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有樹,結一果,落成宇宙。
自從冥王星被從行星除名後,最開始經歷了一段尷尬的時光,因為那時除了行星和小行星等級的劃分外,沒有其他更具體能夠代表冥王星等類似天體的稱謂。後來加入了矮行星的分支,冥王星也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新位置,不僅是冥王星,矮行星分類中還有其它天體,鳥神星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知道,太陽系主要也分三個區域:分別是太陽系內部、太陽系外部以及海外天體。而海外天體就是海王星以外的天體簡稱,鳥神星也在此列範圍,並且還要再遠一些,到了柯伊伯帶才能看到它。與其他太陽系的矮行星一樣,鳥神星也被成為類冥天體,存在著甲烷和氮。
鳥神星是一顆特殊的矮行星,它的黃道面傾角十分誇張,在最初的海外天體探測中,人們並沒有發現鳥神星。後來意外發現它時,它卻正處在后髮座的方向,通俗來講,就是在遠離黃道面最遠的地方。甚至在發現它時,天文學家還費了好一陣功夫,因為它的運行軌道比較靠近銀河,那裡充斥著大量的小行星,即使作為矮行星的它亮度更高,想要從中找到它也要睜大雙眼。
正因為它擁有甲烷等氣體元素,也被科學家認為其表面存在稀薄的大氣。這點從它的光譜圖中可以看到,鳥神星呈現一種紅色,這在光譜中是中性的顏色。但鳥神星的大氣在遠日點可能不會出現,這是因為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遠日點時的溫度降低,大氣會結為冰霜落在地面;近日點時則會出現稀薄的大氣,由於溫度升高,甲烷和氮冰融化,在太空形成一層薄膜。當然這都是猜測,鳥神星會不會擁有大氣層,還需要我們更距離的觀察才能得出具體結論。
鳥神星的體積很小,只有冥王星的3/4大小,科學家還曾懷疑它能否長久的生存在宇宙中,因為體積和質量越小,天體的穩定性就越差,如果它不能達到流動靜力平衡的標椎量,鳥神星就會直接分解。但現在來看,它的穩定性還很好,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問題。可還有一個問題,鳥神星存在大量甲烷,並隨著自轉速度影響,這些甲烷的揮發會變得越來越多,這是否說明鳥神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在不斷變小呢?
但無論鳥神星變成什麼樣,身在地球的我們都插不上手去幫助它,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了,只能通過最高倍的望遠鏡和光譜圖才能分析它,我們甚至還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
不止鳥神星,太陽系的許多天體我們都還沒有完全掌握,就更不要說浩瀚的宇宙了。不過我們也不用氣餒,當我們的科技水平足夠高,真相都會一一展現,在此之前,我們只需要努力的學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