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寫了《清平樂》裡的曹皇后和宋仁宗,說仁宗不是一個長情的人,有讀者留言說,哪有皇帝長情的。
還真有。
而且就是《清平樂》裡的人物。
仁宗一直無子,大臣們天天在耳邊嘮叨,被催生的仁宗壓力實在太大了,於是從宗室子弟中領了個養子。
這個養子就是趙宗實,從能那麼多的孩子中被選中,是因為他孝順,愛讀書,還把《宗室六箴》寫在屏風上約束自己。
你看,優秀的人總是先用規矩約束自己,而不是約束他人。
趙宗實入宮以後,養在了曹皇后那裡。同時,曹皇后還把堂姐的女兒也養在了身邊,這個女孩就是高滔滔。
他們因此有了青梅竹馬的情誼。
在電視劇裡,這兩個小孩粘乎得很,經常有他們兩個人一起讀書一起放風箏的畫面。宮裡人都能看出來他們感情不一樣。
而且,高滔滔從小就是個厲害角色,小徽柔說,宗實哥哥幫別的女孩抄書,滔滔一個禮拜都沒理他,直到宗實哥哥說,以後只給她一個人抄書。
苗娘子也說,滔滔當真厲害,管住宗實不二色,也是有可能的。
可見高滔滔從小就是比較強勢有主見的女孩。
宗實是官家子,高滔滔是皇后女,當時兩個人的身份很般配,看起來是高滔滔高攀了,畢竟宗實是要做皇帝的人。但實際上,趙宗實的身份很尷尬。
因為後來仁宗有兒子了,皇位當然要親生兒子繼承,養子就被送出了宮。可惜仁宗兒子夭折,於是又把宗實接回來。
這一番折騰下來,其實很多事情都會變。
比如,別人看趙宗實的眼光,他離皇位看似只有一步之遙,其實又遙不可及,變數太大了。
但高滔滔還是嫁給了趙宗實。
真實的歷史太複雜了,我拿計算器才梳理清楚。趙宗實被送出宮時只有7歲,接回來時11歲,當時的官職是右衛大將軍、嶽州團練使。
注意,不是皇太子哦,甚至不是任何王。
後來有大臣提出立趙宗實為太子,但是後宮又有人懷孕,所以仁宗決定拖一拖。反正,反反覆覆拖拖拖拉拉,直到趙宗實30歲,仁宗實在生不出兒子了,才立他為皇太子。
估計,心理承受能力弱一點的人,會被弄得精神失常。
2
高滔滔是15歲時嫁給趙宗實的,當時趙宗實只是嶽州團練使。所以這段婚姻,應該是感情重過了聯姻。
在合適的時間,愛上合適的人,還沒有遇到阻礙,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這些年,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當一段感情一開始就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一般很難走到最後。而一段感情一開始就順風順水,一般結局也會比較好。
大概,那些各種想像不到的阻礙,就是在提醒你,這段感情不合適吧。
一開始就遇上對的人,是一種幸運。而且,沒有經歷過感情的磨難,也會少了很多利益權衡,不會輕易向現實低頭。
曹皇后第一段婚姻出問題,嫁給仁宗後,兩個人感情也不好,所以她早早學會了寬容大度,不寬容大度又怎麼樣呢?
不好的感情,總是會逼著你妥協,接受一些本不願接受的。
高滔滔的幸運之處在於,她沒有吃過感情的苦,兩個人結婚順風順水,沒有遇到任何阻礙,結婚後,兩個人相親相愛,感情也沒有出現問題。所以,她不需要學會妥協。
當然,這中間也有性格和經歷的原因。
她本身就是這種強勢的性格,後來她垂簾聽政,面對一幫那麼難搞的大臣,很多時候就是靠吼把這幫人鎮住的。
不僅比曹皇后強勢,比仁宗都強勢多了。仁宗可是會被大臣們一把拽住衣服不讓退朝的。
另外,她從小跟在曹皇后身邊,看了太多的寬容大度、委屈隱忍,後宮裡每個女人都有,可是,有誰快樂呢?大家過得都不好。
所以,她大概早早就明白了,寬容大度妥協委屈換不來幸福,她心裡怎麼想就要怎麼做,就是要一夫一妻。
趙宗實從來沒有納過妾,八個孩子,都是高滔滔所生。
後來,趙宗實繼位,成為宋英宗,仍然只有高滔滔一個女人。連曹皇后(當時已經是太后了)都看不下去了,找到高滔滔,委婉地提醒她:哪有皇帝身邊沒有嬪妃的,你要寬容大度,要給皇帝找美女。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一般人可能就算心裡一千一萬個不願意,也會真的給皇上找個嬪妃。
畢竟,有那麼多東西要平衡啊,曹太后的面子要給,皇帝的面子也要給,群臣和百姓的嘴要堵,可不就得委屈自己嗎?
但高滔滔是怎麼做的?直接懟曹太后:我嫁的是他團練使,又不是他官家!
她不是不心疼夫君,也不是不愛,如果不愛,就不會給他生八個孩子。只是,對於她來說,感情裡互為唯一,是底線,不能突破。
如果不想讓皇帝為難,不想讓自己落個善妒的名聲,要給這個人面子,顧及那個人感受,從而突破了這個底線,感情也就變味了。
自己也會因此活得很不爽。
這一生中,幾乎每個人都曾被這樣的話綁架:
你愛我就該給我自由你愛我就不該讓我為難你愛我就應該答應我的所有要求!
很多女人還真的被洗腦了,接受了一些很荒唐的事,一邊委屈,一邊被自己感動。
可是,感情裡,並非所有的要求都要被滿足,有些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就是破壞感情的,那就直接懟回去。
在不傷天害理的情況下,先讓自己爽,才是最重要的事。
3
如果夫君當了皇帝,就要為他找美女,在世人眼中,這似乎是合理的,但對感情本身來說,這一點都不合理。
當然,大多數人會在現實面前妥協,用這種方式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我很佩服高滔滔,在那個普通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的時代,居然讓皇帝丈夫沒有第二個女人。
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當然是她從不妥協,她不慣男人這毛病。
男人很多毛病真的是被慣的,他做什麼你都允許,或者不允許也只是生悶氣,沒有什麼實際的做法,他可能就越來越放肆了。
當然,在這一點上,所有人都一樣,不分男女。
試想一下,如果高滔滔真的妥協,為趙宗實找了美女當嬪妃,還得強迫他接受,很大概率上,他可能就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第二個原因,是趙宗實專情,或者說,即使不專情,但是人品好,知道尊重妻子,從不做讓妻子傷心難過的事兒。
飛黃騰達後就對妻子各種看不慣,然後瘋狂找補的人還少嗎?按理說,趙宗實壓抑了30多年,現在終於成為王者,那還不放縱得無法無天?
但他沒有,只能說,人品真的比一切都重要。
所以,一段好的婚姻,要靠兩個人一起經營。首先,一方能管住自己,不做讓另一個人傷心難過的事兒。其次,一個人不給另一個人踐踏感情的機會。
二者缺一不可。
高滔滔後來的經歷,和曹皇后還挺相似的。趙宗實去世後,她輔佐完兒子輔佐孫子,維持了宋朝的繁榮,被稱為「女中堯舜」。
真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這中間,有運氣,有能力,也有眼光。人的一生會怎麼樣,有各種因素,運氣我們沒有辦法掌控,那就只能不斷地提升各種能力。
就像曹皇后,沒有高滔滔運氣那麼好,沒有遇到一個一心一意愛自己的人,但有能力在,依然是王者。
文章配圖為《清平樂》高滔滔和趙宗實童年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