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的「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句話有什麼現實意義?

2021-01-10 農家閒聊

農村人常說的「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句話有什麼現實意義?

農村是有這句話,「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意思是說,不會幹活還只會吃飯的小子,飯量特別的大,能夠生生把自己家給吃窮了。不過,在我們老家,貌似沒有惡意,是父母假裝責罵自己孩子的玩笑話,但同時確實在玩笑中道出了養育子女的不容易和心酸。

在過去的農村家庭,很少有一個子女的,一般最低兩個,三個四個的多得是。而且子女的歲數都差不多,僅僅相差一歲或者兩歲,都是出於只能吃飯不能幹活貪吃貪玩,善玩好動的半大小子狀態。過去農村人是這樣的,越窮越生,其實農民的思想很樸素,孩子多生幾個,長大後都是勞動力,然後可以多掙工分,多掙錢。雖然半大小子能吃但還不會幹活,但他們是大人的希望,只要他們能吃飯,就表明他們身體好,將來能幹活能出力,即使現在糧食缺乏,大人嘴上說不容易,其實心裡是很高興滿足的,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孩子們吃飽。

吃死老子說的啥?這些也就是帶著淚花的玩笑罷了。記得自己的父母,在我記事以後,一直都在不停的忙碌著,現在想想自己的父母,一直都是在窮忙瞎忙。農村人越是貧窮,越是忙得團團轉,不知道其他農村孩子的父母是不是也是這樣?我的父親會說:農村人一天不幹活,就上頓不接下頓了。也許在父母的世界觀中,勤勞是唯一可以消除貧窮的辦法,其實這是很多老農民的樸素價值觀。因為他們除了不停的在土裡刨食,也真的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去獲得經濟收入,在以前,確實是農民的悲哀。被活生生的捆死在土地上,沒有別的途徑,只有不停地用雙手刨啊刨。

當父親的,常常為家裡有幾個兒子自豪,可是養大了,確實不易。半大小子,正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年紀,幹不了多少事,吃的卻很多。要餵飽他們,家裡的負擔很重。對於我們這個自古以來缺少食物的民族,這確是件難事。

因此,就有了這樣的話,這句話有幾個關鍵的點,就是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食量大!其次是家裡勞動力少,不富裕,食物方面的供應緊巴巴。

現在農村富裕了,各個家庭的兒子也少了,吃穿根本就不是問題。但半大小子正是上學的年齡段,不僅要吃,更要花費更多的錢財。最主要的是現在都要進城買房,甚至買車。對於老農民來說,這不是一個小數字。過去人窮,吃不飽,那叫「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現在誰家要是有兩個小子,那還不愁死了?現在應該說是「半大小子,愁死老子"!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俗語?俗語一般在群眾口語中流傳,講得多的,並且流通範圍比較廣,而且語句含義受到大家認同的,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俗語。也就是說,從實際生活中生產的,簡練但富有深刻意義的語句,那麼便是俗語。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交三友,難不求三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很多老一輩傳下來的俗語,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有很多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話。雖然聽起來十分的簡單,但是只要認真琢磨,就會發現其中隱含著很多十分珍貴的道理。小的時候小編在農村生活,經常會聽到農村老人,給我講很多有趣的農村俗語。
  • 農村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由於很多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很多深奧的道理,很難被人解讀,而俗語這種喜聞樂見又充滿幽默的形式,不僅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能博得大家哈哈一笑,因此,數百年來,從未在農村失傳,一直被大家傳頌!在農村,以下的幾則俗語被大家廣為認知,您知道它們的含義嗎?一、兒子婚前是兒子,女兒終生是女兒在農村,看慣了世態炎涼,親情冷暖,老人常說「兒子婚前是兒子,女兒終生是女兒」。
  • 農村老人常說「白虎蓋青龍,一代更比一代窮」這話到底在講究什麼
    農村裡面老人經常說:「白虎蓋青龍,一代更比一代窮」這些話到底在講究些什麼?中國的農村這麼多,每個農村裡面都有一些老人,這些老人會說一些農村老話,在我們小的時候,對於這些老人說的一些老話,我們都不是很清楚他們說的到底是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記得那個時候,沒有手機看,沒有電視看,每天白天都是和泥土做伴,天一黑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就會喊著回家吃飯。吃完飯,洗完澡,早早的上床睡覺。
  • 農村人常說「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有沒有道理?
    農村人平時農閒時候比較多,每到這個時候村裡的老老少少都喜歡坐在村頭一起聊天。以前小時候農村夏天的傍晚也是非常熱鬧的,農村人都喜歡早早吃完晚飯,然後搬出涼床坐上面納涼聊天,邊搖著蒲扇邊拉家常。農村老人們都喜歡逗小孩子玩,小時候經常被村裡的老人們看手相,最常看的就是手裡的指紋,農村老話叫「鬥」或者「螺」,就是手指上一圈一圈的指紋。農村老人們最喜歡一邊幫小孩子們看指紋一邊念叨:「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每個人生來手上的紋路就千差萬別,因此指紋也都是不一樣的。現代偵查技術就是利用每個人獨有的指紋來鎖定偵查對象的,可見每個人手上的指紋都是不同的。
  • 農村老話說「貓來窮,狗來富」,這句話的來歷是什麼?
    在農村,經常有人說「貓來窮,狗來富」,那這句老話的來歷是什麼呢?這句話有道理沒有?有下面幾種說法:一、貓和狗的脾性 貓和狗作為家裡經常養的動物,兩者的脾性有很大的不同。在農村認為貓是嫌貧愛富,狗則不嫌家貧。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說的啥意思?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這句話說的很有意思,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句話說的主體思想是蓋房子的方位問題,這也是我國廣大農民在蓋房子前要選位置,看日子的原因。編輯這句話中出現了青龍和白虎,其實還有玄武和朱雀之說,「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氣象之說。這也是宅基地在動工前需要考慮的。
  • 農村老話:「手毛窮,腳毛富」,這句話要表達怎樣的含義?
    農村有很多流傳的經典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農村老一輩人根據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總結出來的,雖然這些俗語沒有什麼高深的辭藻和華麗的句式,但卻十分通俗易懂,也容易記住,且其中包含的道理也非常深刻,也給予了後輩人許多指導和啟示,不過這些俗語也並不是全部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潮流的,我們要有選擇地進行取捨。
  • 在農村,為什麼農戶總說狗來富,豬來貧?有什麼寓意?
    在農村,至今流傳著一些老話,這些老話都是祖祖輩輩經過多年的生活經驗編輯而成,流傳至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相信。這些話,很多都是根據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動物的行為進行總結的。那麼,農村老人常說的「狗來富,豬來窮」是什麼意思呢,我也是農村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吧。
  • 常聽到人說「吃軟飯」,這句話從何而來?他卻能夠把軟飯吃到極致
    如今我們生活當中的很多俗語,都是由古代傳下來的,其中有一些話聽上去沒有侮辱性的意思,但其實如果知道當中的指代,那麼才能夠懂得所代表的意義。比如「吃軟飯」這句話,聽起來只不過是讓飯軟糯一些,比較好下口,但其實指的是男子依靠女人生存,通過各種方法,來從女人的身上獲得好處,藉此謀求生路,是一句鄙夷的俗語。這句話的出處已經找不到了,傳言是從上海地區的俚語流傳而來,不過更多人認為,這是從古代的一位老寡婦和她的男伴身上出現的。
  • 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是不是說窮,親戚也別走動?
    農村一些俗語是屬於負能量滿滿的,講的也是很極端,經不起推敲,但結合現今農村貧富差距拉大的情況下,農村貧窮又還是佔多數的。因此關於農村人情上的俗語,總是能戳中一些人的痛點,引起共鳴。像這類俗語太多了,如:貧居鬧市無人遠,富在深山有遠親;沒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人窮斷六親等等。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這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大多很精闢,都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當中經驗的總結。有些話咋一聽上去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這句「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養豬,養狗,養貓。在農村家庭裡是很正常的事情。並沒有因此給人們帶來生活的貧富。
  • 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說的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農民文化水平不高,說出來的話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的,其實你要是跟他們交流的多了,就會發現,他們也會說一些比較經典的話,即俗語。這些俗語通常是老一輩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很有意思。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句俗語是「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這句俗語到底該怎麼解釋呢?有道理嗎?
  • 「貓來窮,狗來富」在民間很流行,這句話到底有什麼說道?
    提到農村人,有人可能會有這樣一種印象,他們認為農村人的文化素質不高,懂的沒有城裡人多。如果說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農村人確實可能比不過城裡人,但論生活經驗,農村人確實有著很大的優勢。他們在生活方面的技巧和經驗讓人不得不佩服。不少的農村人都有著與年齡不符的生活經驗,而這些經驗的來源就是在農村廣為流傳的俗語老話,人們以語言為媒介,將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後人。
  • 農村俗語「狗臥福地貓來窮」,這是真的嗎?有沒有道理?
    在我們當地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貓來窮狗來富,其實這和狗臥福地貓來窮的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各地的俗語說法不同而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真的是說貓狗有能力辨別一個家庭的財富狀況,知道誰家窮誰家富嗎?還是說這是農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強加給貓狗的一種主觀意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在當今有什麼指導意義,你怎麼看?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在當今有什麼指導意義,你怎麼看?像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男怕磨,女怕泡」這句俗話小吳覺得適合現在的社會,它與「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有異曲同工之妙,說的意思大概差不多的。讓我們來好好的揣摩一下這句俗語,我們發現,它說的真的是非常的切合現在的社會,我們在腦海裡細細的體會一下還真是那麼回事。
  • 大一新生曬一周午餐,有葷有素,網友不淡定:這是要吃窮老子嗎?
    導語:大一新生曬一周午餐,有葷有素,網友不淡定:這是要吃窮老子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做父母的心願。從高中到大學的食堂,飯菜不管是從口味還是品種都有了質的飛躍,大學的食堂真的是包羅萬象,美味雲集,想吃啥都有,我家那小子平時比較摳門,唯獨對於吃比較大方,一到大學可能感覺比較新鮮,把自己吃了一周的午餐,有葷有素,發了個朋友圈,沒想到朋友圈炸了鍋,有些網友不淡定了:你這是要吃窮你老子的節奏嗎,也太會享受了一、石鍋拌飯學校的石鍋拌飯比較人性化,免費搭配一道湯,這道石鍋拌飯看賣相不錯
  • 農村俗語:「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告訴你
    文/丁簡農村俗語:「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告訴你一提起農村,大家都知道農村人的觀念比較保守,農村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俗語,大家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些俗語,在我們的談話中也經常會引用這些俗語,在農村我們經常聽見農村人說這句俗語:「手毛窮,腳毛富」,很多人就不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先說手毛窮,這句話也非常好理解,大家知道農村人因為觀念比較迷信,對於很多事物都有很重要的含義。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是過去老一輩人,根據農村的家境富裕程度,和房宅的風水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過去財富講究聚集,那麼財富怎麼才能聚集的多起來,人家才能富裕起來,過去更多的要在修蓋房宅上下功夫,而且有許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住宅不能過高過大。寬敞疏鬆就不聚財,會發生錢財洩漏,人家富裕不起來。所以過去修宅都比較矮低。大屋住人同樣和財富有關。一家子如果人口多住大一點的房屋,尚無什麼,人多出入看見熱鬧有氣氛。不覺得也什麼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