兒通過移動手和觀察手的運動來學習如何控制他們的手。通過學習如何改變屏幕的不同部分,我們的智能體學習了視覺輸入的特徵,這有助於玩遊戲和得到更高的分數。」

第二項任務教會了Unreal重點關注它在前幾輪遊戲中所看到的視覺特徵,從而找到捷徑。

「深層思維」公司團隊解釋說:「智能體被訓練從近期戰況中預測即將出現的獎勵。為了更好地應對獎勵極少的場景,我們向智能體等比例地輸入了有獎勵和無獎勵的歷史數據。通過更多地學習有獎勵的歷史數據,智能體能更快發現預示著獎勵的視覺特徵。」

「深層思維」公司團隊說,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讓人工智慧「學會在不用人教的情況下解決複雜問題」。

相關焦點

  • 【評論】遷移學習讓人工智慧舉一反三
    當你用手機訂餐、購物、打車,享受著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各種便利時,您的這些生活數據,正為「人工智慧」貢獻著力量。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楊強表示,說起人工智慧,很多人可能對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很熟悉,但其實還有基於小樣本的嘗試和遷移,這也是人工智慧的一種路徑。
  • 谷歌公布AI基金細節: 自己投資了哪些潛力股? 如何成為谷歌一樣的...
    被Gradient Ventures投資的還有另外三家公司:Algorithmia,他們開發的產品能夠可視化、高效地進行卷積神經網絡構建;Cogniac,世界上第一個在線無人機操控平臺,其產品將無人機硬體虛擬化;Cape,他們正在搭建一個多傳感器深度學習平臺,要開發一種新的深度學習傳感模式。Aurima什麼樣的公司會被谷歌投資呢?
  • 外媒:「谷歌地圖」將可觀察人體內部器官和骨骼
    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導 外媒稱,谷歌進軍醫療領域並不是新聞,但如今我們已經可以通過人體「谷歌地圖」瀏覽人體內部,這絕對是最新的好消息。如今人體瀏覽器已經不再是谷歌公司獨自開展的項目,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正在研發觀察人體的新方法——通過人體「谷歌地圖」觀察人體內部器官和骨骼。領導此項研究的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家梅利莎·克諾特·塔特表示:「該項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利用多項創新技術,取得了現在的成果。」塔特希望利用這項成果找到某些始於細胞的疾病的誘因。
  • 1997年-3041年人工智慧勝利「時間表」
    在過去的一周,谷歌
  • 人工智慧屬於什麼專業_人工智慧專業就業前景如何_人工智慧專業...
    什麼是人工智慧專業   人工智慧,即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門包含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神經生理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綜合學科。人工智慧是從計算機應用系統角度出發,研究如何製造出人造的智能機器或智能系統,來模擬人類智能活動的能力,以及延生人類智能科學。
  • 外媒:谷歌Gboard翻譯模式增加了實時語音轉錄功能
    【手機中國新聞】據外媒AndroidPolice消息,谷歌的鍵盤應用程式通過9.7 beta版進行了另一項重大升級。谷歌現在已經推出了新的實時語音轉錄和翻譯功能。轉錄和翻譯文本對於Gboard來說並不是新功能,但現在已經合為一體。
  • 谷歌剛剛爆出大料,真的不敢相信!
    按照谷歌的說法,在量子計算機面前,谷歌原來那些轟動全球的計算機識別貓、AlphaGo戰勝李世石,那簡直都算不得什麼了。只有萊特兄弟的第一次飛行,才能與之相提並論。為了這個歷史性時刻,谷歌已經為此埋頭攻堅了13年! 消息傳來,瞬間佔據了西方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刷爆了全世界的朋友圈。
  • 谷歌之後,微軟也被指AI作惡
    而由於大量非法移民是舉家遷移,移民中有大量的兒童。 (麥卡倫收留中心 圖片來源:邊境保護中心)據外媒報導,現在美墨邊境的臨時兒童收留所已經爆滿,政府正在搭建帳篷來緩解壓力。臨時安置點內兒童的生活狀況,外界很難得知。
  • 一文讀懂: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有何區別?
    到現在,似乎AI支持者谷歌首席工程師雷·庫茲韋爾對未來的樂觀態度似乎已經不敵比爾·蓋茨、伊隆·馬斯克和史蒂芬·霍金提出的擔憂。   誠然,我們確實有理由表示擔憂,但未來並不一定會是一個黑暗的未來,因為我們可以有利用AI的更好方式,關鍵是認識到人類與機器智能之間的互補關係。說到底,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以後可以停止對二者的比較了。
  • 谷歌正在測試一個人工智慧系統,以幫助視力障礙人士參加比賽
    Google正在測試一種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旨在幫助盲人和有視力障礙的人自行參加比賽。Project Guideline是一項早期研究計劃,旨在使這些人更加獨立。他們不一定需要依靠拴系的嚮導或導盲犬來幫助他們進行整個課程。
  • 谷歌的神經翻譯系統意味著機器翻譯到盡頭了?
    我可以給大家看一些例子,並不是谷歌就做到頭了,還有很多的空間。第三就是機器翻譯在技術實際上是通用的,其實它是個一般性的原理,可以放到很多的領域,所以我會講應用拓展,用計算機自動創作古詩為例。後面是幾句結束的話。谷歌前幾個月發布了新的機器翻譯系統,這個系統實際上是完全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一個系統。
  • 已過甲子之年的人工智慧:現有成績和待解難題一樣多
    在這一時期,科學家們也將語音識別比作「機器的聽覺系統」,該技術可以讓機器通過識別和理解,把語音信號轉變為相應的文本或命令。1952年,貝爾研究所、Davis等人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個能識別10個英文數字發音的實驗系統。1960年,英國的Denes等人研製了第一個計算機語音識別系統。
  • 人工智慧價值觀:技術與倫理的衝突
    這個書名從側面證明了,一個真正的人工智慧並非完全遵循程序設定,它會做一些從未做過的夢,會脫離程序設定的範疇。當然,現在人工智慧很明顯還沒到可以做夢的地步,就算有也是程序事先設定好的。但是!人工智慧裡倒是出了個「精神變態」。一個沉迷謀殺的人工智慧是什麼樣?
  • 人工智慧領域突破百度發布在線翻譯系統
    日前,百度在機器翻譯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發布了融合統計和深度學習方法的在線翻譯系統。該系統藉助海量計算機模擬的神經元,模仿人腦「理解語言,生成譯文」,同時結合百度已有的統計機器翻譯技術,使得機器翻譯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百度,再一次站到網際網路前沿技術的領先位置。  機器翻譯一直被公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最難的課題之一。
  • 谷歌翻譯推出實時語音轉錄功能
    IT之家3月18日消息 據XDA報導,谷歌於幾個月前開始測試一項名為「持續翻譯(Continuous Translation)」的新功能,該功能於今年1月面向公眾,目前該功能名為「轉錄(Transcribe)」,未來幾天將向所有安卓用戶推送。
  • 科技風向標: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中外科研人員測出...
    「智東西」晚報第1381期2019.12.16 周一#今日要聞#1、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12月16日消息,今天15時22分,我國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至此,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 谷歌翻譯是如何藉助多項新興AI技術提高翻譯質量的
    谷歌稱,它在翻譯領域所取得的突破並不是由單一技術驅動的,而是針對低資源語言、高資源語言、總體質量、延遲和整體推理速度的多項技術共同作用產生的。在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之間,根據人工評估和BLEU(基於翻譯系統翻譯和人工參考翻譯之間相似性的衡量標準),谷歌翻譯在所有語言中平均提高了5分以上,在50種語料資源最少的語言中平均提高了7分以上。
  • 孫正義:30年後人工智慧的智商會到10000,百倍於人類
    孫正義:30年後人工智慧的智商會到10000,百倍於人類 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綜合報導 2017-10-2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
  • 人工智慧大事記
    摘自《人工智慧簡史》  漫長的萌芽期:17世紀中期-20世紀50年代  ●17世紀中期,萊布尼茨、託馬斯·霍布斯和笛卡兒提出形式符號系統假設,為人工智慧(AI)的研究打下基礎。  ●19世紀初,查爾斯·巴貝奇設計了一臺機械式可編程計算機(「分析機」),但未能完成。
  • 看了谷歌Pixel3 XL你就不會這麼說了!
    谷歌的系統研發能力相信很多人都不得不服,2008年,第一部搭載谷歌Android系統的HTC G1亮相,並且在未來的幾年,直接把原來如日中天的塞班系統拉下馬,成為了和蘋果IOS平分秋色的手機系統。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手機搭載的都是Android系統,可以說谷歌給了眾多手機一個非常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