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線上引流12釵之(9):1套萬能模型,幫你牢牢抓住學員和家長...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如今線上培訓在各平臺都做的火熱,線上課也解決了一些家長沒時間接送的痛點,但線上課的機構層出不窮,要怎麼獲得用戶以及留住用戶呢?本文作者從八角行為分析法出發,對培訓機構線上引流的具體動作展開了分析討論,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問了多家線下機構的負責人:你們的完課率數據怎麼樣?

大家的一致反饋是:沒有關注過完課率,更多關注的是引流課的到訪率。大家以為只要到訪率高了,後續的正價班轉化率也會高。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在到訪與轉化之間,還有完課率這個關鍵點。

完課率是什麼呢?只要把一節課上完了,就算完課率嗎?不是。完課率包含整個周期:課前預習——上課——測評——作業/打卡(可能有的機構步驟不一樣),學員完成所有步驟才叫完課。

完課率可以分為當節課的完課率和整個引流階段的完課率,它是後續正價課轉化強有力的保障。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完課是由多次互動組成,用戶與你互動的次數越多,其成交可能性也越大;其次,在引流課中,見效越快,家長付費的意願才越強,而完課是效果的前提。

目前市面上很多文章都在分享各種話術、獎品、活動設置來提高完課率,看起來詳盡周到,於是你拿來即用,但中途某個環節突然卡殼,你可能就歇菜了。為什麼?因為你不知道底層方法論,沒辦法活學活用。

一、完課率底層方法論:八角行為分析法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底層方法論:八角行為分析法。

這個理論出自《遊戲化實戰》這本書,書作者叫Yu-kai Chou,是TED演講人、行為學專家、頂級遊戲化專家。曾為Google、eBay、樂高、華為等多家企業做諮詢服務。

作者基於多年的研究,發現人們玩遊戲的理由基本上脫離不了八個核心驅動力:

乍一看挺懵對吧?我來解釋。我在18年前曾經也是網癮患者,那時候喜歡玩一款叫冒險島的網路遊戲,下面就以冒險島遊戲為例,來給大家講講這八角分別是什麼。

(1)使命:遊戲角色是拯救大陸的英雄,這讓用戶跳脫出來,找到了在現實中未曾得到的滿足感和使命感;

(2)成就:當遊戲角色不斷升級,殺傷力點數也隨之提升;

(3)創意:遊戲中設置了很多不同的任務,打怪、送東西、組隊,這讓用戶能保持新鮮感;

(4)擁有:完成遊戲任務後,角色會不斷獲得裝備;

(5)稀缺:遊戲設定了限時打怪,比如晚上9點-10點登陸遊戲打怪,可獲得雙倍經驗;

(6)未知:就如盲盒一般,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比如一起組隊去打BOSS,戰勝後獲得N倍經驗或珍奇裝備;

(7)社交:遊戲中可以組隊PK,還可以結婚,當時我大學室友的網戀就是這麼來的;

(8)虧損:任務之間都是環環相扣的,不做完當前任務,就無法解鎖下一個任務。

當然,冒險島這個遊戲比較古老了,當下流行的是吃雞、英雄聯盟等,我們部門愛玩遊戲的小夥伴對照了一下,發現套路是一樣的:

二、如何應用在學員身上?

目前都提倡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所以,很多教育大廠如學而思、跟誰學、火花思維都在應用這套理論,讓孩子從厭惡到愛上學習。

我家娃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升到二年級後,數學越來越難了,她有點跟不上學校的數學課,從而對這門學科失去了興趣。後來我給她報了學而思網校的數學課,她上得很起勁,每周早早地做準備,並自覺完成所有環節,前後表現大相逕庭。

拆解了學而思的引流課後,我發現,他們是這樣應用理論的:

由於市面上如何吸引學員的內容分析很多,目前不少機構也都在施行以上方法,這裡我就不展開說了。

引流課只要能持續吸引孩子就夠了嗎?並不是,報班的決策者是家長,除了孩子的興趣之外,家長會從課程質量、老師教學、服務等多個維度來考慮,最後才做出決定。所以,你的引流課也要能持續吸引家長。

三、如何應用在家長身上?

具體怎麼做呢?同樣以學而思為例,來看看他們是如何應用模型的。

①使命

目的:升華引流課的價值,與家長培養優秀下一代的使命感連結起來

具體做法:在每次開課前10分鐘,助教都會給我發語音,說明這堂課一定要參加的原因。

我算是比較高冷的家長,但老師每次這麼說,我都回復得及時、乾脆。講真,我報名引流課的初衷,是想薅一把大廠的羊毛,學幾個巧算方法就走。但老師這麼一說,喚起了我培養孩子邏輯推理能力的使命感,從而對課程逐漸重視起來。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校長會問,文化課較容易連結家長的使命感,因為直接和分數掛鈎,那麼,藝術類機構該從角度去做呢?我從校管家的客戶——九五美術校長的朋友圈中找到了答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從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情操方面著手:

②成就

目的:讓家長仿佛置身於遊戲,而孩子就是遊戲中的角色,家長接收到正向反饋後,有一種角色養成的快感。

具體做法:只要孩子完成後課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助教就會給家長發送反饋信息,呈現形式是卡片或榜單。

③創意

目的:多種花樣,讓家長覺得新奇,不會倦怠。

具體做法:充分利用各種形式,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來。比如在學而思的引流課堂上,有一個親子大挑戰環節,即老師出題,看看學員和家長誰答得更快。

④擁有

目的:用實際的回報來激發家長的參與積極性

具體做法:在學而思的引流課中,老師是希望家長一起參與的,而且將課的後半部分設置成家長會,凡是參與的家長,可以領取全年級專屬資料。

不過注意一下,這裡送的東西一定要與學科內容或者機構提供的服務相匹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學校的利益。什麼意思呢?比如一家美術機構,設置的活動規則是打完卡後,可以獲得玩具機器人,這就與美術機構不匹配了,很有可能會被薅走一波羊毛。

⑤稀缺

目的:給家長製造緊張感,讓其重視課程。

具體做法:學而思這邊的引流課是不予調課的。大家一定要有自信,別自我掉價,可以給家長設置參與門檻,錯過之後沒有後悔藥可吃。

這裡我舉個例子,最近,我在某位大牛的公眾號上,得知百家號舉辦了一個訓練營,我看到之後非常感興趣,興衝衝地要來了連結,準備學習,可沒想到,訓練營活動已結束,也沒辦法看回放,這讓我心痛不已。雖然這期沒能參加,但我心中暗暗決定,下一次報名我一定要趕上。

⑥未知

目的:喚起家長的期待和好奇心

具體做法:學而思在每堂課結束後,老師都會認真點評我家孩子的表現,同時還會出具學習報告,因為孩子每次的表現、老師的點評都是未知的,我尤為期待。

課堂點評很多機構都在做,但效果並不如人意。比如我給女兒報名的線下美術機構,每次上完課後,老師都會發一張作品點評,但她點評的大多是我能看到的、已知的部分:

我未知的部分如孩子在課堂上分享了什麼,舉了幾次手,以及上課照片、視頻等統統都沒有展現,所以我基本上是已讀不回。

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教學老師的心病,為什麼家長都不愛回復點評?

問題還是出在細節上。目前,也有機構做得很不錯,他們會使用一些專業的家校溝通平臺,如校管家的師生信。師生信中設置了維度評星、視頻、圖片、語音等多角度的模板,方便老師對孩子的課堂表現進行綜合點評。

某頭部機構向我反饋,做好點評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家長的滿意度會隨之上升,報名率更高之餘,還樂意幫學校做轉介紹,學校的業績也有了較大提升。

⑦社交

目的:一是讓家長可以曬「優秀」給別人看,二是讓家長在體驗過程中,能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具體做法:學而思這邊做得並不完善,目前僅能曬曬榜單,而家長社交圈並沒有建立起來。我建議,在這個階段裡,可以對一些特別用心的家長提出公開表揚,或者邀請家長分享育兒心得。我女兒的班主任,就經常這麼幹。有一次,某位家長給班上的每名小朋友做了冰糖葫蘆,老師公開表揚後,家長紛紛表示感激之情:

這位能幹的家長能收穫什麼呢?我不得而知,但我自己也有親身經歷,加入某個教育社群後,群主邀請我做了1次經驗分享,反響熱烈,不少用戶加我好友,與我探討運營經驗。雖然後續在群裡我並沒有那麼活躍了,但我一直捨不得離開這個群,因為它是我的社交資產。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用戶在你的平臺上社交資產越多,他就越離不開你的平臺。

⑧虧損

目的:人人都害怕損失,特別是那些在你能力範圍之內能輕鬆得到的東西,用「虧損」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具體做法:

1)學而思的助教老師在完課後,會在群裡公布孩子們的聽課情況,上面清晰地展現孩子們的聽課時長,是否缺課一目了然,看到別家孩子都完成了,而自家孩子一路飄紅,家長心裡就會有虧損感。

2)任務清單,家長可以看到哪些任務已完成,哪些任務未完成。同時,助教也會提醒,今天你的孩子還有什麼沒完成。

以上就是學而思的「八角理論」應用,有的校長可能會問,我們自身資源有限,可能沒辦法做到這八角,有沒有什麼更簡便的方法呢?

四、更靈活的組合運用

我們可以採取2+1的方法。《遊戲化實戰》這本書把這八個維度分為4個象限,前2個是:

1. 外在、內在

左半邊的三個(成就、擁有、稀缺)是外在推動因素,右半邊的三個(創意、社交、未知)是內在推動因素。

2+1的方法則是這兩個象限的混搭,比如外在選2個,內在選1個,或者內在選2個,外在選1個。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能都用外在,或者都用內在呢?如果都用外在方式促進,雖然起初能保持動力,但後勁不足。

以轉介紹為例,很多學校都是以獎品來刺激轉介紹,但是越做到後面越發現做不動了,一是家長們的「胃口」越來越大,需要更多的獎勵來刺激;二是家長沒法做持續地轉介紹。其實這個原理就是刺激點都用了外在因素。如果加入內在中的「社交」會怎麼樣呢?比如前面說到的校管家課堂點評功能,老師做完點評後,家長可分享點評頁面到朋友圈曬「優秀」,而該頁面中支持添加學校介紹+留單信息,這樣一來,既減少了家長的轉介紹心理負擔,同時又減少了學校的支出成本。

2. 白帽、黑帽

上半部分的三個(使命、成就、創意)偏正向鼓舞,我們叫它「白帽」;下半部分的三個(稀缺、虧損、未知)偏反向促進,我們叫它「黑帽。

ps:白帽/黑帽分別代表正義魔法師和巫師,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理解為,白帽是用正常的手段來操作,黑帽是用一些非常規手段。

這裡的應用也需要2+1組合。比如,助教會更多地給家長傳遞正面信息:課程如何能幫助孩子提分、提高能力,久而久之,家長可能會疲乏,但如果給孩子做一個測評,測試後某項能力比較弱,而你接下來的課程剛好匹配,這樣下來,家長基於害怕虧損的心理,完課率會提升很多。

《教父》這部電影中有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對這套模型爛熟於心後,你會發現萬物相通,以後不需要再盲目跟風了,學習使我快樂,加油!

本文由 @菜大媽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培訓機構線上引流12釵之(9):為什麼家長對你「已讀不回」?
    只要把一節課上完了,就算完課率嗎?不是。完課率包含整個周期:課前預習——上課——測評——作業/打卡(可能有的機構步驟不一樣),學員完成所有步驟才叫完課。完課率可以分為當節課的完課率和整個引流階段的完課率,它是後續正價課轉化強有力的保障。為什麼這麼說?
  • 線上英語培訓機構 紅杉樹智能英語讓學習從此與眾不同
    作為在線英語培訓機構的佼佼者,紅杉樹智能英語受到廣大家長和學員的一致認可。紅杉樹智能英語一家專門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做「快速提升英語成績」、「快速解決單詞記憶」等問題的智能化英語教育機構。智能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記憶引擎即用電腦全程記錄學員與計算機交互式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對人腦記憶形成的過程進行精準的計算和仿真模擬,在系統中實時繪製針對每位學員學習內容的記憶圖譜
  • 「全腦開發」培訓機構:加盟合作機構53家 培訓資質存疑
    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原標題:家長「神童情結」成就騙子狂歡 「全腦開發」暑期再現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某培訓機構讓孩子蒙著眼睛感知顏色。 本報記者王菲菲攝「你的孩子與天才的距離,只差一套潛能開發方案!」
  • 十大少兒線上英語排名?總結下2020年家長青睞的機構
    大家好,我是佟媽,一位從事第三方教育機構的測評人,這段時間以來,佟媽的朋友圈和群裡,總是有一些家長在幫孩子詢問,現在有哪些比較好的少兒英語機構,關於少兒英語機構應該怎麼選,少兒英語機構的排名問題,今天佟媽結合自己十幾年來的測評經驗,和大家總結下2020年以來,家長比較青睞的十大少兒線上英語排名。
  • 英語網課和線下機構哪個比較好?優缺點分析對比!
    2020年11月25日 14: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的便捷性相信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了吧,同時也有不少線上教育機構出現,更加方便了我們大家,其中線上英語培訓的出現確實對線下的少兒英語培訓班造成了一個不小的衝擊
  • 【教育行業周報】韋博英語暴露線下培訓機構亂象,教資報考人數又...
    1 韋博英語停業前仍大量招生,9月進帳2700多萬,不少學員還未上課10月以來,韋博英語大量關店,員工被離職,學員學費退不回,「跑路」「破產」傳聞塵囂而上,事態愈演愈烈,原旗下少兒英語品牌開心豆教育近日也突然宣布終止運營。
  • 黑河停止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不淡定了,家長:服從安排是重點
    可是這還不夠,就在昨天晚上,黑龍江省黑河市政府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黑河市區內所有中小學學校、幼兒園全部放假,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暫停一切線下教育活動。目前:黑河市高中已經轉為線上教學,尤其是疫情發生的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線上心理輔導站。特別是高中畢業年級建立了「防疫+備考+心理輔導」三線並行的線上輔導模式。
  • 小河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排名
    小河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排名,那麼,關於好的英語培訓機構排名還有哪些知識點呢?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英語?英語學習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每個家長都心知肚明,因此,家長們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但即便如此,孩子對英語學習還是沒有任何興趣,這讓很多家長束手無策。
  • 西安自1月25日起停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授課,複課時間為3月1日
    校外培訓機構1月25日起停止任何形式的線下教育教學及培訓活動。
  • 寒假線上培訓提前火爆
    臨近學期末,一波又一波的寒潮也擋不住寒假培訓的火熱。除了常規線下培訓班,近年來寒假線上培訓熱度漸漲,類型多樣的課程、五花八門的優惠活動趕在期末撲面而來,讓不少家長一時間不知道如何下手。線上「特價課」吸引家長期末臨近,「寒假班」成了家長群的熱門話題。喝個奶茶的工夫,省城陳女士在手機上給孩子報了兩個寒假線上輔導班。
  • 普通話達到二甲後,她為何還要參加尚德機構線上公益培訓?
    據了解,該項目面向授課群體按照普通話等級分班,針對不同老師的具體情況量身定製課程,每周安排一次線上教學課程,並通過社群打卡來交流學習中的感受。針對此次合作,尚德機構教研部門專門量身定製了普通話培訓大綱,並由尚德機構金牌講師、尚德機構教師資格證考試教研主管、國家級早教指導師授課,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及口訣解決學習普通話中的重點難點。
  • 線上英語和線下英語區別,分析了8家機構做個對比
    「英語早教機構究竟哪家強?」這樣的問題。經常在後臺看到,家中有孩子的家長,總是不停的在追問,畢竟市面上叫的上名字的機構就有好幾十家,線上線下,廣告宣傳讓人眼花繚亂。到底哪家好,哪家機構適我家孩子,選擇線上還是線下,這些問題都纏繞在寶媽寶爸的頭腦中。
  • 樂可英語2周年:英語培訓機構百花齊放時代,如何突圍?
    在中國線上支付盛行,即使是偏遠集市上商家也會提供微信支付寶支付,然而樂可英語在線上培訓平臺泛濫的北京開通了外教上門的線下服務。這是樂可英語「重溫經典」吸引眾多家長的噱頭,還是線上線下英語結合後的全新模式?在英語培訓平臺百花齊放的時代,為何樂可英語能夠「逆流而上」,成立兩年內一直穩步發展?
  • 知名英語培訓機構突然關門!一句「沒錢了」,就能一走了之?
    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不怕花時間,更不怕花錢。最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家名叫「瑞思」的英語培訓機構突然關閉,讓提前交了幾萬元學費的家長感到很焦慮。學校突然關閉 四百萬學費「打水漂」11月27日上午,在哈爾濱市的哈西萬達廣場四樓聚集了幾十名學生家長,他們都為自己的孩子報名了瑞思學科英語,並且提前預交了學費。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學校突然關門了。據了解,瑞思學科英語的學費每年近兩萬元。此前,不少家長趁著學校推出優惠,續交了幾年的學費。目前,萬達校區有不到300名家長繳納了學費,合計金額近400萬元,其中最多的繳納了11萬元。
  • 迪士尼英語線下店將全部關停;山東242人冒名頂替取得學歷
    招股書顯示,2019年,東軟教育營收9.58億元,同比增長12.31%;淨利潤1.75億元,同比增長6.93%;2020年第一季度,東軟教育營收1.59億元,同比減少7.31%,主要是由於教育資源與數字工場的收入減少;淨利潤1220萬元,同比增長169.0%。
  • 煙臺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違法行為 家長需理性選擇輔導班
    水母網1月7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龐磊)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於1月25日正式迎來寒假。在這一個多月的假期中,不少家長會將孩子送到校外教育機構。校外教育培訓消費有哪些「坑」,家長在報班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新年首個工作日,市教育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家長慎重繳費,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 「工具模型」OD、TD、LD實用知識圖譜:70個超全的模型和工具
    無論你是一名培訓師、承擔講課任務的培訓管理者、還是經常會做分享的管理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以學員為中心」的有效方法,從而讓你的培訓和分享更有效。4C法中,從聯繫到總結貫穿培訓的整個過程。聯繫是培訓的開端或者說開場,這個環節要關聯學員舊知,要關聯學員對此次培訓的期望。
  • 作業幫何以融資超16億美元?擁1.7億的私域流量,造在線教育效率之王
    當然,如果你家裡沒有在K12階段(小學至高中)讀書的小孩,你對它的印象也許只停留在這則電梯廣告上:這則GIF有沒有自帶聲音?在這國民級的超級APP背後,是一則令人振奮的商業故事。12月28日,作業幫宣布完成新一輪超16億美元融資,阿里巴巴、老虎、軟銀、紅杉等參與投資。
  • 高中生迎來好消息,培訓機構的「好日子」到頭了,家長表示支持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被許多家長奉為真理,對於學生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生怕落別人家的學生一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成績,家長往往都是為了學生報名了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而各種培訓機構也如「雨後春筍」一樣地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