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打燈籠」是一個許多人都熟知的故事。一般人會人為這個盲人是一個愚蠢的人,他做了一件「多此一舉」的事。試想,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在白天與夜晚走路,有什麼區別的?也晚打著燈籠對自己又有什麼用處呢?
其實,當我們換位思考,站在盲人的角度考慮,我們才會發現,盲人打著燈籠並不是為自己照錄,而是為了那些「睜眼」的人更容易看清自己,從而不會誤撞自己。為別人點一盞燈,照亮了別人,就等於給自己點了一盞燈,照亮了自己。
對於這樣淺而易見的道理,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明白呢?我們常常在日常生活中,為了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事事都怕自己吃虧,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也懶得去做,也許最終倒黴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點亮屬於自己的那盞生命之燈,因為這樣不僅僅照亮了我們自己,同時也能照亮別人。
人與人的交往是相互的。人生因付出而快樂,幸福因分享而增值。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點亮心中的那盞「燈籠」,那麼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照亮了自己,與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為別人著想,為自己而活。
生活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事情,往往是自己先給了對方一個平臺,或者協助對方搭建了一個平臺,方便對方辦事。對方才可能會出於感激,用同樣的方法回報於你。因此,你做事留有餘地,給人方便,自己也會方便。因為你的付出,別人便樂於為你創造條件,讓你方便做事。
老話說「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這個世界不是哪一個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以凡事都要留有餘地。給別人留點空間,也是給自己留有餘地。「腹中天地闊,常有渡人船。」多一分寬容,就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會多一分希望。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別人有路可走,你才不會陷入絕境。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與人為善活得心安。學會給予,才能收穫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回報。凡事不要太計較,心胸不要太狹隘,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給人幸福自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