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牧師分享「中國是命定的基督教大國」

2021-01-13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近日,有香港基督教媒體登出如何向國人傳福音系列文章之《中國是命定的基督教大國》一文。文章中牧師在講道時說,神興起一個國家或民族,必定同時賦予他們道德以及福音的使命,推進神國度的發展,而今日中國崛起的同時,基督教亦迅速發展。中國將要成為福音的大國,基督的精兵要奮起,為神打最後一仗,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福音要傳遍地極。

從世界範圍內三次福音復興看今日中國的崛起

文章首先從世界範圍內福音的三次大復興談起。自耶路撒冷傳開,至君士坦丁大帝將福音定為合法,至公元400年基督教被定為國教,之後是羅馬天主教一段黑暗的歷史,一直到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建立起因信稱義的教義,新教亦正式出現。透過皇權基督教傳遍了全歐洲,這是首次福音的大復興。隨後通過移民達成了福音的第二次大突破,即歐洲的清教徒因受逼迫乘坐五月花號越過大西洋去到美洲,建立了美國。第三次的大復興是透過宣教士的宣教,福音越過太平洋來到亞洲,包括中國、印度和韓國等地。

文中歸納出每次福音大突破、大前進時候都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有逼迫,羅馬帝國君士坦丁訂基督教為合法之前,基督教完全是地下狀態;清教徒移民美洲建國是因在歐洲受到大逼迫,還有福音在亞洲大復興,有西方宣教士的血和淚,所以有話說「宣教士的血淚是教會的種子」;第二個特點是信仰與經濟及影響力是同時並進的,當年歐洲成為全世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同時他們也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後來美國崛起成為世界的中心,同時亦成為基督教信仰的中心,至今仍是派出宣教士最多的國家。

「可以說,任何一個在歷史上存留長久的、對人類歷史產生推動影響力的國家,是經濟和信仰同時強盛的國家。上帝賦予你能力的時候,也同時賦予你道德。」文中指出,今日中國於經濟、軍事力、國際影響力上越來越強大,按歷史的規律和法則,上帝的命定是中國亦必須是基督教的大國。

中國在普世宣教中打最後一仗 因為神愛中國

文中稱,從福音傳播的路線看,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歐洲,再傳到美國,再到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再往前一下步就回到耶路撒冷,中間隔著的是回教世界。看世界局勢,回教國家憎恨西方和歐洲國家,只有中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去向回教國家傳福音。

中國與回教國家在地理上是鄰居,這是地利,中國崛起的同時回教世界主動親近中國,回教國家的人民與中國人友好,這是天時和人和,所以向回教國家傳福音非中國人莫屬。很多中國的教會都看到這個異象,大批信徒經過裝備後去回教世界宣教。

福音從一千多萬的猶太人產生,然後逐步傳,傳到了13億人口的中國。文中稱,相信上帝是一個高明的棋手,將中國人安排在最後一個戰役,以「大兵團作戰」去打最後一仗。神愛中國人,看重中國人,將美好的命定放在中國人身上,就算中國人拼命提升經濟,上帝卻親手幫助提升國人的靈魂,中國的福音復興起來,而且還將會有更大的復興。

因而今天的基督徒要站在縱橫歷史的交叉點上,打開屬靈的眼睛「看見」神的計劃,從而去承擔使命,以信心、愛心和熱心為主作工,廣傳福音。

近日,有香港基督教媒體登出如何向國人傳福音系列文章之《中國是命定的基督教大國》一文。文章中牧師在講道時說,神興起一個國家或民族,必定同時賦予他們道德以及福音的使命,推進神國度的發展,而今日中國崛起的同時,基督教亦迅速發展。中國將要成為福音的大國,基督的精兵要奮起,為神打最後一仗,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福音要傳遍地極。

從世界範圍內三次福音復興看今日中國的崛起

文章首先從世界範圍內福音的三次大復興談起。自耶路撒冷傳開,至君士坦丁大帝將福音定為合法,至公元400年基督教被定為國教,之後是羅馬天主教一段黑暗的歷史,一直到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建立起因信稱義的教義,新教亦正式出現。透過皇權基督教傳遍了全歐洲,這是首次福音的大復興。隨後通過移民達成了福音的第二次大突破,即歐洲的清教徒因受逼迫乘坐五月花號越過大西洋去到美洲,建立了美國。第三次的大復興是透過宣教士的宣教,福音越過太平洋來到亞洲,包括中國、印度和韓國等地。

文中歸納出每次福音大突破、大前進時候都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有逼迫,羅馬帝國君士坦丁訂基督教為合法之前,基督教完全是地下狀態;清教徒移民美洲建國是因在歐洲受到大逼迫,還有福音在亞洲大復興,有西方宣教士的血和淚,所以有話說「宣教士的血淚是教會的種子」;第二個特點是信仰與經濟及影響力是同時並進的,當年歐洲成為全世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同時他們也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後來美國崛起成為世界的中心,同時亦成為基督教信仰的中心,至今仍是派出宣教士最多的國家。

「可以說,任何一個在歷史上存留長久的、對人類歷史產生推動影響力的國家,是經濟和信仰同時強盛的國家。上帝賦予你能力的時候,也同時賦予你道德。」文中指出,今日中國於經濟、軍事力、國際影響力上越來越強大,按歷史的規律和法則,上帝的命定是中國亦必須是基督教的大國。

中國在普世宣教中打最後一仗 因為神愛中國

文中稱,從福音傳播的路線看,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歐洲,再傳到美國,再到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再往前一下步就回到耶路撒冷,中間隔著的是回教世界。看世界局勢,回教國家憎恨西方和歐洲國家,只有中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去向回教國家傳福音。

中國與回教國家在地理上是鄰居,這是地利,中國崛起的同時回教世界主動親近中國,回教國家的人民與中國人友好,這是天時和人和,所以向回教國家傳福音非中國人莫屬。很多中國的教會都看到這個異象,大批信徒經過裝備後去回教世界宣教。

福音從一千多萬的猶太人產生,然後逐步傳,傳到了13億人口的中國。文中稱,相信上帝是一個高明的棋手,將中國人安排在最後一個戰役,以「大兵團作戰」去打最後一仗。神愛中國人,看重中國人,將美好的命定放在中國人身上,就算中國人拼命提升經濟,上帝卻親手幫助提升國人的靈魂,中國的福音復興起來,而且還將會有更大的復興。

因而今天的基督徒要站在縱橫歷史的交叉點上,打開屬靈的眼睛「看見」神的計劃,從而去承擔使命,以信心、愛心和熱心為主作工,廣傳福音。

相關焦點

  • 華人教會宣教領袖三點勸勉:基督徒要如何投入普世宣教?
    在華人教會差傳機構「神州華傳」最新一期也是2014年首期的刊物上,國際總任餘俊銓牧師關注此話題。他指出,基督徒在普世宣教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重要,他還從三點分享了基督徒要如何投入其中。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是什麼
    因此,基督教沒有自己的權力中心,教派之間的聯繫鬆散。另外,基督教廢除天主教的教階制,主張教會生活多樣化,認為教徒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交通,教徒就是司祭。而天主教則強調神職人員的中介作用,從而使神職人員享有一個較崇高的地位。    聖經中的十五卷次經基督教一律不收入,天主教則收入其中的十二篇。另外,天主教還將不見之於《聖經》記載的、代代流傳的"聖傳"視為圭臬,而基督教則不以為然。
  • 鉤沉丨基督教對近代中國女性的影響
    基督教在這片土地上開辦女校,在教育和醫療服務方面培養了很多人才,對建設這個國家,做出了非比尋常的貢獻。基督教反對纏足、納妾、殺嬰及指派婚姻,這一系列的運動,都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婦女的地位,教會學校的女生都積極地參與反侵略和反男女不平等的運動。自1821年,梁發用一個飯碗為自己的妻子李氏施洗,李氏成為中國第一個更正教女信徒開始,女性在教會裡就表現出強烈的虔誠和熱情。
  • 為什麼中國北方農村的基督教如此流行?基督教是如何滲透進的?
    同時,中國信仰地圖顯示,紅色的基督教在華北和中原的河南很興盛,尤其是農村。中國的農村是非常保守的,很多農村老人甚至是文盲,他們怎麼會去信仰這種八千裡外外國的信仰呢?讓人十分疑惑。很多人想到基督教,就會想到歐美發達國家,覺得中國西化的城市,比如北上廣才應該是基督徒多的地方,怎麼會是河南河北的農村呢?
  • FBI警告:中國要做唯一超級大國
    7月7日,在哈德遜研究所的研討會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多福雷發表了題為《中國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威脅》的演講。演講中,克里斯多福發表了一個讓人費解的結論:中國企圖用舉國之力,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圖片截取自FBI官網對比近年來許多美國政客的發言,克里斯多福的演講實在談不上有啥乾貨。
  • 他的所做所為受不受基督教教義的約束?看看
    不過基督教和天主教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天主教對教徒的信仰其實有更深的「管控意識」,教徒的儀式感和歸屬感更強。我們都知道梵蒂岡,這就是天主教的教皇,他是所有天主教徒的掌門人。而基督教就沒有一個全世界「共主」,基本上只在自己受洗的教區存在一種關係的維繫。
  • 中國老酒對話世界烈酒 捨得用品質詮釋大國品牌
    「中國老酒是全世界唯一不可複製的烈酒品類」,Patrice Frank這樣定義捨得老酒。ITI要向世界推介中國老酒不可複製也意味著老酒的稀缺體質。中國白酒的品牌價值證明有底氣與世界烈酒一爭高下。對於西方消費者而言,白酒是感受中國飲食文化、釀酒文化、中國禮儀等傳統文化的渠道之一,這就需要一個長期而完整的情感鏈條和展示平臺。而對於全世界華人來說白酒文化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能夠凝聚全球華人的一種精神力量。
  • 2020年中國基督教雜誌《天風》開始徵訂了
    2020年中國基督教期刊《天風》日前已經開始徵訂了。《天風》創刊於1945年,是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主辦的基督教刊物。雜誌宣傳國家宗教政策法規,闡述基督教教義,牧養關懷信徒,引導信徒愛國愛教,做光做鹽。
  • 效法世界有識之士的信仰 一基督教信仰
    (見《人民日報》一九九一年四月三日第二版); 我國前任總理周恩來, 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原名周淪龍,因十次得蒙神恩,牧師為他改名為周恩來; 曾經統一了南北美國的林肯總統;最早建立了第一民主國家的美國總統華盛頓; 曾經建立了法西蘭第一帝國的拿破崙;振興大英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等等都是信耶穌的。
  • 這個非洲大國的警察暴力比美國更嚴重,律師牧師也來趁火打劫
    這些受害人的家庭不僅要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和來自警察部門的索賄,還要被牧師、律師和所謂的人權倡導者許下虛無的承諾,以幫助尋找家人的名義,榨取他們的錢財。 從那以後,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在這個艱辛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形形色色兜售希望的商人:律師、人權組織、教會和牧師,他們索要吉傑克的照片,承諾為他們祈禱,幫助他回來。 53歲的虔誠女性霍普說:「他們可以預見未來,說他會回來。」她盯著肉粉色牆壁上的縫隙,說道:「無論他們讓你做什麼,你都得去做。」
  • 美國牧師:世界末日就在2020年12月21日!
    據古怪的基督教傳教士保羅·貝格利(Paul Begley)預測,世界將在2020年12月21日徹底毀滅。他引用了瑪雅曆法和天文現象,來證明自己的世界末日理論。同時,12月21日,也是貝格利牧師的生日。更加巧合的是,冬至也恰巧落在12月21日。這無疑也成為了邪惡世界末日說的證據。
  • 渡邊祐子:基督教與日本的近代化
    年輕人聽到這樣的話,感到非常震撼,因為他接觸到了聞所未聞的價值觀,隨後信教後來成為牧師,最後成為了明治學院的第二任校長。那麼當時他們為什麼會接受基督教,他們為了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而接受基督教的呢?從目的來看有以下兩點。首先是將基督教作為新國家的精神支柱。第二點是倫理方面。
  • 美國出臺《排華法案》排擠華人,1943年才廢除,三點原因令人深思
    先說說法案出臺的背景19世紀30年代,開始有華人前往美國。那時候,去美國的華人大多都是在劇團或馬戲團裡表演節目,人數很少。在美國人看來,他們就像是"動物中的稀有品種"。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國門被列強打開,便有很多華人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到1865年,在美的華人就達到了5萬人。也就是在這一年,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開始招收華人勞工,該公司招收的第一批華人勞工一共50名。
  • 外國歷史,基督教的基本教義與禮儀
    基督教是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從猶太教的一個派別發展而來。4世紀末葉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在歐洲中世紀佔統治地位。它的經典是《聖經》,包括《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儘管基督教自誕生以來,產生了許多教派,在教義上也有分歧。但各派有共同信奉的基本教義。
  • 丁日被爆正用功研讀想成為「教會牧師」,受帥哥好友影響跨出新一步!
    今年不只美國名媛金卡戴珊立志表態正在苦讀美國法律專書要考律師執照後,你可能沒想到現在就連26歲的加拿大偶像男歌手Justin Bieber也想要進一步成為正式的教會牧師!
  • 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浸會大學圓滿落幕
    (圖:基督時報/施迦南) 如今,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基督教該何去何從?6月12-13日,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浸會大學圓滿落幕。
  • 中國:「垃圾書」出版大國?
    [摘要]在中國每年出版的45萬種圖書中,絕大部分都是垃圾書,這些垃圾書的數量超過85%,我們不僅是世界上的出版大國,還是「垃圾書」的出版大國。話題主持:劉憶斯(《晶報深港書評》周刊主編)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出版圖書超過45萬種,超越美國一倍多,成為世界第一出版大國,但與此同時,不少讀者反映,目之所及,到處充斥著各種所謂暢銷的「垃圾書」。
  • 寇紹恩牧師恩典365分享:看到配偶真實需要 凡事忍耐
    11月11日,寇紹恩牧師通過恩典365特別分享了這個話題。 以下是今日寇紹恩牧師恩典365分享的梗要:「一開始說愛是恆久忍耐,就已經讓人頭大了。現在還要凡事忍耐。」為什麼凡事忍耐?「忍耐這個字在英文裡面我覺得真有意思。忍耐這個字在英文裡面叫patient。在名詞上它是『病人』,在形容詞上它是『忍耐』。很有意思,同一個字,『忍耐』,同一個字,『病人』。」
  • 大國國民與小國雞犬:盤點加人的小肚雞腸
    我 說這個問題幾年前滑鐵盧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網上論壇討論過了,結論很簡單:加拿大的國土面積、工業化排名、社會進步程度,是「樣子大國」;加拿大的人口數量、軍事實力、國際影響、歷史貢獻,特別是執政者和意識形態操控者的心胸、見識還有能力,實在是「蕞爾小國」。為了進一步闡明我的觀點,我接著跟兒子講了 幾個真實的故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