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 2020年06月15日

2020-11-30 齊魯晚報網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韓堯鈺    連續獻血超10年報名造血幹細胞捐獻  崔恩良今年50歲,是青島公交集團市南巴士公司26路線的一名駕駛員。自2009年開始,他連續每年堅持無償獻血。2010年,崔恩良在獻血時,偶然看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血站徵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了解情況後,他報了名。  「報名的時候沒想那麼多,就覺得多了一種幫助別人的方式,能夠幫助別人總是好的。」崔恩良說,為了保證工作人員能夠隨時聯繫到自己,10年間他未曾換過手機號碼,隨時保證手機暢通。「剛成為志願者的時候,天天盼著有電話打過來,但一直沒能得到消息。後來時間長了,這件事就慢慢淡了下來。」  平靜在2019年被打破。「11月份的一個下午,我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我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問我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崔恩良回憶,對方簡單的幾句話讓他心跳加速,他在回復時連聲音都在顫抖。「當時,還沒等他說完我就說了我願意,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機會去救一個人。」崔恩良說,隨後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卻讓他激動的心情瞬間「冷卻」下來。「對方提醒我,這只是配型初步成功,選了一百多人,還要經過多輪檢查才能最終確認。」崔恩良說,他仔細詢問後得知,捐獻者不僅需要各項數據指標的契合,還要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可能一次感冒都會影響最終捐獻。為了能夠檢查合格,讓身體素質更好,年滿50歲的崔恩良開始堅持鍛鍊。  為達到最佳狀態年過半百的他開始健身  「為了提高身體素質,我想盡了一切辦法做運動。」崔恩良告訴記者,他堅持早起晨練,努力健康飲食、調整作息,半年內,體重掉了8公斤。在此期間,他瞞著家人積極配合進行血樣高分辨檢測,並先後經歷了3次身體檢查。崔恩良說,等待檢查結果的時間對他來說是一種煎熬,他經常因為沒等到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而輾轉難眠,他不想讓家裡人也跟著擔心。「我總是會想是不是哪個指標不合適,很怕自己到這裡就止步了,有一種特別失落的感覺。」  崔恩良回憶,2020年1月份,他再次接受身體檢查後回家等消息。接下來的3個月,他沒有再接到任何電話。「這麼久都沒有消息。當時我就想,我可能真的被淘汰了,心情特別沮喪。」崔恩良煎熬的三個月正是舉國抗擊疫情之時,看見全國的醫務工作者奮戰在抗疫一線,用生命挽救生命,他的心情越發複雜,未能收到消息的沮喪和捐獻救人的渴望都被無限放大。「我當時一邊告訴自己,3個月都沒有消息肯定沒戲了,一邊又想,要是我有機會去救人該有多好。」讓崔恩良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機會真的來了。2020年4月,他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確認他為最終唯一的捐獻者。  面對家人因擔心而反對第一次爭執紅了臉  得到確認消息的崔恩良激動了好幾天,但很快他就迎來了新的難題:捐助表格上需要家人的親筆籤名。「從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到最終被確認為捐獻者,我一直沒告訴過家裡人。」崔恩良說,他有一兒一女,大女兒7歲,小兒子2歲,平日愛人全心全意照顧兩個孩子,他實在是不捨得讓家人再為他憂心。但隨著捐獻日期一天天臨近,家屬籤字欄上空缺的名字成了崔恩良的心病,考慮再三,他選擇向家人和盤託出。  「聽到這個事情後,我家人集體反對。一方面,他們覺得我年紀比較大,身體素質肯定不行;另一方面,我的工作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他們怕影響我的日常工作。」面對家人的質疑,崔恩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家人解釋捐獻相關事宜,並保證絕不會因為捐獻影響身體健康和日常工作。即便如此,家人仍不肯讓步。情急之下,素來脾氣溫和的崔恩良,第一次跟家人爭執得紅了臉。  「我跟家人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那麼多醫務工作者為了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與他們相比,我捐獻造血幹細胞又算得了什麼。世界這麼大,只有我能救他,絕不能給了對方希望又放棄他!」崔恩良堅決的態度讓家人深受觸動,最終鬆口答應了捐獻一事,並在相關表格上鄭重籤下了名字。為了給他提高免疫力,妻子每天都給他熬製薑湯。  7歲女兒紙條傳情希望成為孩子的榜樣  「雖然捐獻一事獲得了家人的支持,但這件事我們一直沒有告訴孩子。一是考慮到他們年紀比較小,不明白捐獻到底是怎麼回事,二是怕孩子害怕、擔心。」崔恩良和妻子沒有意識到,7歲的女兒開始懂事。  某天下班回家後,崔恩良看到桌子上擺著一張紙條,上面是女兒的字跡,笨拙的幾個字,卻讓崔恩良紅了眼眶。「上面寫著『爸爸我愛你,加油』,我看到後真的特別感動,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崔恩良說,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愛」字不會寫,只能用拼音代替,「加」字的左右兩部分還顛倒了位置,可他卻從歪歪扭扭的字跡中感受到了女兒深切的愛。「我沒想到女兒會用這種方式鼓勵我,那一瞬間感覺她長大了,感覺既欣慰又溫暖。」崔恩良說,他希望成為孩子們的榜樣,用實際行動教會他們,在別人遇到困難時,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  記者了解到,因相關規定,捐助人和受捐者之間互不掌握信息,崔恩良不會知道對方是誰。「對我來說,捐獻不僅是一份愛心,更是一份責任。我會努力將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萬望捐獻一切順利,帶給對方生的希望。」

為捐髓救人,青島五旬公交司機半年減重16斤

「世界這麼大只有我能救他」

齊魯晚報     2020年06月15日

  崔恩良的日常工作照。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趙波 通訊員 韓堯鈺  
連續獻血超10年
報名造血幹細胞捐獻

  崔恩良今年50歲,是青島公交集團市南巴士公司26路線的一名駕駛員。自2009年開始,他連續每年堅持無償獻血。2010年,崔恩良在獻血時,偶然看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血站徵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了解情況後,他報了名。
  「報名的時候沒想那麼多,就覺得多了一種幫助別人的方式,能夠幫助別人總是好的。」崔恩良說,為了保證工作人員能夠隨時聯繫到自己,10年間他未曾換過手機號碼,隨時保證手機暢通。「剛成為志願者的時候,天天盼著有電話打過來,但一直沒能得到消息。後來時間長了,這件事就慢慢淡了下來。」
  平靜在2019年被打破。「11月份的一個下午,我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我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問我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崔恩良回憶,對方簡單的幾句話讓他心跳加速,他在回復時連聲音都在顫抖。「當時,還沒等他說完我就說了我願意,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機會去救一個人。」崔恩良說,隨後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卻讓他激動的心情瞬間「冷卻」下來。「對方提醒我,這只是配型初步成功,選了一百多人,還要經過多輪檢查才能最終確認。」崔恩良說,他仔細詢問後得知,捐獻者不僅需要各項數據指標的契合,還要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可能一次感冒都會影響最終捐獻。為了能夠檢查合格,讓身體素質更好,年滿50歲的崔恩良開始堅持鍛鍊。
為達到最佳狀態
年過半百的他開始健身

  「為了提高身體素質,我想盡了一切辦法做運動。」崔恩良告訴記者,他堅持早起晨練,努力健康飲食、調整作息,半年內,體重掉了8公斤。在此期間,他瞞著家人積極配合進行血樣高分辨檢測,並先後經歷了3次身體檢查。崔恩良說,等待檢查結果的時間對他來說是一種煎熬,他經常因為沒等到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而輾轉難眠,他不想讓家裡人也跟著擔心。「我總是會想是不是哪個指標不合適,很怕自己到這裡就止步了,有一種特別失落的感覺。」
  崔恩良回憶,2020年1月份,他再次接受身體檢查後回家等消息。接下來的3個月,他沒有再接到任何電話。「這麼久都沒有消息。當時我就想,我可能真的被淘汰了,心情特別沮喪。」崔恩良煎熬的三個月正是舉國抗擊疫情之時,看見全國的醫務工作者奮戰在抗疫一線,用生命挽救生命,他的心情越發複雜,未能收到消息的沮喪和捐獻救人的渴望都被無限放大。「我當時一邊告訴自己,3個月都沒有消息肯定沒戲了,一邊又想,要是我有機會去救人該有多好。」讓崔恩良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機會真的來了。2020年4月,他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確認他為最終唯一的捐獻者。
面對家人因擔心而反對
第一次爭執紅了臉

  得到確認消息的崔恩良激動了好幾天,但很快他就迎來了新的難題:捐助表格上需要家人的親筆籤名。「從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到最終被確認為捐獻者,我一直沒告訴過家裡人。」崔恩良說,他有一兒一女,大女兒7歲,小兒子2歲,平日愛人全心全意照顧兩個孩子,他實在是不捨得讓家人再為他憂心。但隨著捐獻日期一天天臨近,家屬籤字欄上空缺的名字成了崔恩良的心病,考慮再三,他選擇向家人和盤託出。
  「聽到這個事情後,我家人集體反對。一方面,他們覺得我年紀比較大,身體素質肯定不行;另一方面,我的工作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他們怕影響我的日常工作。」面對家人的質疑,崔恩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家人解釋捐獻相關事宜,並保證絕不會因為捐獻影響身體健康和日常工作。即便如此,家人仍不肯讓步。情急之下,素來脾氣溫和的崔恩良,第一次跟家人爭執得紅了臉。
  「我跟家人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那麼多醫務工作者為了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與他們相比,我捐獻造血幹細胞又算得了什麼。世界這麼大,只有我能救他,絕不能給了對方希望又放棄他!」崔恩良堅決的態度讓家人深受觸動,最終鬆口答應了捐獻一事,並在相關表格上鄭重籤下了名字。為了給他提高免疫力,妻子每天都給他熬製薑湯。
7歲女兒紙條傳情
希望成為孩子的榜樣

  「雖然捐獻一事獲得了家人的支持,但這件事我們一直沒有告訴孩子。一是考慮到他們年紀比較小,不明白捐獻到底是怎麼回事,二是怕孩子害怕、擔心。」崔恩良和妻子沒有意識到,7歲的女兒開始懂事。
  某天下班回家後,崔恩良看到桌子上擺著一張紙條,上面是女兒的字跡,笨拙的幾個字,卻讓崔恩良紅了眼眶。「上面寫著『爸爸我愛你,加油』,我看到後真的特別感動,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崔恩良說,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愛」字不會寫,只能用拼音代替,「加」字的左右兩部分還顛倒了位置,可他卻從歪歪扭扭的字跡中感受到了女兒深切的愛。「我沒想到女兒會用這種方式鼓勵我,那一瞬間感覺她長大了,感覺既欣慰又溫暖。」崔恩良說,他希望成為孩子們的榜樣,用實際行動教會他們,在別人遇到困難時,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
  記者了解到,因相關規定,捐助人和受捐者之間互不掌握信息,崔恩良不會知道對方是誰。「對我來說,捐獻不僅是一份愛心,更是一份責任。我會努力將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萬望捐獻一切順利,帶給對方生的希望。」


相關焦點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6月16日
    2017年12月22日,莒縣人民檢察院以程其欣涉嫌交通肇事罪,向莒縣人民法院提起了公訴。2020年6月初,程其欣收到了莒縣人民法院的開庭傳票。  6月9日庭審結束後,程其欣說自己「氣得渾身發抖」。「辛在軍是這起事故的受害者,我也是受害者。」程其欣說。  程其欣說,她和代理律師一直主張能夠出示這份錄音。但在6月9日的開庭中,這份錄音依舊沒有出現。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6月10日
    孫遠明 朱洪蕾 趙豔 王珺羽  6月8日,為期5天的2020齊魯國際車展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  2020年起,陽穀縣衛健系統將在3年內對全縣15所鄉鎮衛生院進行改建擴建,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78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陽穀縣繼續對農村長期服藥貧困人口進行補貼,進一步減輕貧困慢性病患者用藥負擔。今年申請貧困慢性病補貼資金240餘萬元,按月補貼到貧困患者手中。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6月22日
    該橋年久失修,而位於該橋東側數百米處,正是建成8年但未開通的萱蕙路岔河橋。  6月2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德州經開區已完成萱蕙路岔河東匝道(含匝道)以西工程驗收工作,相關部門將於22日拆除萱蕙路岔河橋兩側擋板,橋梁將於23日通車。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11月27日
    11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20中臺戰略發布暨齊魯新媒體黨建智庫成立儀式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常務副總經理、齊魯壹點傳媒董事長魏傳強發布中臺戰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巖 時培磊 李靜 全國首個媒體內容中臺  魏傳強介紹說,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的三大中臺包括內容中臺、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
  • 齊魯晚報 2020年08月16日
    8月15日13時,「小黃」經過近2天的行程,抵達了濟南地鐵2號線王府莊車輛段。千萬網友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共同推出的「雲接車」大型視頻直播,護送「小黃」從青島到濟南。  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 谷婉寧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媛  接了小R、小藍再接小黃市民代表很激動  8月15日下午,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接車活動在2號線王府莊站車輛段舉行,市民期盼已久的「小黃」正式亮相。  在王府莊車輛段濟南地鐵2號線接車儀式現場,濟南市民代表吳松林非常激動,他說自己兩年前參加了1號線小R的接車,之後又接了小藍,再接小黃,濟南的3條地鐵線路電客車他都參與了接車。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10月19日
    寄件截止日期:2020年12月11日。本報濟南10月18日訊(記者 王叢叢) 10月15日,為慶祝濟南市緯二路小學建校一百周年,「百年緯二·愛湧泉城」2020「愛湧泉城」公益平臺走進濟南緯二路小學。)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今年也是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齊魯晚報 2020年04月20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於悅           供應商優化至2600家省內企業佔到35%  4月16日的這場供需對接會,已是一個月內濟南召開的第三場產業鏈供需對接會,現場座無虛席,面對重汽提出的產業鏈配套需求,數十家企業展開自我推銷,三個多小時的對接會座無虛席。  中國重汽作為一家商用車整車生產企業,對供應商的資質、規模、產品質量的要求極高。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4月20日
    日,陝西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做好陝西高校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的通知,4月27日起,各高校可以開始安排畢業年級(含高職和本、碩、博)、醫學專業、醫學類院校和有科研任務的學生錯時錯峰返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梳理發現,從已公布高校開學安排的省份來看,開學時間多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對於非畢業年級,往往延遲至5月開學。  4月15日,雲南省教育廳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的通知,達到開學要求的,5月6日起畢業年級可以開學,5月11日起非畢業年級可以開學;達不到開學要求的,暫緩開學。
  • 齊魯晚報 2021年01月12日
    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於1月12日至15日舉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21年濟南「兩會」直播欄目《小屏話兩會》也於11日正式上線了。「兩會」期間,本欄目每天都會和大家見面,聊聊您最關心的那些事兒。  小屏幕,大視野。
  • 齊魯晚報 2021年01月15日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爺爺包信民的家裡,聽他們講述一家兩代人追逐軍旅夢的那些事兒。換上警察藍·那份擔當不變  家國情懷在包信民老人和孫子包德璐之間傳承不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梁瑩瑩 攝最愛綠軍裝·祖孫逐夢軍旅  得知記者的來意,爺爺包信民從身邊拿出一個盒子,孫子包德璐心領神會,從裡面掏出兩枚紀念章,掛在爺爺胸前,仔細撫摸著這兩枚紀念章,老人開心地笑了,孫子也笑起來……  老人身上的兩枚紀念章,一枚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一枚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1年01月15日
    負責組織協調隔離點房屋生產、運輸的唐山市蘆臺經濟開發區發改局副局長趙晨曦告訴記者,1月12日晚上接到省政府部署,連夜組織開發區三家企業生產,13日上午,就已送達第一批集成房屋。預計到1月15日,總計3000套房屋都將運達。每間房屋18平方米,房間內布置一張床,設有獨立衛浴。三個工人一天可安裝完成一套房屋。這三家集成房屋生產企業都曾在2020年初為武漢火神山等醫療機構提供過集成房屋。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3月14日
    按照原來的計劃,濟南市市區採暖期起止時間為當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經過研究,濟南適當延長中心城區的採暖時間,具體停暖日期根據天氣情況確定。  濰坊中心城區供暖時間延長7天,即從2020年3月16日0時延長至3月22日24時。此後,再根據天氣情況確定是否繼續延長供暖時間。淄博市中心城區供暖時間延長至3月25日0時。延長期結束後,市公用事業局將根據天氣情況再做適當安排。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8月05日
    公布結果的時間為2020年11月-12月。8月4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輾轉找到了兩位見義勇為的救人者,還原了當時的救人場景。·齊魯壹點記者 張永斌  8月3日、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以《厲害了!
  • 齊魯晚報 2020年07月18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7月12日,炮聲打破了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地區的寧靜,這對外高加索地區的冤家因再度爆發武裝衝突而上了國際新聞的熱搜。這也是繼2016年邊境軍事衝突之後,亞阿兩國時隔4年再度大打出手。  從12日起,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兩國北部邊境地區的交火已經持續多日。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1月22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了省司法廳廳長解維俊代表。>>> 依法治省重點任務破題落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2018年10月,原省司法廳和原省政府法制辦公室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山東省司法廳,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司法廳。如何評價這一年多的工作?  解維俊:可以說,這一年是政治強化之年、改革創新之年、奮進跨越之年。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9月17日
    ·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高速交警兩天四次公示啟用區間測速設備  15日下午,山東省高速交警總隊二支隊發布公告,濟青南線9月21日起啟用8套區間測速。)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9月15日了解到,為了節能,濰坊市級機關綜合辦公室大樓淘汰了使用20多年的廢舊制冷機組。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12月25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評論員 朱文龍  12月24日,《遼寧省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正式對外發布。辦法中提到,經醫療機構或者婦幼保健機構確診患有重度痛經或者經量過多的,給予1至2日的適當休息。  「痛經假」這一概念並非遼寧首創。
  • 齊魯晚報 2020年07月27日
    26日,楊玏接受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的專訪。談到自己在演藝之路上的目標,楊玏說他羨慕的還是自己父親(楊玏父親為演員楊立新)那一輩的文藝工作者。他們能夠在業務上兢兢業業,又能夠在生活中按部就班,這種踏踏實實的態度是他所追求的。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7月07日
    為更好地服務考生,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分別於7月27日和8月22日在濟南舉辦2020年山東高考招生諮詢會本科場及專科場,屆時將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為考生提供諮詢服務。此外,更有15個地方分會場等你家門口諮詢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濟南主會場現場會有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專家答疑。  想了解高招會更多信息,可加高考招生諮詢群(QQ群號:1094949849)。
  • 齊魯晚報 -微報紙-2020年04月22日
    新車掛牌都是掛魯A  4月2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梳理發現,在區劃調整後,原萊蕪的車牌號、社保等也已經與濟南接軌。「魯S車牌會繼續保留,但是新車掛牌都是掛魯A牌照了。」萊蕪區一位市民說,萊蕪區車牌號也實現了與濟南市接軌。  如今,2017年11月28日正式上線的萊蕪市人社局的官方APP萊蕪人社手機APP已經暫停服務,原因則是區劃調整。