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是過去老一輩人,根據農村的家境富裕程度,和房宅的風水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
『』富不住大屋『』,過去財富講究聚集,那麼財富怎麼才能聚集的多起來,人家才能富裕起來,過去更多的要在修蓋房宅上下功夫,而且有許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住宅不能過高過大。寬敞疏鬆就不聚財,會發生錢財洩漏,人家富裕不起來。所以過去修宅都比較矮低。
大屋住人同樣和財富有關。一家子如果人口多住大一點的房屋,尚無什麼,人多出入看見熱鬧有氣氛。不覺得也什麼不妥。如果是一個人住在偌大的一個屋子裡,別人不說啥,本人也感到寂寞肅靜。空蕩蕩的,一個人說話都有回音。一是感到不安全,二是不聚財,財神爺也不會光顧,自然住大屋就不好了。
『』窮不行遠路『』,既然窮,一天吃喝居住都成問題,還談什麼走遠路。出門走遠路,不比在家。老話說的好,在家時時好,出門處處難。不說本人身體健康情況,出門遠行總得有錢財支撐吧。身無分文,很難討到一碗飯吃。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說過去講究窮不行遠路。
時過境遷,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什麼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統統都不是什麼問題了。只要你富裕有錢,大屋,住別墅都可以。
窮不行遠路,現在是『』樹挪窩死,人挪窩活『』,在家裡二畝土地窮的活不了,出門在外打工,二年回來大變樣。說不定老婆孩子,房子車子票子全都有了。所以說這句俗語已經過時了,沒有什麼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