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上香?佛教供具的意義是什麼?

2021-01-22 佛像雕塑藝術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發信號,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3、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一般是三支分別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佛教供具(香、燈、燭、花、果、水等)的表法意義是什麼?

  香——真正的含義是佛門常講的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人們看到這個煙、聞到這個香味,就應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


  燈——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們看見一切光明的時候,就要想到應向智慧的路上走。


  燭——代表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佛教給人們,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夠捨己為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體力、自己的技能服務社會,幫助一切眾生,而不求報酬。也就是要人們提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精神。


  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是給人們自己看的,提醒人們平時一定要注意修德。花開了以後,才會結果,花開得好,果才能結得好。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將來才能夠得到好的果報。


  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給佛菩薩吃的,是教我們看到果時,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就應該要修什麼樣的因」。從佛理上講,果代表性德,是圓滿智慧之果。


  水——代表心境。水很純淨,代表心要清淨。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養這杯清水,看到它就想到我們的心也要像水一樣清淨、平等。這是供具裡面最最重要的,你甚至可以不燒香、不點蠟燭,也沒有鮮花和水果,但是不能不供養一杯清水,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緣當中,諸如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中,要知道修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心、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投稿 / 合作:微信號 dsysart


全國佛文化藝術交流群

文化 | 造像  分享  | 投稿


回復文字閱讀歷史文章,如回復:北齊01 可閱讀文章:北齊的佛像(珍藏版),也可「查看歷史消息」查閱。

近期點擊量較高文章:

北齊01 |北齊02 |金01 唐01 |唐02 |唐03 |唐04 |唐05 |北周01 |北周02 |北朝01 |遼01 |隋01 |隋02 |北魏01 |北魏02 |北魏03 |北魏04 |北魏05 |北魏06 |西魏01 |宋01 |宋02 |相01 |相02 |相03 |相04 |力士01 |天王01 |韋陀01 |藏01 |藏02 |藏03 |藏04 |道01 |千手01 |千手02 |釋01 |日本01 |柬埔寨01 |柬埔寨02 |柬埔寨03 


點擊【好看】

推薦一下!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常識,一定要清楚!
    每到初一、十五,或者佛教寺院裡有法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寺院的香客數量猛增,尤其是一些名聲在外的著名寺院,更是吸引來來往往的「名利客」。很多善信一到寺院就會燒香,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做,自己不做怕「佛菩薩」怪罪,出於人云亦云的心理而去供香,這就違背佛教的初衷了。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那麼,本篇文章,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是佛前上香,一定要知道的3條「禁忌」,希望大家受益。一、不要在大殿內上香雖然寺院大殿殿堂內佛像前仍設有香爐,但我們大家最好不要在殿內燒香,尤其是有些人喜歡燒些高香、粗香,這是不被允許的。真要燒香,最好在大殿外的大香爐裡上香。因為大殿內空氣流通不太通暢,如果大家都去裡面燒香,那樣會把大家燻得夠嗆,也容易引起火災。
  • 大把燒香是錯的,為何只燒三炷香?不知其奧秘,都不好意思去上香
    大把燒香是錯的,為何只燒三炷香?不知其奧秘,都不好意思去上香中國的傳統文化,比較多,很多流傳至今,人們都不知道為何,只是照做就好了。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人們都這樣做。所以,很多人對很多傳統,都是一知半解的。然而,在傳承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解。
  •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燒香是我們經常會見到的事情,這也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化,不管是祭拜親人,還是祭拜佛祖,都少不了燒香這一步驟。很多人都知道,燒香是為了祈求,是為了保佑,是為了能更好的讓佛祖或者死去的親人看到燒香之人的禱告。
  • 佛教:為什麼要供佛,供養的意義是什麼?
    佛教:為什麼要供佛,供養的意義是什麼?在民間,素有初一、十五十齋日供佛的習俗。有些人,還會特地跑到寺廟,給佛菩薩供養瓜果。當然,對於佛教的善信而言,供佛禮佛則是每天必做的事情。那麼,為什麼要供佛呢?供養的意義是什麼呢?難道真的是佛菩薩要吃我們的東西嗎?其實不然。
  • 為什麼上香的時候是上三根香?小心別上錯了,無用功!
    為什麼上香的時候是上三根香?小心別上錯了,無用功!一般在大雄寶殿燒香燒三根就可以,如果是團體都燒,每人一支即可,代表的是一心誠敬,不要一燒一大把,香不在貴賤,而在於心誠,給神靈上香不是為了和神做交易,買賣,所以和其價格無關,神靈不會因為香跟你談條件。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2點,圓滿你的功德!
    舉報   幾乎每一個到寺院禮佛的人都會選擇在佛前上炷香,但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太清楚佛前上香的意義
  • 上香是愚昧、迷信嗎?什麼是香火?
    在很多人看來,中國本土宗教和民間上香誦經祈福就是迷信,外來宗教灑聖水誦經就是信仰,理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分析其本質,而不是僅僅局限於表象。上香不僅是道教的宗教禮儀,更是華夏文明自古以來祭祀、祈福的方式,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無不遵循此禮,包括外來的佛教,也吸收並採用了該禮儀。
  • 燒香到底有什麼意義?三支清香就能讓佛菩薩保佑我們了?
    上香禮佛,從古至今已經有將近數千年的歷史了。都說香為佛使,它可以向我們的祖先、天上的神仙傳遞信息,也是蒼天與大地的一種奇妙的溝通方式。但是上香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它是有固定的時間和規定的方法,上香時的每個步驟都是非常重要,不可鬆懈的。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燒香。燒香不講究多,關鍵是要有一顆誠心誠意的心。上香的數量以三支為最佳,一般上香只要三支就可以。
  • 拜佛燒香時,該用左手上香還是右手?
    不僅燒香拜佛上香這一件事出現過分歧,甚至連進入寺廟該先邁哪只腳,也有不同的聲音。還有人也會執著在拜佛燒香時,應該燒多少香,是不是燒的越多就越好呢?如果你能明白一個道理,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們之所有會有這些問題,是因為對佛教還不夠了解,對佛法更不是太了解,甚至連燒香拜佛的意義都不太了解,所以才會有了這些在佛眼中不是問題的問題。
  • 民間上香的時候為什麼非得是三炷香?《道德經》裡透露出了真相
    上香,是人與神佛、聖尊或先祖的一種溝通方式,又有自然清靜的作用,其歷史由來已久。上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不知大家可曾注意過,我們平時在上香之時,香的數量一般都是三隻,不會多也不會少。
  • 夢見上香斷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上香斷了四根預示著什麼
    夢見上香斷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上香斷了四根預示著什麼準備考試的人夢見上香香斷了,意味著考試期間有其他阻礙,影響考試成績。談婚論嫁的人夢見上香香斷了,說明意見反背,心情不穩,猶豫不決,婚姻難成。
  • 農曆七月十五(陽曆8月15日)中元節,邀您上香祈福,淨化磁場,增強正...
    農曆七月十五上香祈福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又為中元節、盂蘭節、三大鬼節。農曆七月是「鬼月」,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 佛教:在家裡設置佛堂,這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
    但是有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下面就由本文與大家詳細地說一說。01第一點:佛像儘量從寺院中「請」回家很多人知道,寺院中的佛像,在讓人禮拜之前,都要進行「開光」。只有開了光,佛像就靈;不開光,佛像就不靈。所以,不要隨意在大街上或者商店裡「購買」佛像。
  • 上香真的可斷吉兇嗎
    通過上香真的可以推斷出禍福吉兇嗎?我們先來說說為何「人怕三長兩短」。其實,「三長兩短」這個詞語相信對於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說突然導致的意外事故給人擔驚受怕的感覺。在古代,人們對於人去世之後使用的下葬工具——棺材,是這樣解釋的:棺材一般用六塊棺木組成,上下左右兩塊長的棺木分別代表天、地、日、月,前後兩塊短的棺木稱為「彩頭彩尾」,那麼,最上面的那塊長棺木也就是俗稱的「棺材蓋」代表的是天,在一些農村地區,人過世之後往往會被裝入棺材但不會馬上合上棺材蓋,有一些說法是可以讓前來弔唁的親朋好友見死者最後一面,直到要正式出殯下葬才會合上棺材蓋。
  • 佛教早課為何一定要念楞嚴咒?「楞嚴咒」的這些意義,你應該了解
    尤其是每日的早晚課誦,楞嚴咒是必須要修行,必須要加持的。說到這裡,有很多信徒便不解了。佛教早課為什麼一定要念楞嚴咒?它究竟特殊在哪裡?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中曾講: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相信每個到寺院拜佛的人都有燒香的習慣,寺院裡都設有流通處,可供人購買佛教用品,如果我們要燒香,可以到流通處去「請香」。注意不能說「買」,寺院非世俗名利場所,說買賣會很不恭敬。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佛菩薩更不會因為你供養了而保佑你,你不供養就開罪於你,佛菩薩慈悲為懷、心無分別,怎會有世俗功利心?供養不是做給菩薩看到,供養只是表我們的心中的恭敬,對三寶的感恩與信仰,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我們的利他心,捨棄內心的自私貪婪,其實是利益自己,而非佛菩薩受益。
  • 我國三觀「最正」的寺廟,門票、上香皆免費,不是想來就能來的
    導語:我國三觀「最正」的寺廟,門票、上香皆免費,不是想來就能來的佛教誕生於公園世紀以前的古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廣泛流傳於亞洲許多國家,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我國。「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
  • 佛教:家裡設佛堂,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提起佛教,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到寺院裡燒香拜佛。寺院是信眾培福修慧的清淨道場,是善信居士們日常護持三寶之地。寺院裡僧眾每日要上早晚功課,誦經念佛淨心。但是有很多信眾因為受工作或者學業的限制,沒有太多時間到寺院裡定時上早晚課,這時候在家裡設置小佛堂就非常方便了,不用來回奔波。
  • 上香時香頭為何會長短不一
    每次上香後你是否留意香的形狀?為何香頭的長短不一樣?大多數家庭都供有神位,很多虔誠的信徒都會早晚上香,可是你是否知道,你上的香燒成的形狀,它往往代表著一種不一樣的吉凶徵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