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6月18立秋了!農諺:「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呢?

2021-01-08 鄉村小單

這段時間玉米、紅薯、水稻等糧食作物長勢很快,村裡的老人們說按照夏至三庚數頭伏。那麼,今年的三伏天起始日是在農曆的5月26這天,老話云:「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時下,農村一片夏日炎炎,最安逸莫過於大樹下乘涼的時光了,中午、晚飯後,村中的老人們三三兩兩在村邊的大樹下避暑閒聊。尤其是落日餘暉時,鄰居們老老少少都齊聚一起乘涼,孩相互追逐玩耍,家長們看著眼前的農田話秋景。

不知大家有沒留意,今年立秋的時間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知道嗎?農曆6月18立秋啦!農諺:「晚立秋,熱死牛」準嗎,今年是早是晚呢?最近常聽農村有經驗的鄉親們講,立秋早晚有說道,還可預測出秋天的收成和未來天氣的冷暖!其中鄉親們紛紛爭論最多就是,今年到底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一起來看看,農村地區流傳的3句老諺語。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相信這句農諺老話,在農村是家喻戶曉的,其中不少城市朋友想必也知道。農諺老話的意思,非常好懂,說是如果這年的立秋屬於早立秋,那麼立秋以後天氣就會漸漸涼快下,使明顯感受氣溫涼颼颼的,而反之,則立秋之後的天氣還會持續的炎熱,「熱死牛」是對熱天氣的誇張表述。那麼,今年到底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關於立秋早晚的說法,在農村其實一直都是存在大爭論的,有鄉親認為應該是據立秋具體時刻來看,就是從凌晨到中午這段時間為早,12時之後則為「晚」。也有鄉親認為應以立秋日所在的月份來看,農曆六月為早,七月為晚,值得一提是,按照月份來定立秋早晚的鄉親人數居多一些。

不過對於今年而言,無論是具體時刻,還是月份,都是為「早立秋」,因為2020年立秋具體時刻是8月7日8時49分,也就是農曆的6月18這天。就是不知道流傳已久的這「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老話還靈不靈?村裡精通農諺老話的王大爺說了這麼一句老話來表明自己的看法。

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是暑

2020年處暑節氣是在農曆的7月初4這天,立秋至處暑半月,也就是說天氣會依然以悶熱、潮溼為主。立秋節氣正好處在二伏和三伏期間。三伏天天氣中伏和末伏這個期間是最炎熱的,也是氣候變化最為複雜的,今年農曆7月初6這天才出伏,而氣候氣溫變化是有過程的。

王大爺說,這些都是古人時代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類似的俗語還有「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大暑展秋風,秋後熱到狂」等,可綜合相關的一起來看,更為靈驗。對於老人的看法,我還是贊同的,雖然今年「早立秋」,天氣要涼快下來,還為時過早,畢竟立秋對於大多數地區只不過是氣象意義的秋天罷了!

為時過早,立秋雖然是秋天的開始,卻遠未達到氣象意義的秋天!

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據村中老人講,立秋日的天氣,如是出現降雨的話,表示立秋後的雨水較為多,秋季將不缺雨水,立秋時節,農作物生長正處關鍵期,對水分的要求是至關的,一旦受旱農作物的收成難免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關於立秋日說法,筆者家鄉還流傳著這麼兩句老話,分別是「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和「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

在農村,每到農曆節氣時大家除了聊,相應節氣與農事生產有的關話題外,對於我們農村人而言,幾乎在每個農曆節氣都會有著一些習俗,比如立夏日的「立夏秤人」、「鬥蛋遊戲」等等習俗,而立秋日在各地也有著一些有趣的習俗,如在筆者家鄉,大家立秋日會「啃秋」,寓意有二,一是表達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二是,農作物表達農作物漸漸成熟的喜悅。不知在您的家鄉立秋日,還有保留著哪些有趣的傳統習俗呢?

對於【6月18立秋拉!農諺:「晚立秋,熱死牛」準嗎,今年是早是晚呢?】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評論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2020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 2020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2020年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8月7日09:06:03,星期五。  關於立秋,在民間確實有著「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說,而且在不同的地區還有不同的說法,不過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看立秋節點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如果是在白天的上午立秋,也就是在中午12點鐘之前立秋,那就是「早立秋」。而如果是在12點鐘以後立秋,那就是「晚立秋」了。
  • 2018年8月7號立秋具體時間 今年什麼時候幾點幾分立秋
    2018年8月7號立秋具體時間 今年什麼時候幾點幾分立秋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立秋三侯:「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俗語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中有關立秋的俗話有很多,例如今日說起到的俗話「六月立秋兩邊免收,七月立秋早中晚都收」,這句話俗話代表什麼意思呢?今年是六月立秋還是七月立秋呢?六月立秋兩邊免收,七月立秋早中晚都收:六月和七月指的是農曆的六月和七月,兩邊指的是夏收和豐收。這句話俗語的意思是假如立秋在農曆的六月得話,夏收和秋收作物欠收的概率會非常大,但立秋在農曆七月得話,無論是夏收還是豐收都是邁入豐收。
  • 2017立秋是哪天 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2017立秋是幾月幾日 幾點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2017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是大家現在所關心的,那麼今年立秋是哪一天呢?對此,如果你不知道2017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的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2017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  2017年8月7日15:39:58星期一(丁酉年(雞年)閏六月十六)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立秋意味著暑去涼來,也意味著秋天的開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到了,但並不代表著天氣立刻進入秋季模式。
  • 農曆6月立秋,有什麼說法?有哪些關於立秋的俗語?
    農曆6月立秋,有什麼說法?我國古代實施陰曆,然而為了指導農業生產而發明了二十四節氣,然而十分奇妙的是,二十四節氣跟今天通行的公曆居然是一致的,這一點十分了不起。所以每年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時間基本是固定的。今年的立秋在陽曆的8月7號,陰曆的6月26。
  • 今年農曆六月立秋,是罕見現象嗎?
    意思是農曆六月立秋,天氣就冷的過早,就會出現莊稼欠收的情況。我上網去搜了一下。實際上,農曆六月立秋差不多五年裡頭,就有兩年到三年都是農曆六月立秋。如果按照他這個「六月立秋,兩頭不收」的說法,那基本上每兩三年都得兩頭無收了!
  • 8月7日立秋後天氣還要熱多久?秋老虎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立秋
    8月2日,合肥最高氣溫30℃,一改往日炎熱,市民總算是體驗到幾許清涼。不過,好景不長,預計明天起,全省雨勢逐漸減弱,8月4日起,高溫捲土重來,日最高溫或超過35℃,未來幾天多雷陣雨天氣。  這樣的高溫,讓人特別想早點度過夏天,那麼由夏入秋的標誌是什麼呢?就是立秋了!什麼是立秋?
  • 雙立春,閏四月,夏至五月端,接下來還一個立秋在6月!今年咋了
    不過今年的年景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端午節當天,河北多地遭到冰雹襲擊,過去一個冰雹雞蛋大小就很大了,但這次的冰雹足足有手掌那麼大。不僅汽車受損慘重,農田的蔬菜、水果也深受打擊。其實從農村老人的口中,老祖宗早已經預言今年的年景,這些就足以見得!今年是咋了?
  • 2018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 立秋習俗有哪些?立秋吃什麼
    2018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 立秋習俗有哪些?立秋吃什麼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立秋一般在每年陽曆的8月7日或8日,這一天太陽達到了黃經135度。立秋標誌著秋天開始到來,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穀物成熟,農民迎來豐收的季節。
  • 2017年立秋後還熱幾天多久才會涼快 立秋「秋老虎」 天氣特徵
    立秋的到來(2017年立秋具體時間)意味著秋天的到來,秋天到來還有秋老虎炎熱的天氣,一般來說2017年立秋後還要熱大概18天左右,那麼2017年立秋後熱18天就涼快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2020年,農村有「6月立秋,兩頭不收」的說法,為啥?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農村有「6月立秋,兩頭不收」的說法,為啥?2020年,在農曆的節氣上與往年略有不同,剛剛進入伏天不久,就臨近了「立秋」節氣的到來。往年的立秋時間通常都是在農曆的7月份,而今年立秋卻是在農曆的6月18日,也就意味著立秋節氣距離今天,已經不足三周了。
  • 多一個閏四月,「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今年莊稼要欠收?
    2020年是農曆庚子鼠年,全年有384天,之所以這麼多天,還因為多出了一個月,也就是閏四月,農曆年裡有兩個閏月,目前依舊處在農曆四月。儘管才進入農曆四月裡,但夏收工作依舊穩步的進行中,絲毫沒有什麼影響。如今很多地方的夏收已經結束,莊稼如玉米、大豆等已經重新種植下去,很多人則是期待今年秋收能有不錯的行情,這樣才能讓辛苦幾個月的農忙有所收穫。
  •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今年啥時候立秋?收成怎樣?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今年啥時候立秋?收成怎樣?現在正值夏天,相信大家都盼望著秋天能夠快點兒到來,這樣天氣就可以漸漸轉涼了。今年的氣溫又比以往高了不少,反正筆者是覺得高溫天氣讓人相當煩躁。因此每年夏天都希望這段時間快點過去,可是偏偏天不遂人願,這一年中最熱的天氣還沒到來。其實相比於我們,務農的人更加喜歡秋天,因為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在以往那個以農業為主的年代更是如此。因此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和收成有關的俗語,其中有很多都和我們的24節氣有關,就比如這句「七月立秋,種啥收啥」。也就是說如果立秋的時間實在農曆七月,那麼這一年莊稼的收成會特別的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 2019年立秋具體時間 今年8月8日立秋幾月幾號幾點
    2019年立秋具體時間 今年8月8日立秋幾月幾號幾點  今年立秋是在8月8日03:12:57,農曆七月(小)初八。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就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立秋只是進入名義上的秋天,氣象學以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降到22攝氏度以下作為秋季開始,按這個標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各地天氣依然很熱。
  • 今年農曆七月才立秋 是不是種啥啥收丨小鄉聊天
    天兒剛有點涼快,就盼著立秋脫離暑氣了。別說,今年立秋可以提上日程了,就在下周四。往年立秋一般在農曆的六月份,今年卻拖到了七月份。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今年七夕節的第二天就是立秋,陽曆是八月八號。俗話說,「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立秋節氣到來的時間與莊稼豐收有一定的關係。關於節氣影響莊稼的說法有很多,比如說大暑陰幾天,遍地是黃金,如此看來,即便是七月立秋,還得看大暑中伏期間的天氣好壞。
  • 立秋讀詩|炎炎暑退,一枕新涼一扇風
    涼風至 白露生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立秋一般在每年陽曆的8月7日或8日,這一天太陽達到了黃經135度。 氣候變化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溫度的下降也並不是立竿見影。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 俗話說「秋後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再過10天才正式出伏,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結束。
  • 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入伏後哪天最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入伏後哪天最熱?今天是今年入伏的頭一天,入伏就代表一年中最熱的天氣也會即將來到。俗話說得好「冷三九,熱在三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而三伏又分為頭伏,二伏,和三伏,我們都知道,入伏的時間是根據農曆節氣為準,夏至過後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天,每年都是如此。那麼夏至三個庚日初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呢?
  •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節氣的含義內涵是指夏季結束了嗎
    立秋是一年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這個節氣的到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夏天的結束。但大多數人對節氣並不了解,尤其一些比較相似的節氣更是難以分辨。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立秋是什麼意思,小編整理了立秋節氣所代表的含義及立秋的氣候特點。
  • 今日立秋|戊戌年秋行春令風溼相搏,天氣不涼反熱易病高熱、氣虛...
    今日立秋|戊戌年秋行春令風溼相搏,天氣不涼反熱易病高熱、氣虛、肢萎!就拿上海這周的天氣預報來看從周一到周五全部是晴熱天最高溫度都在36-37度天氣仍然是悶熱悶熱的沒有感到一絲涼風習習今年的立秋為什麼這麼熱?
  • 2020今年立秋是幾點幾分 8月7日幾點立秋具體準確時間
    2020今年立秋是幾點幾分 8月7日幾點立秋具體準確時間目前市面上流傳2個版本第一個是2020年8月7日09點06分03秒第二個版本是2020年8月7日09點06分11秒06秒 和11秒到底那個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