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何意?富了以後不能住大房子了?

2021-01-17 騰訊網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讀得我有些不太明白,有錢了住大房子難道不好嗎?你看看那些帝室貴胄,哪個不是住在闊氣的大宅子裡面?《紅樓夢》中的榮、寧二府,那叫一個氣派。這裡為什麼一定強調「富不住大屋」呢?

想來應該是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大屋大了難以打掃。一個人住三百平米的大別墅,看起來挺風光,但是只有住的人自己知道,打掃衛生有多難。從樓上到樓下,平均打掃一次至少兩到三個小時。

你倒是可以自己請保潔人員來,可是那樣的話,不是又要無端耗費一筆開支麼?二是屋子大真讓人害怕。特別是一到晚上,坐落在農村偏遠山區的孤零零的大別墅就像是鬼屋一樣,住在裡面的人特別沒有安全感。

一般這種大房子,人是睡在三樓,一樓是客廳,二樓是會客室。如果夜深人靜之時,有人從一樓進來,睡在三樓的人不見的能第一時間知曉。三是大屋子維護費用也高,房子不能長期空著,必須要有人住著。有人住著就涉及到一個成本的問題,越大的房子維護成本越高。

想來想去,有人就覺得住大屋有什麼好呢?就圖個名聲好聽,跟別人說自己住在別墅裡,其實並不見得自己就住得舒服。相反,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房屋面積反而是最適當的。例如一個三口之家,能有個一百平米的房子就足夠了。

如果是剛剛結婚的小夫妻,有個七、八十平米的公寓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是祖孫三代,那麼你選擇一個三層樓的別墅是最合適的。說完了住,咱們再來說行,衣食住行,是中國人基本生活的四大元素。

都說窮不行遠路,這個應該很好理解了,你窮得連飯都吃不飽了,還要走那麼遠的路,有什麼意義呢?對於富人而言,他們遠行有馬車或者汽車,對窮人而言,就只剩下兩條腿了。對窮人來說,行遠路,不僅毫無必要,而且長途遠行容易導致身體的各種問題。

一旦病倒在了路上,那就悲催了,誰來照顧?醫藥費誰出?說得再嚴重一點,如果不幸死在了路上,家人一時半會可能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所以對窮人,只有一句話,好好呆在家裡做點實事,不要到處亂跑。等你有了資本,再往外面走也不遲。

綜合來看,「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其實是舊時農村對窮人和富人的勸誡,也就是說,不管你是窮人也好,富人也罷,都有一些不能做的事情。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任性,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合適的事情,選擇合適的生活方式。

任意為之,將來必然會遇到很大的麻煩,不過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事情由專業的人士來打理。像打掃別墅這樣的事情也不再需要自己動手了,而且價錢也不貴了。至於出門遠行,不用再走路了,高鐵可以帶你到任何一個你想去的地方。這句俗語現在讀來,多多少少有些過時了。

相關焦點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有錢卻不能住大房子?憑什麼!
    ,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中國人對房子有執念,現代人儘管被房價壓得喘不過氣,卻也會拿出幾代人的全部積蓄,背上幾十年的債,去買一套房,似乎在一個城市,只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才算在這個城市真正地站住了腳。另外,在歷史上某些特殊時期,如果你太有錢,住大房子,可能會被當作打擊的對象,點到為止、點到為止。還有一個點,不住大屋,不是說你不能有豪華的府邸,否則歷史上那些王爺公爵,不都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嗎,有人說大宅子不好打掃,這就不成立,你都有錢修豪宅了,還請不起幾個傭人打掃衛生嗎,而且在古代許多時期,當你身份到了一定地位,不管你有沒有錢,配兩個傭人丫環是必須的,否則違制。
  • 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
    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本篇為民間俗語之第043期人活一世,不可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坎坷會有,困難也會不斷出現,我們翻過一山又一水,度過重重難關,只為實現心中的那份夢想。最後的目的也不過是餘生能夠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確實是有「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當然了這樣的話,是很警示意義的。我們現在看這一句話,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了。畢竟在我們如今看來,富人住大屋,才是有身份的表現。很多商人,他們都是住在繁華地段的別墅裡。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是主流社會上最為富有的人。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屋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住大房子不好嗎?農村這一俗語是說農村人在日常生活裡,富裕的人不喜歡住大屋,窮人怕走遠路出遠門的道理。哪麼。這句農村俗語說明了農民什麼問題?究竟有什麼道理呢?符合社會現實嗎?下面農村老人鄂東三農,憑藉對農村俗語的了解,談談自己的想法。
  • 深層看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些值得深思
    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是碎 月,大家可以關注碎月導師,每天都有新內容分享,那這期內容我們就來看一句農村俗語。在農村,有很多流傳很久的俗語,這些話都是前人的經驗或者是對生活的總結,每一句都值得我們借鑑和深思,比如這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我國比較典型的傳統農耕文化思維,強調的是居住安全,出行安全。俗語在現在的人們看來比較保守,從過去的社會背景來說,表現了舊時農村人過安穩日子的心態。1、富不住大屋富不住大屋,意思是說,富即便家裡很富裕,可以蓋很多的房子,住大間房間,但家庭成員睡覺的臥室不能太大。這裡的屋,指的是屋間,尤其指臥室。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是過去老一輩人,根據農村的家境富裕程度,和房宅的風水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過去財富講究聚集,那麼財富怎麼才能聚集的多起來,人家才能富裕起來,過去更多的要在修蓋房宅上下功夫,而且有許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住宅不能過高過大。寬敞疏鬆就不聚財,會發生錢財洩漏,人家富裕不起來。所以過去修宅都比較矮低。大屋住人同樣和財富有關。一家子如果人口多住大一點的房屋,尚無什麼,人多出入看見熱鬧有氣氛。不覺得也什麼不妥。
  •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的告誡,字字在理
    咱們在看都市情感電視劇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劇情,女主角愛上了一個普普通通的男孩,沒有車子,住的房子呢也不是很大,另一邊,他的情敵呢,則開著豪華的汽車,住著大且裝修氣派的別墅不過呢,那位情敵先生呢,過的往往是一人在家裡面喝悶酒的生活,男孩雖然窮,卻往往能在一張小桌子上樂呵地吃飯聊天
  • 揭秘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實際上是更適用於在古代的時期。這也是古代人經過長時間觀察得出來的一個至理名言。我們都知道,現在富有的人,住的屋子很大,往往都是別墅。一般住別墅的人,也都是有保姆的。所以,現在住大屋我們是不難理解的。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道出了人生
    說起俗語,我們不得不佩服老一輩人的智慧,他們把一生的智慧都通過俗語傳承了下來。雖然有一部分不科學,但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原則,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去懂得如何處事如何做人。而這裡就有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大家都知道它,但它的下半句才是重點,道出了人生。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
    衣食住行,可謂是我們生活中,基本的不能在基本的事情了,不管做什麼事情之前,我們都需要先解決自己生活中最低層次的需求才行。不說吃得住得能有多好吧,只要溫馨、舒適,有自己的家人陪伴在身邊,就已經足夠了。現在的有錢人都喜歡買大房子,動輒就是好幾百平的獨棟別墅,到處投資地產。
  • 老祖宗為什麼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難道高屋大宅不好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便是出自民間的俗語,勞動人民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最廣大的群體,他們通過自己生活經驗和日常總結,總結出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俗語。從這些俗語中,我們不僅僅能夠看到古代人生活,還能夠看出古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比如說,在我們村裡有老人經常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當時還很不理解,為什麼要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有錢了住個大房子,難道不好嗎?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既有修身也有養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不錯的實用價值,在引導養生或生活方面都有著不錯經驗,不過還是需要取之精華,棄之糟粕,大家看看是不是有沒有道理可言。老不洩殘精就字面意思而言,就是指那方面的事兒不可以過度,對於老年人來說一滴可就抵得上十滴血的說法,當然這並不科學依據,不過老年人的身體確實需要保養。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留下智慧
    如今有錢人喜歡買大房子,往往是幾百平方獨棟別墅,到處投資房地產。事實上如果你買了這麼多房子,你就會住在這麼大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富人的想法和普通人的想法不同。不過,大房子似乎很有格調,這也是事實,人們一看到房子,就會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殷實家庭。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古代為何有這種說法?
    住大房子當然好了,現在只有富人才能夠住大房子,而且最為富有的人,他們的大房子還不止有一套。可是,俗語當中為何會有「富不住大屋」這種說法呢?說實話這句話是適用於古代的時候的,我們都知道古代都是封建社會,那時候人民對土地的依賴性是比較高的。
  •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有錢為何不住大房子?看完終於懂了
    農耕文化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因為中國歷史上一直是以農耕為主的民族,農民種地,靠天吃飯,在日常生活中,老一輩農民兄弟將他們的生活經歷總結為通俗的俗語,但是你知道,歷史是前進的,人民是發展的,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一些俗語似乎有點不合時宜,比如這句「富不住大屋,窮不走遠路」。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人生四忌
    老祖宗總是喜歡用精煉的語言,將紛繁複雜的人生哲學,歸納為短小精悍、容易理解的俗語。大家熟知的人生四喜、四戒等,仿佛都像指路明燈一樣,照耀著古人前行的方向。 而今天要說的「人生四忌」,只要讀懂它的內涵就會少走彎路、逢兇化吉。「人生四忌」的前兩句為:「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代表什麼?住大房子不大好嗎
    「富不住大房子,窮不走遠路」,是我國農村傳統農耕文化中比較典型的思維方式,強調居住安全、出行安全。在現在的人們看來,俗語是比較保守的,從過去的社會背景來看,表現的是老一輩農民安逸的心態。富家不住豪宅。富家不住大房子,就是說,富家即使家裡很有錢,也可以蓋很多房子,住大房間,但是家人睡的臥室不能太大。這所房子指的是房間,特別是臥室。過去,人們認為,庭院可以是大院子,房屋可以建造大房子,大殿越寬敞越好,包括廚房、飯廳、書房等,都可以很寬敞,只有臥室不能太大。如今,我們看影視劇,看到古人的臥室都比古人大,其實那是一種視覺錯覺。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現在還有用嗎?聽了反正不吃虧
    不過,這位著名軍事家、西楚霸王項羽卻因為不明白「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道理,最後落得個楚歌絕唱、烏江自刎的結局。中國人善於總結社會規律和相關經驗,並編製成朗朗上口的諺語用於警示自己和告誡後人。我們常說的「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便是較為經典的俗語。這個俗語在項羽的故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現在你知道這個俗語的後面兩句是什麼呢。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明,其中一部分作為俗語而存在,在我國農村地區廣為流傳。比如說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