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清平樂》的「樂」怎麼讀?是「lè」還是「yuè」?

2020-11-29 北京日報客戶端

熱播劇《清平樂》自播出以來,備受關注。其考究的服化、場景、臺詞等處處都能體現出製作團隊對歷史細節的尊重,非常難得。這樣的大型歷史劇對傳播中國古典文化是深有裨益的。

但與此同時,筆者也要提出一個明顯值得商榷的地方——關於「清平樂」這個題目的讀音問題。詞調名中「樂」字的讀音,一直以來都是有歧見的問題。此劇片頭出現劇名「清平樂」時,在其下明確標註「樂」字讀音為「yuè」,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

唐代很多大曲來源於唐詩,而所取調名亦是吻合唐詩本事的

要弄清楚詞調的讀法,我們先來看看詞調的來源。據宛敏灝先生《詞學概論》的分類,唐宋詞調的主要來源有:截取隋、唐的大曲、法曲或引用琴曲;由民歌、祀神曲、軍樂改編;宮廷創製的曲子,等等。

宋仁宗坐像

詞調在最初創製的時候,本身應該都有意義,而且詞調命名應當是和詞章內容密切關聯的,大多數調名也就是詞的題目。如《摸魚兒》詞寫摸魚;《卜算子》詞寫賣卜;《訴衷情》詞寫愛情;《祝英臺近》詞寫梁祝故事等等,詞調取名基本都是歌詠本意的。

唐代很多大曲來源於唐詩,而所取調名亦是吻合唐詩本事的,比如「夜半樂」「還京樂」是唐明皇未當皇帝之時,因朝政大權繫於韋皇后一手,為誅除韋後勢力,自潞州還京師,夜半舉兵誅殺韋後,明皇大獲全勝,而制「夜半樂」「還京樂」二曲,並作文成曲與小破陣樂。《太平御覽》載:「還京樂者,唐明皇自蜀反,正樂官張野狐撰此曲。」因為曲調是依本事表達皇帝獲勝還京的快樂心情,所以調牌中的「樂」自當為表達情緒喜樂而讀「lè」。

依本事而作的曲,曲調所表達的情感也與詞意相得益彰。如《何滿子》本為人名,是唐玄宗時滄州人氏姓何名滿,因開罪於明皇,被判死刑,臨刑前特製一曲,以表其哀,就刑前始將新樂曲完成。因何滿子深感自身傷悲,所做樂曲也是肝腸寸斷的,時人也稱此曲為「斷腸曲」。後梨園樂人奏稟唐明皇,明皇甚受感動,特赦何滿子之罪,並將樂曲取名為「何滿子」。

再比如「荔枝香」,唐明皇與楊貴妃到驪山上的華清宮,正趕上貴妃生日,唐明皇為貴妃做壽,令教坊內的小部音聲在長生殿內奏樂,當時奏新曲,而尚未為新曲調命名,正好南方進獻貴妃最喜愛的水果荔枝,因此就將新樂曲命名為「荔枝香」。

《全唐詩》就收錄有很多歌詠「荔枝」的詩,說明「荔枝香」詞調和本事相關。如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熱播劇《清平樂》的「樂」亦當理解為美滿、和樂,故音當為「lè」

理解了詞調名稱與內容的關係,我們再看「清平樂」,此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用作詞牌。《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這也是為什麼自古多有論者認為「樂」字讀音為「yuè」的原因。

如果追溯詞調本事,《碧雞漫志》據《松窗錄》云:「開元中,禁中初種木芍藥,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繁開,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焉用舊詞為?』命龜年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白承詔,賦詞,龜年以進。上命梨園弟子約格調,撫絲竹,促龜年歌。太真妃笑領歌意甚厚。」可見是明皇、貴妃賞花,眼見一派清平和樂之景,饒有興致,而命樂工譜曲,李白填詞。李白此時所呈上的即是《清平調》三首。詩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等句歌頌貴妃美貌,名花美人兩相襯映,君臣和樂,描繪出一片和樂盛世的景致。

由此,「清平樂」詞亦多為昌平盛世而歌。任二北《教坊記箋訂》云:「溫庭筠《清平樂》:『新歲清平思同輦』,顯為《兩都賦》『海內清平,朝廷無事』之意,《敦煌雜錄》下《願文》云:『社稷有應瑞之祥,國境有清平之樂』可知調名中二字並不指清調、平調。」

說到我們前文提到的電視劇《清平樂》,展現的亦是宋仁宗仁政治理下北宋王朝清平和樂的圖景,那麼其中的「樂」亦當理解為美滿、和樂,故音當為「lè」。

讀「yuè」者,當是將「樂」作為曲調體制來理解的

而讀「yuè」者,當是將「樂」作為曲調體制來理解的,儘管漢樂府最初的「清樂」和「平樂」中的「樂」確實是對詞曲體制的描述,但「清」與「平」自是與曲調內容緊密相關的。而如果將《清平樂》中的「樂」作為樂曲體制來看,則「清平樂」詞牌當為「清平」而非「清平樂」。

古代詞調大多是由曲調轉化而來的,所以詞調的類別也依據曲調的類別劃分。

古代不同詞譜對詞類劃分有所不同,與唐宋詞密切相關的樂曲主要是大曲和雜曲。大曲是唐宋時代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宮調的若干曲子組成,結構複雜。

法曲是大曲的一部分,因融合佛門、道門曲,所以稱為法曲或法樂。曲破是大曲入破以後的部分。大曲以外的單支曲,統稱為曲子或雜曲,雜曲小唱又因音樂或長短分段不同而分為令、引、近、慢諸體。

詞牌命名中自然有帶詞調體式的命名,命名規律一般為「本事+體式」,如《如夢令》《陽關引》《祝英臺近》《木蘭花慢》等,其中的「令」「引」「近」「慢」等是為詞調體式,而這個分類中並不包含「樂」。

以「清平樂」來講,此詞牌又名「清平樂令」,一如「卜算子」又可稱「卜算子令」,「浪淘沙」又可稱「浪淘沙令」等。此處的「令」即是用來描述詞曲體制的,而「清平樂」三字則皆當為描述詞之本事,這又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清平樂》中「樂」的讀音當為「lè」。

電視劇以「清平樂」命名,一是考慮到了宋代是曲子詞(詞)創作的興盛期,北宋詞人輩出,創作中使用了大量的詞調;最主要的還因為宋仁宗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共四十二年,史家把仁宗在位及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是符合實際的。仁宗克己勵精,夑理調和,國家清平安樂,此「清平樂」中的「樂」當然要讀安樂之「樂」了。

(作者為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主任)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作者 沈文凡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熱播,「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其實,這部劇是由一本著名小說《孤城閉》改編,變成電視劇之後改了個名字,叫《清平樂》。就是這個新名字,讓很多人犯了難!因為大家都知道,「樂」是一個多音字。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4月7日晚,講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如果這些讀音確定更改,我們該怎麼讀哪些年學過的古詩?2016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發布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的孟蓬生專門在光明日報發文討論了這一話題。
  • 說文解字|四川省有一個樂山縣,這個「樂」怎麼讀,到底是何意?
    「樂」字的讀音總共有五種,比如河北的樂(lào)亭縣,四川省有一個樂山縣,樂山縣設置比較晚,這個不讀lào,那麼樂山縣的「樂」怎麼讀,到底是何意呢?一、說文解字:「樂」字的五種讀音和含義樂字的讀音有五:yùe,lè,yào,liáo,lào。
  • 清平樂雪中梅
    清平樂雪中梅文/金珠一枚瓊英飛舞,梅蕊嬌紅吐。小院清香飄四處,拾筆尋詞來賦。三友不懼嚴霜,四君禮讓群芳。擁雪情懷誰懂?冰心正待春光。附 《清平樂》詞牌格律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此調正體雙調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同時又是曲牌名。屬南曲羽調。正體,雙調四十六字,以五代馮延已詞《清平樂·雨晴煙晚》為代表。此體平仄韻轉換格。
  • 杜甫詩句裡「朱門酒肉臭」中的「臭」字怎麼讀?看看新解怎麼說
    比如讀一部論語,我幾乎要看注音,隨便舉開篇的兩個例子。如果隨意去讀,很容易發錯字音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鮮(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拼音帶le的字大全_24個拼音含le的字組詞 - 小孩子點讀
    1、了(le),2畫,單一結構,部首:乛組詞:除了(chú le) | 罷了(bà le) | 算了(suàn le) | 黑了(hēi le) | 夠了(gòu le) | 幹了(gàn le) | 2、樂(lè),5畫,單一結構,部首:丿組詞:取樂
  • 《論語》中「樂」字的讀音為什麼變來變去
    《論語》在很多章節中涉及到「樂」字,依文意都有不同讀法。借這個機會在這裡做個總結:一、在句中讀lè,做形容詞,解釋為「快樂」。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2、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 富貴閒人,雨中唱詞,一曲清平樂
    - 清 平 樂 -「清平樂」: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原本是唐代教坊曲名。晏殊、晏幾道、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電視劇《清平樂》中,北宋著名詞人名臣晏殊,是由《武林外傳》裡呂秀才的扮演者喻恩泰所飾。
  • 《清平樂》趙元儼所患「陽狂病」,古代皇子避險最佳選擇
    熱播劇《清平樂》第五集時,八大王趙元儼剛一出場,便在太后靈堂前怒斥滿朝重臣,當眾讓趙禎不要再認劉娥為母,還妄言劉娥為了阻止趙禎和李蘭惠相認,毒害了李蘭惠。趙禎以趙元儼陽狂病發作為由,讓人將之帶走,由此帶出了後面開棺驗屍的劇情,給趙禎猛刷了一波聲望。
  • 《清平樂》徽柔悲劇命運的始作俑者 歸根結底還是仁宗的鍋
    《清平樂》徽柔悲劇命運的始作俑者 歸根結底還是仁宗的鍋時間:2020-04-25 11: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徽柔悲劇命運的始作俑者 歸根結底還是仁宗的鍋 《清平樂》電視劇有別於原著,是以宋仁宗為中心,也因此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從另外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福康公主趙徽柔
  • 《清平樂》除了熱播劇,也有清雅詞:南唐馮延巳《清平樂》賞析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我們也談談清平樂,但不是劇,而是詞。清平樂本是常見的詞牌名,也被稱為「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出自唐教坊司,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宮廷樂師演奏用的樂曲,一說取自漢樂府的清樂和平樂;也有一說取自南詔清平官。
  • 當《清平樂》中的古裝男神,同為泰州「代言」……
    呂夷簡解決泰州鹽運痼疾《清平樂》呂夷簡劇照《清平樂》中有一個人一直遊走在皇帝和太后之間,他就是呂相,呂夷簡。範仲淹三次被貶,就和他有著莫大的關係。不過,呂夷簡對古泰州的鹽業發展有著莫大的貢獻。宋真宗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年僅27歲的呂夷簡赴任西溪鹽倉監一職。
  • 部首忄的漢字、偏旁部首為忄的漢字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10畫,左右結構,部首:忄組詞:歡悅(huān yuè) | 喜悅(xǐ yuè) | 愉悅(yú yuè) | 悅耳(yuè ěr) | 取悅(qǔ yuè) | 悅目(yuè mù) | 50、恍(huǎng),9畫,左右結構,部首:忄組詞:恍然(huǎng rán) | 恍惚(huǎng hū) | 恍如(huǎng rú) | 恍若(huǎng
  • 《清平樂》評分高走低開,網友為何失落了
    精緻而又漫長的電視劇《清平樂》終於在5月18日迎來大結局。「據記載,李瑋性格老實木訥,長相也一般,甚至可能有些醜陋,這也是公主不喜歡他的原因,但他還是有才華的畫家。梁懷吉在歷史上的記載很簡單,並沒有談他是否有才,但按照常理,一個內侍的受教育條件、文化水平很難和國舅之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