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72歲的趙萬隻
尋TA人:趙萬隻的兒女
尋TA啟事:趙萬隻,男,身高170釐米,臉型偏長,大眼睛,患有輕度老年痴呆,語言表達能力差,於2008年6月4日在太原市南中環殷家堡附近走失,至今無消息。我們懇請社會愛心人士幫忙留意尋找,望見到他的好心人幫忙收留,並與我們聯繫。聯繫電話:15503601643,13643613168。
○記者核實
在殷家堡小區,記者見到了趙萬隻的大女兒趙靈仙。說起父親走失的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9年,但趙靈仙還是自責不已:「是我沒有照顧好他。」
9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趙萬隻又是怎麼走失的?在趙靈仙家裡,她給記者講述了事情的始末。
母親離世後備受打擊 父親出現老年痴呆症狀
2008年父親走失之前,趙靈仙一家人也算是四世同堂。「我奶奶當時已經80歲了,但身體很好。」趙靈仙說,她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4個弟弟妹妹。趙靈仙的媽媽在一次檢查身體時,被確診患上了癌症,一個月後就過世了。「我們當時主要是擔心奶奶的身體,怕她接受不了,沒想到我爸……」她告訴記者,母親過世後,父親可能受的打擊較大,出現了老年痴呆的症狀,但情況並不嚴重。「就是一陣一陣的,倒是不影響生活。」趙靈仙說。
母親過世後,奶奶被接到了姑姑家由姑姑照顧,父親則是先在妹妹家呆了一段時間,才被趙靈仙接到了自己在殷家堡的家。「在我家住了有一個多月吧。我爸一般早上出門去買菜,再去高新區那邊的公園遛遛彎,然後就會自己回家,對於周圍的情況,他應該都熟悉。」
2008年6月4日早上,趙靈仙和父親一起出門去買菜。「在回來的路上,我碰見了一個熟人,就停下來和對方聊了幾句,讓我爸先回家了。」趙靈仙說,她在和熟人聊完天后就直接上班去了。「中午回到家發現我爸不在家,我就趕緊出去找。」菜市場、公園,甚至是在體育館附近的姑姑家,趙靈仙都找了個遍,但仍不見父親,於是她趕緊報了警。
「我們家以前住在太原解放紀念館附近,我姑姑在體育館附近,我家在殷家堡,我爸爸經常去高新區的那個小公園,所以我們全家人一開始就先在這些地方找。」趙靈仙說,在這些地方都沒找見父親之後,趙靈仙又在市內其他地方尋找父親的蹤跡。當時,趙靈仙還沒有購買手機,代步工具也只有一輛自行車,而她和丈夫就騎著自行車找遍了父親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塢城路、北張村、大馬村、小井峪、大王村、小王村,甚至是晉中市的榆次區。「因為我們家附近就是山莊頭村,當時是聽人說榆次也有一個山莊頭村,就想著我爸爸會不會不小心走到那裡去了,所以我老公就騎著車子一路找過去,但是也沒找見。」趙靈仙說。
一家人留心各種信息 還發布在尋人網絡上
一次次的尋找未果,讓趙靈仙陷入了「瘋狂」的境界。「當時我就是白天想,晚上做夢也在想,經常夢見有人說看見我爸了,或者是夢見他在某個地方在等我,讓我趕緊去接他,晚上幾乎睡不踏實。」趙靈仙說。就這樣,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趙靈仙瘦了十幾斤。
一家人時時留心各種各樣的消息。「電視裡有時候會播哪裡出現了一具無名屍,被送到了哪個殯儀館;或者哪個醫院有無名人氏去世了找不到家屬,我們都要去看一看,確定不是我爸了才安心。」趙靈仙說。
2015年的一天,趙靈仙偶然發現了一個專門發布失蹤人口檔案的網站,抱著試一試的心理,趙靈仙讓同事幫忙聯繫到了網站的負責人,繳納了一定的費用後,對方的工作人員就把趙萬隻的資料放在了網頁的頭條。「我經常去看那個網頁,但一直都沒什麼消息。」而隨著網頁的更新,趙萬隻的信息也慢慢被更多失蹤人口的信息所替代。
如今技術越來越發達 會一直堅持尋找父親
趙靈仙家有一個7歲的小男孩,他是趙靈仙的外孫。「當年我爸在我這住的時候,他的媽媽還在上大學,現在他已經這麼大了,可我爸還沒消息。」趙靈仙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而且,趙萬隻走失時,趙靈仙的奶奶還健在,但現在,她的奶奶已經過世3年了。「我奶奶臨終前還在問我,『你爸啥時候回來呀?』我不知道該咋說,只能說『你讓他回來,他就回來了。』」話雖如此,但趙萬隻一直沒回來,也沒有任何消息。
今年9月的一天,她曾聯繫過的網站的工作人員給她打來電話,說免費給趙靈仙兄妹拍攝一段尋親的視頻。「拍攝地點在忻州,我們兄妹一共5個人,但是9月份的時候我二弟有事,所以只有我們兄妹4個去拍攝了視頻。」趙靈仙說。而視頻的主要內容,就是趙萬隻走失的經過和趙靈仙他們想對離家9年的父親說的話。視頻製作完成後,在今年11月8日在網站播出後,也被多個微信公眾號轉發,「真心希望有一天我爸爸能回來。」
「弟弟妹妹一直勸我,說我爸走丟不是我的責任,可我總是過不了心裡那道坎,什麼時候都過不去。」當記者問到趙靈仙準備找到什麼時候時,她說自己是不會放棄的,「如果到他90歲那年還沒有消息,我們再考慮放棄。」她覺得,家中長輩的身體都很好,按常理推斷只要父親的阿爾茲海默症的病情沒有惡化,現在肯定還在世。
「9年前我們報警的時候,通訊什麼的都沒有現在發達,當時也沒有想著留DNA,所以到現在都沒消息,我們準備找個時間去重新報案,再留下DNA信息,這樣找到的機率可能就大一些。」趙靈仙說。
隨著趙靈仙兄妹尋親的視頻在多個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趙家兄妹覺得找到父親的機率越來越大了。「我們前幾天還在商量,每隔一周就把視頻發一次,讓更多人能看到。」趙靈仙說。
本報記者 張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