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拜佛做供養的習慣,或佛前燒香,或佛前點燈,以廣作功德、增福無量。俗話說: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受益。我們在佛前的一言一行、一個念頭都體現出我們的心意。雖說,法在心內、莫向外求,不必執著於外相,但是如理如法的儀軌利益的不僅是自己,也是其他無量眾生。如果自己的行為能夠令他人獲得法益,功德也變得更大。
因此,我們心中要心存敬畏和恭敬,行為上也要遵從佛門禮儀。比如我們到佛前供養,不是自己想當然地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如果不得體可能就要造業起惑了。佛前做任何供養,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也不是拿此「賄賂」或與佛菩薩做交易,佛菩薩也不缺世人任何的物質供養。種種供養,都是佛門裡的善巧方便法,是提醒一切眾生修行的關鍵。
比如,我們在佛前點燈,其功德利益就在於照破眾生內心的無明煩惱黑暗,點亮心中的智慧,不迷茫、不愚痴。點燈,點的是智慧心燈,內心清淨明亮,就是「佛光普照」。再比如佛前供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告誡世人要圓融無礙、利他無我,培養一顆慈悲平等心。另外,水清淨澄澈,也是提醒眾生修行要修好己心,不生邪念、貪念,內心善良清淨。那麼,佛前上供花果又有什麼表法呢?佛前上供「花果」,這些禁忌,不可不知!
在佛門裡,佛前所供的「花」、「果」,指的就是佛教裡常說的「因果」報應。「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花開結果,善因結善果,告誡眾生要敬畏因果,不造惡業,自然會有好的命運。「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命運不在佛菩薩手裡,也不是你在佛前磕頭燒香,命運就改變了。一切自有因果定奪,學佛不是迷信佛的神通,而是懂因果、知命運。
因為這「花果」寓意深遠,所以我們在上供時一定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對佛菩薩不恭敬。首先,說一些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幾乎所有人都非常喜歡,佛前供花,更是對佛菩薩深深的敬意。我們可以選擇新鮮的花來供奉,比如百合、康乃馨、玫瑰、蓮花等等,氣味清香即可。
但是考慮到新鮮的花朵花期比較短,長期供奉的話,一般家庭消受不起,故而可以選擇以長生花或者塑料花代之,但要注意定期擦拭清洗,以免落入灰塵。若要發心供養鮮花,可以選擇在初一十五或者佛教重大節日法會時來供養。
花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花開見佛、次第花開,佛陀出生、成道、涅槃都有天女散花,觀音菩薩的寶座也是蓮花,等等 。佛前供花,意在提醒眾生要常做善事心清淨,內心緩緩生香,才是吉祥人生。
佛前供果,水果在上供前清洗乾淨,可以選擇我們日常食用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梨、橘子、桃、葡萄、西瓜等等,但最好不要選用氣味難聞不清新的水果,如榴槤,容易讓人心生厭惡,表法是不太好的。還有一點要牢記的是,不要以壞果供佛,如果水果在上供過程中發現有腐爛變質的情況,要記得及時撤換掉。一般上午上供、下午撤供,撤回的水果可放心食用。
一切供養,不計較數量,發心隨緣,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佛菩薩不會因為你供養的多,而對你有偏私,更不會因為你供養的少或者沒供養,而生嗔恨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對佛菩薩最大的供養是我們清淨解脫的心,心清淨了,一切功德也就圓滿了。
願大家法喜充滿、六時吉祥;願正法久住、利樂有情。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