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亞洲巨鄰之間:緬甸外交政策更加成熟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翁山蘇姬此次接受李克強之邀再度訪華,被視為這位『全球民主事業標誌性人物』轉型為『國家務實政治家』進程中的又一塊界石」。「德國之聲」18日報導說,作為目前緬甸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翁山蘇姬需要在本月31日召開21世紀「彬龍」和平大會首次會議之前得到北京的幫助。此次會議被視為緬甸國內和平進程的基石,旨在實現各族群、政府及軍方之間的和解對話。緬甸少數民族多居於緬中接壤地區,少數民族與中央政府之間常訴諸武力的衝突困擾緬甸社會數十年。作為其最大鄰國,北京在相關問題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昂山成為執政者之後,西方就一再抱怨她「務實」,批評她未能阻止針對緬甸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暴行。這種批評聲已經引起緬甸民眾的反彈。緬甸著名學者林內撰文說,對於美國而言,在緬甸問題上始終繞不過去的一項關切就是緬甸的人權問題。由於人權問題,美國時常會對緬甸提出質疑和指責,這必然會有損於美緬雙邊關係。相比而言,中國發展對緬關係上更務實。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在推動中緬關係的新發展之際,緬甸政府也在地緣政治上面對嚴峻挑戰,夾在兩個亞洲巨鄰中國和印度之間,緬甸不能倒向任何一邊,在推行政治改革和振興經濟之際,緬甸必須努力重新平衡與中印的關係。此外,無論緬美關係如何回暖,中緬關係也並非總是風平浪靜,中國仍將繼續在緬甸保有巨大的影響力是個事實,緬甸也仍將在經濟方面繼續依賴中國,因此翁山蘇姬不得不小心翼翼處理和平衡中緬關係。

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國,也更加理性地看待美國,緬甸的外交政策更加成熟。緬甸政治評論員吳丹梭奈評論稱:「翁山蘇姬將通過此次訪華重新塑造緬甸外交政策」。該評論認為,翁山蘇姬首次出訪,選擇的國家既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而是同為東協成員國的寮國,隨後是泰國。這是非常務實的考慮,因為翁山蘇姬深知,對緬甸最為重要的國家事實上是東協成員國。而此次翁山蘇姬將中國作為除東協外首個訪問的國家,表明她將中國的重要性置於美國和日本之上。翁山蘇姬通過此次訪華,將真正實現緬甸歷史上的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環球時報駐緬甸、新加坡、德國特約記者李司坤辛斌青木路鋒  環球時報記者王亞斌】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緬甸大選面面觀 獅子與孔雀之間的對決
    新華社仰光分社記者張雲飛介紹,鞏發黨的黨徽主要標誌是緬甸獅子,而民盟的黨旗黨徽主要標誌是孔雀。因此,緬甸一些評論員把這次大選比喻為「獅子與孔雀之間的對決」。在過去一個多月的競選拉票中,人們未見鞏發黨有太大的造勢活動,算是「獅子仍未吼」。相反,民盟憑藉翁山蘇姬在多地聚集人氣,競選活動聲勢浩大,可謂「孔雀已開屏」。
  • 還是女婿靠譜 川普外交政策受庫什納影響更加務實
    先是說外患在這段時間,最主要的就是在中東地區,這敘利亞的問題,那麼由於敘利亞發生了化武襲擊事件,也讓川普必須立刻下令進行軍事打擊行動,這可說讓當地的局勢更加的複雜。 那麼另外,在內憂方面,就必須要談到關於白宮內鬥的問題了,最主要的是由庫什納,也就是川普的女婿為主的溫和派對上班農的所謂比較激進一點的極端派。
  • 胡利奧·裡奧斯:美國遏制政策是中美關係惡化主因
    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導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8月31日刊發題為《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文,作者為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文章摘編如下:我們不應忽視以下事實:在2002至2012年,當前趨勢就隱約可見,中美對抗有長期存在的可能性。
  • 【東南亞觀察】杜特爾特個性特徵對菲律賓外交政策的影響 —基於赫爾曼個性分析理論
    在決策者對於外交事務興趣方面,決策者對外交政策的興趣程度與外交政策受到決策者個性影響呈正相關,當一個政治系統的主要領導人對於外交事務有體現出更高的關注度時,他就越有機會影響到外交政策的制定。若主要領導人對於外交事務的興趣程度較低,則很有可能依賴於決策系統中其他專業外交政策制定者的意見,或者根據客觀形勢來做出標準化的選擇。
  • 「亞洲沙皇」來了?
    活躍在智庫這些年,坎貝爾一直將中國和亞洲作為他的主要研究對象,在《外交事務》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影響力最大的,要數2018年他和拉特納合寫的《思慮中國》,當時引發了一場關於美國對華接觸政策是否失敗了的中美學界大討論,王緝思、約瑟夫·奈、芮效儉、託馬斯·克裡斯滕森等學者均參與其中。
  •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作者簡介:   1949年10月2日  蘇聯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互派大使。  1953年12月  周恩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兩國應根據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惠(後改為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解決兩國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1954年訪問印度和緬甸時,周總理同兩國一同倡議將這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1954年4月26日  日內瓦會議開幕。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參會。
  • 歷史上的今天,1947年7月19日,緬甸昂山將軍遇刺身亡
    1938年,昂山當選學生會主席和緬甸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1938年10月,昂山離開仰光大學法律課程,轉而投身政界。1930年代,緬甸民族主義日益高漲。一些愛國青年知識分子,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統治的運動中,成立了德欽黨。1938年,昂山加入德欽黨,改稱德欽昂山(Thakin Aung San),並當選總書記。1939年8月15日,緬甸共產黨成立,昂山任總書記。
  • 歐巴馬訪亞洲微妙平衡 難助中日韓關係破冰
    歐巴馬難改中日韓格局  加拿大《星島日報》社論指,歐巴馬訪亞洲前夕,中日外交破冰試探頻密,日本海上幕僚長亦釋出欲與中國軍方會商的訊息。但在日本軍事擴張及政壇二戰史觀未見實質性轉變之下,未來中日情勢緊繃仍是大概率事件。歐巴馬此行,如何在拉攏日本與避免激怒中國之間尋找平衡,動見觀瞻。
  • 緬甸延長外國人入境限制至12月15日
    《緬甸新光報》11月30日報導,10月27日緬甸外交部曾宣布外國人的入境限制延長至11月30日。11月29日外交部宣布,為了有效防控疫情,緬甸對外國人的入境限制再延長至12月15日。因緊急公務、緊急事務,需要入境緬甸的外國人(包括外交人員、聯合國下屬組織職員等)可乘坐救援班機或特殊班機入境緬甸。所需籤證,可聯繫就近緬甸駐外使領館獲取幫助。
  • 緬甸:老友新朋,RCEP皆為共贏
    大市場創造新機遇 新發展成就大未來緬甸:老友新朋,RCEP皆為共贏「這一協定將為緬甸出口市場帶來巨大機遇,有助於為緬甸吸引更高質量的外國投資,也將為緬甸帶來更多的高科技發展和技術合作機遇。」緬甸投資與對外經濟關係部部長當吞指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為亞洲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活力。作為東南亞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緬甸成為RCEP成員國,恰恰是RCEP所體現的經濟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同濟共贏的思路,展現出RCEP的包容與開放。RCEP帶來更多合作機會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經濟結構以農業、林業為主,工業落後。
  • 揭秘新中國外交60年:自然災害時仍對外慷慨解囊
    「然而,中蘇交惡卻給了中國逐步從冷戰中解脫出來的機會,開始尋找獨立的國際地位,獨立的外交路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餘萬裡說,「在這個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的時代,中國一方面支持亞非拉美的獨立運動,一方面通過援助外交,鞏固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友誼。」
  • 緬甸大選 | 獅子未吼與孔雀開屏
    細看照片,學生身後的大人們戴著印有執政黨黨徽的帽子,而陪同吳登盛視察的是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身為執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鞏發黨)主席的吳登盛近期密集視察各地,顯然也有競選拉票之意。吳登盛在會見伊洛瓦底省當地民眾時說:我們政府為緬甸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希望民眾合作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
  • ...建制派集體回歸」,拜登的外交內閣人選對中國和世界意味著什麼?
    然而,在美國新的內外局勢下,其政策是否依然保持民主黨傳統建制派的風格,值得打一個問號。」在對華政策領域,國際關係專家認為,在拜登國安和外交團隊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布林肯和沙利文都並非中國問題專家,而是更專注於整體外交戰略,尤其布林肯相對更精專於歐洲事務,這意味著恢復美國全球盟友體系將成為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首要之重。
  • 2018博鰲亞洲論壇日程表 博鰲年會最值得關注的8場論壇
    2018博鰲亞洲論壇日程表完整版請點擊:2018博鰲論壇日程時間安排表完整版一、習近平主席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據新華網4月3日報導,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4月3日表示,習近平主席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 被開除國籍逐出國門的一群亞洲人,無國收留,自作孽不可活!
    被開除國籍逐出國門的一群亞洲人,無國收留,自作孽不可活!眾所周知,亞洲是七大洲裡面土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一個州亞洲。在這片大地上有著許許多多不同文化的國家,其中中國就是亞洲最大的國家。當然了,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很多非常小的國家,緬甸就是其中之一。
  • 【理論研究】現實主義外交政策和跨大西洋安全機制|國政學人
    安全研究包含廣泛的議題,從核擴散、核威懾、軍民關係、戰略文化、種族衝突、流行病與國家安全、民主政治、外交決策到定性與多方法研究的發展。根據2018年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2018年的影響因子為1.706,在91種國際關係類期刊中排名第30。
  • 緬甸軍方第三號人物或掌大權 深得現領導人器重
    不過,該黨的勝利並不意味著登盛將當選緬甸的新總統。「作為緬甸軍方第四號人物,登盛並不在接班人名單之中。」英國廣播電視臺報導說。  按照緬甸憲法規定,大選後90天內將召開聯邦議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總統、副總統,組成新政府。  誰將當選最終的總統?一位軍方人物漸漸浮出了水面,他就是現年63歲的上將,緬甸軍方的第三號人物—總參謀長杜拉瑞曼。
  • 充分發掘民主黨派公共外交潛力
    第一類是公共外交主體加強自身建設、合作機制建設和與公共外交相關的調研、籌備、研討、推進等工作。如主持召開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會議,研究面對全球疫情嚴峻形勢如何發揮公共外交獨特作用,包括籌劃舉辦「全球疫情下的公共外交」對話會、「中國企業走出去」 系列論壇、加快推進長三角公共外交協會聯繫機制、加快推進與上海理工大學共建公共外交研究院、籌備「江上會客廳」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