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個藏族康巴帥哥: 丁真,爆紅了網絡。他帥氣騎著小馬「珍珠」奔馳的身影,陽光般的笑容,一汪清澈的眼神,傾倒了無數的人。而更新聞熱點的是,這個白馬少年,「甜野男孩」。被全國各地的文旅集團圍繞著,展開了「瘋狂」的搶人大戰: 西藏在等你、雲南歡迎你、山東歡迎你、湖北邀請丁真來家鄉……都把這個帥小夥當作了自家人。
然而,四川文旅集團發狠地發聲: 丁真,是我們四川的! 在這一波正能量為帶動脫貧推介本地人文旅遊的「打架」過程中,也讓很多人知道了丁真的家鄉: 四川甘孜理塘那個風景秀麗的雪域高原。
其實,四川甘孜理塘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一個多情詩人,早在歷史上留下了厚厚的足跡。先來讀一首詩:「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是的,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被人稱作: 浪漫情歌詩人倉央嘉措。有人說這是他生前寫下的最後一首詩。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了解理塘也是從倉央嘉措的故事和詩裡得來的。
據說,西藏三大寺的僧人們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示,到康巴地區理塘尋找到了轉世靈童藏傳佛教七世達賴。
許多人都多多少少讀過倉央嘉措的詩,讀他的詩是因為,他是個既多情又浪漫的情種。而他短暫的一生中那些悠遠的故事,卻更打動人們內心脆弱的那一角。每每讀著他的詩,總會覺得和這位六世達賴喇嘛,並肩站在雪域高原上,感受著純粹的天空與白雲,體悟著靈魂中的空靈、恬靜與飄逸的境界。的確,作為一位活佛喇嘛政治人物,有著神聖不可侵犯表層,但也有著其個人生活的不幸。在政治鬥爭中落敗,被黃教押解途經靑海湖時圓寂,時年才26歲。
但他首先是位詩人,是神權政壇上的異類。他叛逆不羈,沉湎於風花雪月,一心只想在俗世中,找尋屬於他的那份情愛與心動。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他與眾不同的傳奇人生,和流傳於今的不朽詩句。
讀他的詩,仿佛時而在廣袤的雪山高原聽天籟;也仿佛時而在月下窗前,聽那入至心海的禪音。在低吟淺唱的纏綿中,生發著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嘆!
從他的詩集其中一首,《那一世》來領略一下使人神醉的詩境: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上。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紋那一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 我翻遍了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 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那一瞬 我飛升成仙 不為長生 只為佑你喜樂平安」而進一步去探究他詩中的「你」,卻似乎又和甘孜理塘有著必然的聯繫。
傳說倉央嘉措到拉薩布達拉宮坐床為活佛之前,他有一位青梅竹馬的小夥伴,桑潔卓瑪,她就是來自理塘的姑娘。她美麗善良能歌善舞,與倉央嘉措倆小無猜。很多的日子裡,倉央嘉措向她吟誦詩歌。卓瑪則用動聽的歌喉,唱起她家鄉的歌謠。
然而,世事變幻萬千,倉央嘉措成為五世達賴轉世靈童。被人帶入禁宮。從此,倆人天涯一方,情意難捨。所以說當倉央嘉措生命中最後寫出:「不飛遙遠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以及,理塘成為倉央嘉措的轉世之處,也許是冥冥之中的約定。今天,由於丁真在網絡上的大火,理塘成為萬人嚮往的打卡地。但我們不妨先來讀一下倉央嘉措的詩歌。從而知曉:理塘,不僅僅有丁真少年小夥的純真的笑容與爽朗,更有倉央嘉措般的浪漫詩意的存在。
今夜,冬月朦朧。手中翻閱著那本幾年前,朋友從拉薩八角街一個茶吧帶回的《倉央嘉措詩集》。當眼光遊走在詩句中後,也許,入眠時會有夢。夢裡會飛至甘孜裡塘,在充滿倉央嘉措浪漫詩意的雪山高原上,而策馬揚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