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2021-01-08 明月天心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

比如我們在佛前供花,儘量不選用有刺激難味氣味的花來上供,花要清香美好,清淨莊嚴道場。佛前供果,水果不要有壞的、氣味不好的,上供前一定要清洗乾淨。佛前供水,最好用可以直接飲用的純淨水,且在佛前供水也有相應的「規矩」。

佛前供燈,無特殊情況不要人為吹滅,燈代表光明與智慧,破除人的無明煩惱,徹夜長明為宜。那麼,本篇文章,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是佛前上香,一定要知道的3條「禁忌」,希望大家受益。

一、不要在大殿內上香

雖然寺院大殿殿堂內佛像前仍設有香爐,但我們大家最好不要在殿內燒香,尤其是有些人喜歡燒些高香、粗香,這是不被允許的。真要燒香,最好在大殿外的大香爐裡上香。因為大殿內空氣流通不太通暢,如果大家都去裡面燒香,那樣會把大家燻得夠嗆,也容易引起火災。

現在許多香大多是工業香,也不利於寺院僧眾的身體健康。當然,若只是上幾炷小香,那也無大礙。不過,為了更加規範,利於大家培福,我們儘量在殿外上香。

二、不要大把大把燒香

我們燒香不要盲目,一定要心存正念,不可迷信顛倒。自佛教傳入中土,到寺院燒香拜佛成為大眾約定俗成的規矩,但其實到寺院是否要做這些,並沒有嚴格規定,隨大眾發心。佛菩薩不是神,是覺悟的人,不要執著神通。

佛菩薩不會因你所做供養好壞多寡而區別對待。供養再多再好,心不清淨、心術不正,也是徒勞。心善慈悲,不做供養,也是功德。總有些愚蠢的人,迷信什麼民間所說的「高香」、「頭香」,到寺院就大把大把燒香,像在與佛菩薩做交易、搞賄賂,簡直是無知。

功德功德,不是你交錢、你捐物,佛菩薩就加持你了。苛求功德,便無功德。帶著功利心「抱佛腳」,都是自欺欺人。不必花那麼多的錢去燒大香,福田在心不在外,你有一顆慈悲之心,自然能得感應。我們要明白燒香的真正含義,香支一燃,法界蒙燻,一切眾生皆能聞法得利益。

我們一般在佛前上香,上三炷香即可,三炷香代表至誠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戒掉「貪嗔痴」三毒。點燃三炷香後,用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夾住香支末端,兩個大拇指頂著香的底部,將香支舉至眉毛前方,頭部微傾,禮佛三拜,而後用左手插香。

第一支插在中間,代表皈依佛、覺而不迷;第二支插在右邊,代表皈依法、正而不邪;第三支插在左邊,代表皈依僧、淨而不染。之後恭敬作揖,供香結束。如果覺得比較繁瑣,點香後,用心插香即可。

三、不要以香的走向判定吉兇

民間有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人們會習慣性地通過看香的走勢、長短、形狀等來判定人當下、未來的福禍吉兇,這是非常不提倡的,很容易使人沉迷其中,越信越迷、越來越極端,違背佛教的宗旨,給人帶來不利的影響,不但修不到福報,反而起煩惱障礙,就是禍不是福了。

學佛一定要建立正知正念正覺,不要妄想著走捷徑、投機取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條忠告,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隨喜大眾發心功德,祝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常識,一定要清楚!
    每到初一、十五,或者佛教寺院裡有法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寺院的香客數量猛增,尤其是一些名聲在外的著名寺院,更是吸引來來往往的「名利客」。很多善信一到寺院就會燒香,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做,自己不做怕「佛菩薩」怪罪,出於人云亦云的心理而去供香,這就違背佛教的初衷了。
  • 佛教:佛前供水,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是要用心。佛前供養,只是佛門裡一種渡人的善巧方便法,不可執著。供養全憑發心,不要為了供養而供養,帶著一顆恭敬之心,精進修行、覺悟人生,就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佛門供養類別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本篇文章,咱們來談一談佛前供水的3條「禁忌」,希望大家注意。
  • 佛前供花,這3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與花有很深的因緣,佛陀當年講經說法時,常以花作比喻,許多禪師也是因「花」而開悟。佛門也稱「花」為「華」,比如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用的就是這個「華」字。佛經裡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偈語和譬喻,比如佛陀當年在靈山法會說法時有名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佛門回向偈裡的「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以及形容一個人妙語連珠的「舌燦蓮花」,等等。
  • 99歲老僧說: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這就如同播下芥子般大小的種子,卻能長成參天大樹。皈依三寶之後,為了方便禮佛,我在家中設置了一處佛堂,並迎請了「娑婆三聖」法像。與眾多善男信女一樣,因為對大乘教法的篤信,水果成了擺在佛前最常用的供養。六時禮拜,日日不輟,我曾有深蒙法益之感,卻不知也已在無形中長養了貢高我慢之心。直到在外出差,空閒時遊覽一座清幽古剎,一位年近百歲老僧的話,就如「當頭棒喝」,一語驚醒了夢中人。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2點,圓滿你的功德!
    ,但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太清楚佛前上香的意義,只是盲目跟風罷了。甚至有些迷信的人認為如果進寺院不燒香會得罪佛菩薩,對佛菩薩不敬,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也是對佛教的誤解。佛前供養完全在於人自己的發心,有誠心供養自然再好不過,不供養也無罪過。佛菩薩福慧具足,不缺世人任何供養,更不會因世人供養多寡好壞而區別對待。  供養不要執著於形式,而是要用心。若不用心,供養再多也是無益。同樣,若人善良慈悲,即使不供養,也福德無量。
  • 佛前供奉花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所供任何物品,佛菩薩是不會食用的,供養表面上是利益佛菩薩,實則是在培養大眾的慈悲利他心。有善意的發心,自會有好的功德。佛前供養有多種形式,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樂、供香、供食等等。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起到好的表法,利益大眾燻修。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教:女性到寺院「拜佛」,這3條「禁忌」,要注意!
    佛教寺院是大眾修福修慧的清淨道場,每天我們都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人進進出出燒香敬佛,人們都非常的虔誠,也都祈願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庇佑,能增長福報,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只要人的心願是善意的,自然都有好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佛教寺院為眾生開放,不論你是貧是富,進入寺院就是與佛有緣、有善根福報之人。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相信每個到寺院拜佛的人都有燒香的習慣,寺院裡都設有流通處,可供人購買佛教用品,如果我們要燒香,可以到流通處去「請香」。注意不能說「買」,寺院非世俗名利場所,說買賣會很不恭敬。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佛菩薩更不會因為你供養了而保佑你,你不供養就開罪於你,佛菩薩慈悲為懷、心無分別,怎會有世俗功利心?供養不是做給菩薩看到,供養只是表我們的心中的恭敬,對三寶的感恩與信仰,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我們的利他心,捨棄內心的自私貪婪,其實是利益自己,而非佛菩薩受益。
  • 佛教:家裡設佛堂,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提起佛教,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到寺院裡燒香拜佛。寺院是信眾培福修慧的清淨道場,是善信居士們日常護持三寶之地。寺院裡僧眾每日要上早晚功課,誦經念佛淨心。但是有很多信眾因為受工作或者學業的限制,沒有太多時間到寺院裡定時上早晚課,這時候在家裡設置小佛堂就非常方便了,不用來回奔波。
  • 佛教:在家裡設置佛堂,這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
    但是有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下面就由本文與大家詳細地說一說。01第一點:佛像儘量從寺院中「請」回家很多人知道,寺院中的佛像,在讓人禮拜之前,都要進行「開光」。只有開了光,佛像就靈;不開光,佛像就不靈。所以,不要隨意在大街上或者商店裡「購買」佛像。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的香案上,經常花團錦簇,諸佛菩薩宛如在花叢中微笑,顯得極為清淨、莊嚴。那麼,是不是佛菩薩跟凡夫一樣,也貪戀嬌豔美麗的花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以慈悲心平等加持世間一切眾生,並不會因為誰上供鮮花,就對誰格外偏愛。其實,這樣的想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妄想顛倒。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 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經常去寺院燒香拜佛的人應該都知道,佛門裡有多種供養行為,可以幫助信眾培福修慧、廣做功德。比如佛前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水、供香、供樂等等。有人問,我們給佛菩薩上供,佛菩薩會吃嗎?如佛前供水,寓意清淨平等;佛前供燈,寓意照破黑暗無明,點亮光明和智慧,等等。那麼佛前供花果,又有什麼寓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首先,我們應了解一下佛前供花果的法義。「花」自古以來都與佛教有著深刻的淵源。佛陀釋迦牟尼佛出生、成道、涅槃,都有天女散花為之讚嘆。許多佛菩薩的寶座也都是蓮花。
  • 為何要上香?佛教供具的意義是什麼?
    3、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一般是三支分別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 寺廟燒香拜佛,有5點禁忌千萬要記住,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
    寺廟燒香拜佛,有5點禁忌千萬要記住,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宗教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宗教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是人的意識形態的產物。至今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主要的三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世界上還有很多影響力不大的宗教。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徒,宗教是信徒的信仰。中國對宗教的態度公民可以自由信仰宗教。對於信教的人來說,宗教信仰是莊嚴神聖的,比如說佛教,佛教的信徒每天早晚都要上香,有的信徒可能會在一定的時間去山上的寺廟中上香誦經。宗教也不完全是壞的,它也有自身的有用的地方。
  • 佛教:佛前上供「花果」,這幾點常識,要謹記!
    因此,看似是在供養佛菩薩,實則是在供養我們自己,供養一切眾生。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供養多少,有一份真誠清淨的心就是大功德。帶著清淨心去修福培福,才能真正得福。那麼,佛前都可以做哪些供養呢?有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都代表一定的法義,可以啟發眾生。很多人對佛門常識也不太了解,難免會出錯,有失恭敬。
  • 佛前燒3炷香的真實含義,別再無知了!
    許多人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到寺院燒香的習慣,佛前燒香自古至今,這個傳統一直在傳承和流傳,但其實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燒香到底是在幹嘛?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不知其內涵,甚至有的人認為如果到寺院不燒香,會「得罪」佛菩薩,對自己不好。這是迷信無知的想法。為什麼要燒香?要燒幾炷香?燒香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 佛前上供花果,這些「禁忌」,不可不知!
    因此,我們心中要心存敬畏和恭敬,行為上也要遵從佛門禮儀。比如我們到佛前供養,不是自己想當然地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如果不得體可能就要造業起惑了。佛前做任何供養,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也不是拿此「賄賂」或與佛菩薩做交易,佛菩薩也不缺世人任何的物質供養。種種供養,都是佛門裡的善巧方便法,是提醒一切眾生修行的關鍵。
  •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這五個禁忌要知道,不清楚的可以看看
    中國不光是寺廟多,信奉佛教的人也是數不勝數,尤其是一個名氣比較大的寺廟,那每天來上香的香客真是絡繹不絕,其實不光如此,也有很多人雖說不信佛,但每次經過寺廟也都會去廟裡燒一柱香,許一許願,如果是趕到逢年過節,那上香的人就會更多了,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還有這五個禁忌要注意,不清楚的可以看一看了。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種行為,對「佛菩薩」不敬!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種行為,會對佛菩薩不敬。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禁忌太多,經常有人說,去寺廟拜佛時,不能拍照、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燒香時不能右手上香,這些行為都會對佛菩薩不恭敬。其實很多禁忌,並不是佛教的禁忌,在佛教當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禁忌,你去寺廟燒多少高香,並不是佛菩薩保佑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